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是母校的最好名片,也是母校的宝贵财富。问渠源基金资助的【校友风采】旨在宣传校友事迹,展示校友风采,发挥校友育人力量,引领青年成长发展。
\ | /
马超杰
1985级本科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
全国模范法官、全国优秀法官
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
上海法院邹碧华式的好法官
亲切而温暖的华政灯火
1985年马超杰校友进入华东政法大学就读法律系。回忆起初入华政园,校园内古色古香的建筑让他感觉到很深的历史底蕴。当被问到最难忘的事情时,他笑着说:“在晚上,图书馆回到宿舍的路上,听到悠扬的钟声响起,看到了当时灯光下梧桐树的一个树影。走到校园桥看到宿舍都是灯火,那是一种非常亲切、温暖的、宜人的一种景象。”
回顾半生,马超杰把在华政的求学经历看作人生中的重要阶段,大学第一是我们人生发展目标的规划期,第二是事业、职业发展的奠定期,第三是人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这三观的形成期。对于现阶段作为校友的马超杰觉得与华政的关系依旧紧密,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联系的。校友与华政是一种互动的过程,华政的形象、声誉是依赖在校师生和校友的接力传递式塑造的。
严谨而善良的刑事法官
从华政园毕业后,马超杰进入浦东法院的前身川沙法院工作,在最开始的刑事法律工作当中,他努力地调整从校园理论到工作实践的思维。“学校里尽管是闭卷考试,但是它考的是有一定固定范围的;但在实际办案的过程中,它是一场有期限的开卷考试,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解决。它更考验的是能不能从中发现问题并自问自答。”马超杰用这个朴素的比喻贴切地形容了审判的真谛。
刑事审判涉及更多的是人身自由、财产、重大利益的剥夺和限制,作为经手过非常多大案要案的法官,马超杰认为刑事法官除了要具备系统思维和广博的知识外,必须“细之又细、慎之又慎、严之又严、实之又实”,不放过任何的细节,要抓细抓小抓深。同时,他对于要从事法官的青年们有这样的期盼,作为法官要有一个公平正义的心,同时也要有一颗善良和体恤他人的心。所谓法律就是公正与善良的一个艺术。
马超杰曾在《尊重生命》一文中写道,“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作为一名刑事法官尤其如此,无论这个生命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刑事审判涉及生杀予夺,法官有着光荣的使命,但更要怀着一颗善良的心。
平凡而伟大的法律工匠
马超杰将工作中的学习总结为八个字,“死去活来,活来死去”,他认为看到的学到的知识是别人创造的,要真正消化成自己内在的东西,更要灵活掌握,并在实践当中加以应用
与马超杰接触过的人都会觉得,他是一个特别爱学习、爱钻研的人。在他的办公室里,书橱永远装满了审判相关的书籍。与他交谈,最多提到的也是一个“学”字。“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法官也不是司法的机械操作工。”这是马超杰对每一位前来“拜师”的法律人的忠告。熟悉、精通法律是法官的基本要求,也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关键。只有学得多,思路才能打开,研究才能深入。长久的职业生涯里,马超杰坚持将案件中的问题及时记录、提炼,进行思考、形成判断,随后再进行进一步地论证说理,不厌其烦地细心打磨着每一个案件。也正是这样,马超杰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办案得心应手,最终成为一名释法办案的能手。
谈及今天的华政,马超杰感叹道,老校区古色古香、有历史传承的建筑成为了打卡地,新校区在松江地区也很美。现在学院扩展得非常多,更加齐全了,华政的发展更快了。马超杰献上他对母校最诚挚的祝福:“我希望法学界的东方明珠能够更加耀眼,更加璀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