“喜欢上班的家人们有福了,这周有三个周一。”
对于打工人而言,这世上没什么比假期更让人期待,也没什么比假期结束后的空虚感更让人emo。
和忙乱的工作日相比,假期意味着自由、轻松和治愈,和中意的旅游搭子一起,就更爽了。
然而俗话说得好:有人的地方就会有问题,再完美的旅游搭子,走向“决裂”的结局,也只需要一个假期。
有人和兄弟闺蜜旅游后决裂;有人和爱人家人满怀期待出门,垂头丧气回家……
这不小长假刚刚结束,便已经有许多朋友开始复盘,并期盼下一次放假和新行程的到来。
为避免反复踏进“花钱花时间找罪受”的河流,如今,他们已在必备环节清单里,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下回旅游,一定要宣个誓先。
这届年轻人旅游,
出门前先发毒誓
纵观全国各城市的旅游景点,轰轰烈烈的特种兵旅行随处可见。
但再热烈的氛围,也难以动摇这届年轻人“没有宣誓之前,绝不草率出门”的决心。
今年放假前,一个新玩法便在年轻人中流行开来,“出门先发誓,是年轻人对旅行最大的尊重。
具体环节很简单——

收拾完行李,一行人齐齐举起右手,目光坚定地面对摄像头,说出在旅行中约定遵守的诺言,并上传社交平台,以郑重。
接受全网网友监督的同时,也算留存了一份电子证据,以备违约究责。
至于让大家如此严肃对待的誓言究竟有多“狠毒”,细数也分不同版本。
如果是和好友闺蜜出行,那不好意思了,日积月累的相处下来,号称“深知彼此什么德行”的年轻人,最懂如何一招直击要害。
誓言既要围绕“拍照、购物、逛景点”达成共识,以防有人半路打退堂鼓——
“八点前绝不起床,没看日落绝不先回酒店。”
图源小红书@我是创作家,已获得授权
又要涵盖日常生活的小细节和生活习惯,免得有谁心生不快给假期添堵——
“绝不说太晒了不出门,绝不催化妆太慢了。”
P图保证不只P自己,请所有姐妹共同见证
就连彼此之间能给到的情感价值和精神支持,都要精准计算,全部包含。
“试衣服超过600块钱,绝不当场拆台说‘买吧真好看’;闺蜜帮拍的游客照,绝不说难看。”
图源小红书@神奇小羊~,已获得授权
所谓“好的朋友,得来不易,谁不珍惜,天打雷劈”,把丑话说在前头,堪称当代年轻人居家旅行必备之良策。
平时相处中对好友的心知肚明,在旅游前化为知己知彼的誓言,互相理解,是必须的。
否则的话,就别怪大家不客气了
根据旅游对象的不同,内容还可以灵活调整,主打一个垂直细分。
面对“出门必蹲坑”和“上车睡觉,下车尿尿,一问啥也不知道”的情侣搭子:
“我发誓,有屎提前拉,攻略提前做”的誓言一朝成了人世间最动听的情话。
不仅如此,平时容易犯的懒馋小毛病,在旅途中一律杜绝;平时爱发的小脾气,更要一一收敛。
“绝不挑三拣四,绝不说:去哪里?不知道;你想去哪?都随便……”
“绝不说:都赖你,早知道就不来了/我早就说这样不行吧!”
“排队排到腿软绝不喊累,意见不合绝不急眼。”
一切只为一场不扫兴的旅游,甭管能不能做到,先乖乖把保证书签了,发誓视频拍了。
以至于很多人关上家门的那一刻,恍惚觉得自己好像要去参加什么《爱情变形计》。
如果把旅游比场游戏,那和朋友出行只能算初级难度,和对象出行勉强够得上中级。
真正的终极boss,大概是:长辈。
由于消费观念和生活习惯等等方面的差别,“口嫌体正直”大概是父母们的普遍反应。
于是乎,深受其困扰的年轻人们,也就不得不“做出点违背祖宗的决定”。
和长辈一起出门旅游,事无巨细地完成行李准备工作后,宣誓环节更要深思熟虑。
“绝不四五点就叫人起床,绝不说:什么时候回家”是必需项;
“绝不说:门票太贵/你玩吧,我站外面看就行/我不渴我不饿买那玩意干啥”也得添上;
“绝不说:花这么多钱还不如在家吃”更必不可少。
“常把‘来都来了’挂在嘴边,不过分挑剔饭菜的甜咸。”
图源:《心里的声音》
从出门买票,到交通工具,从当地天气情况,到餐厅口味选择……
深刻预判长辈的心理活动,把握每一个步骤的顺利进行,才算得上一次成功的发誓。
“看爷爷这坚毅的眼神,大概是真的记住了”/图源:微博@农民频道 cr:冲浪达人阿怡
对成年人来说,出门先发誓,一切只为高高兴兴出门,开开心心回家。
而当这样的风潮开始自上而下蔓延,不少新晋年轻父母表示:
“思路打开,对付熊孩子也十分受用。”
在出行的高铁上打开手机,孩子在镜头前保证“绝不随意撒泼,公共场合不大喊大叫”“听爸妈的话,不任性非要买这买那”
一旦在旅行途中出现上述状况,立刻拿出视频耐心教育,相比扫兴、挂脸更高效直接,原地实现理智育儿。
颇为“抓马”有趣的宣誓,吸引的无数年轻人的注意力,看起来就已经给旅行开了一个好头。
但你可能想不到,如今大家争先恐后的发誓,本是无奈之举。
年轻人为旅游都付出了什么?
