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铁卢华人很多,“华西村”密度尤其大。我家前后左右,方圆五十米,就有七户华人。小学旁边的操场上,一到天气晴好的傍晚,在上面疯玩的,相当比例是华人孩子。
都在异国他乡,又住同一个社区,华人们会不会特别亲近?走动串门频繁?其实还真不多。一般华人邻居之间除非特别熟的,否则极少见串门。加拿大民居,多独门独户,虽然没有高墙围栏铁门,但是大家边界感都很强。别人家,非请莫入。除非是特别好的朋友,否则极少请到家里来。大家更多是围绕着家庭转,平时也没有时间精力走亲访友。朋友相见,最常见的场景是,到了周末或节假日,大家相约在家聚会吃饭喝茶,或到景点、公园,围炉烧烤畅谈。
加拿大是一个自由的国度。来到这里,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自由。一年多,没遇到任何“管理”,没有警察查身份证,没有任何强力机关干涉生活,只要不违法,想做什么都可以。少的是管理,多的是服务。不管去哪办事,政府部门也好,银行医院也好,都能感受到无处不在的礼貌和善意。在这样的环境里,很多华人都放下了惯有的防备。
我有好几个朋友,都是在陌生环境里互相搭话认识的。有时散步或遛娃,看到一个像华人的,走过去打个招呼,聊几句就认识了。同胞看同胞,看得特别准,看衣服、神态、姿势、眼神,基本八九不离十。有的还喜欢背着手走,这就更好认了,而且必须是原来在国内体制内待过的。
同样的场景下,我在国内似乎没做过类似的事,可能大家都怕遇到别有用心的人,再不济也是以为你是想推销啥。人与人之间互相提防,活得特别累。大大小小城市中,家家户户的防盗门窗,以及一个个封闭管理的小区,就是明证。
在滑铁卢,门很单薄,有的甚至还装着玻璃,一眼就能看到家里。要是出门,随手就关上门,可能锁都不用锁,不用担心谁会闯进来偷东西。滑铁卢的犯罪率,比全球公认的最安全国家之一的日本还要低。
我经常思考,为何这里的人安全感这么强?后来想出了一些答案,也不知正不正确。加拿大地处北美,唯一接壤的国家是美国,历史上两国之间虽然发生过战争,但最后的一次战争已经过去了两百多年。生活在这样一种和平安定的环境中,战争、动乱、饥荒,加拿大人从不担心。领土世界第二大的加拿大,资源足够丰富,不争不抢就能过得不错,那为啥还会去犯罪呢?另外,加拿大的文明和制度,承袭自英国,底蕴不错。加拿大控枪,也没有剧烈的种族矛盾冲突,各个族裔之间相处得还算不错。这些种种原因,让加拿大民风非常淳朴。
滑铁卢是科技城和大学城,高科技和金融业发达,居民以中产阶级为主,这样的产业结构和居民结构,使得这里既有活力,又安静舒适,就是房价较周边城市要高一些。
在滑铁卢的华人,遍布各行各业,做什么的都有。有些是滑铁卢大学毕业之后留下来的,有些是效力于一些高科技大公司的,有些是带着孩子来读书的陪读父母,还有些是从多雨的温哥华搬过来的。
不管职业是啥、背景如何,仔细观察,还是能发现华人身上的一些共性。
路上如果遇到西人,基本都会有眼神对视,附以微笑,再打个招呼,这是常规操作。华人比较拘谨,路上碰到了,往往眼神躲开,擦肩而过,少见主动打招呼。
家门口停着宝马、奥迪、奔驰、雷克萨斯,是华人的可能性比较大。这个不绝对,有些西人也爱德系车。但总体而言,加拿大本地人更爱日系或美系车,因为皮实耐用,维修保养也不贵,对于他们来说,车就是代步工具,没有其他功能。
华人对种菜有迷之喜爱。凡是后院里种着西红柿、辣椒、黄瓜、茄子啥的,百分之一百是华人。我好些朋友,不管院子大小,都种着各式果蔬。对种植的迷恋,几乎是烧刻在了中土人的基因里。只要有块地,多半要在上面折腾种点什么,这种文化挺有意思。几千年农耕文明带给中国人的影响,太深远了。
滑铁卢的华人,总体素质不错。但有些人,主要是老人,可能习惯和思维已经固化,有时让人不舒服。
有两次,在超市门口,我帮后面进来的华人面孔老人拉着门。正常来说,他们应该说声谢谢。但是,没有。
还有一次,我在洗车,听到一声响亮的清嗓子声音,然后是很熟悉的一种声音。
那一刻,我没好意思转过身来。等他走远了点,我才看过去。一个老人,背着手,昂首挺胸往前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