浏览网友们的宣誓视频不难发现,仅仅在镜头前“朗读并背诵全文”还不能解决问题。
视频的最后,音量一定要陡然提高5个分贝,并伴随具体的惩罚措施——
轻则略施小戒,以“谁赖床谁看家”“被全体‘辱骂’”“不准生气,生气罚2000块”结束这场宣誓;
只能说“为了一场不扫兴的旅游,年轻人真的付出了太多!”
重则放下狠话,“若有违背,爱豆塌房+cpBE”“演出演唱会门票必抢不到”。
“明天8点在高铁站集合,谁迟到,红白事,不相往来!”
不仅在金钱、时间、计划上贯彻“丑话说在前头”的道理,还赌上了尊严和感情。
无论怎么看,都颇有“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破釜沉舟的气势。
而之所以如此“”,原因其实很简单:
拒绝扫兴行为,珍惜旅行机会。
眼下,人们的出行热情高涨,对于每次出门的期待值更是拉满。
一次规划已久的旅行,需要耗费许多的时间、精力、金钱。
假期难得,频频出现的差错和瑕疵却总让幸福感大打折扣,更有可能,花了时间和金钱,到头来“这趟门算是白出了”。
此时,不愿合作的旅游搭子、总是难以达成共识的伴侣、在“扫兴”边缘游走的长辈,成了完美旅行里bug般的存在。
既然生活习惯和理念不同,就在出发前把容易产生矛盾和争执的问题讲出来,提前避雷。
毕竟,平时生活中都能忍的小磕小绊,总是会在疲惫的旅途中被无限放大。
一句“你们出去玩吧,我在酒店吹空调”,往往就能毁了一行人旅游的心情。
一句“你拍的还不如我自拍好看”的抱怨,就有可能成为关系决裂的导火索。
大家从亲朋好友爱人到“原告与被告”,可能也就一次出游的距离。
正因为平时太熟悉彼此的行为模式,才靠发誓提前上个保险,期盼全程顺顺利利,和和气气。
在检票口前录下视频发过毒誓之后,想的也无非是下次回到车站时,彼此还能是好朋友。
说到底,发誓是为了珍惜旅行,更是为了珍惜还能一起出行的身边人。
图源小红书@关山,已获得授权
当然对于郑重宣誓的人们而言,还有一些需要预料到的状况是——
理想中的宣誓:郑重,庄严,拉勾说好永不变;
实际上的宣誓:一人想了条自己最可能违反的,合订起来可称为《决裂宣言》。
“这誓你就宣吧,一宣一个不吱声。”
不过,对于这届年轻人而言:门是要出的,誓是要发的,策略也是值得肯定的。
事先达成共识,便已经是往前迈了一大步。
不扫兴的旅游,
年轻人的最终目的
一场扫兴的旅游能有多让人崩溃,每个出行过的人都有发言权。
前阵子#我的父母为什么如此扫兴#成为社交网络上的热议话题。
在一个女孩带爸妈旅游拍变装视频的评论区,网友们表示:“真羡慕和这样不扫兴的父母一起出游。”
道出了人们渴望与身边人互相理解、分享快乐的无奈心情。
图源:小红书
所幸,年轻人意识到“原来我们都一样”的同时,正在选择拿回主动权,填平这些迥异。
给彼此一个预期和缓冲,与其埋怨、忍耐,不如在磨合中了解彼此真正的需求。
“很多问题也许仍然在,但我们试着换种说法、换种方法一起解决。”
这届年轻消费者旅游以舒适为主,近一半消费者倾向度假式旅游/图源:艾媒数据
也曾有人提出质疑“费劲的,不一起出门不就行了”,但身为群居动物的人类,总有那许多想要和爱的人一起走在别处的时刻。
当一个人不再满足于“一个人走走停停”,选择与同伴出行时,旅行便多了一层与他人联结的意义。
这些时刻是如此难得,只有摒弃低情绪,率真地去体验、去感受,这一趟才算不扫兴、没白来。
尽管有人调侃:“出门旅游前先宣誓,明天又多了三个陌生人”。
但热衷发誓的年轻人们想“高高兴兴出门,开开心心回家”的初衷不变,想要到达给生活松松绑的最终目的的心愿不变。
图源:《甄嬛传》
旅游不仅仅是为新的地方、新的体验,更为新的心境和感受。
即使很多年以后翻看当时的照片,脑子里可以显现出当时的心情、听的歌、吃的东西、身边的人。
所有被记录下来的事和物,在很多年以后还值得回味细品,那是泛着气泡水般的畅快。
“嗯,旅游真好,下次还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