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2023年10月5日13:00(北京时间19:00),瑞典学院将202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挪威剧作家约恩·福瑟(Jon Fosse),以表彰他“创新的戏剧和散文,为不可言说的事情发声”
他以挪威新诺斯克语创作了大量作品,涉及小说、诗歌、戏剧等多个领域,迄今已被译成四十多种文字。世纪之交,他便已经斩获了几乎所有最顶尖的国际艺术大奖:戏剧代表作品《名字》获1996年易卜生文学奖;《有人将至》《一个夏日》获2000年北欧剧协最佳戏剧奖;《死亡变奏曲》获2002年北欧国家戏剧奖;《秋之梦》获2002年德国《今日戏剧》最佳外国戏剧奖;2010年,他夺得易卜生国际艺术大奖。他被称为“新易卜生”,也被法国《世界报》誉为“21世纪的贝克特”。
01
成功的剧作家,
从小说创作失败开始
1959年约恩·福瑟出生于挪威豪格松,12岁开始写作生涯。他写下的第一个文本是一首歌词。年少时他喜欢吵闹的音乐,曾在一个摇滚乐队里弹吉他。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几乎不再听音乐,更喜欢的是保持安静。
1983年,约恩·福瑟出版了第一部小说《红,黑》,反响不佳。从卑尔根大学毕业后,他成了作家,写诗歌、写小说。
约恩·福瑟
90年代初他开始为剧院写剧本,创作主要集中在夏天。他喜欢手写的形式,爱收藏钢笔和墨水。
1994年,福瑟的剧本在卑尔根的国家剧院首演,这是他戏剧生涯的开始。
1999年,他的《有人将至》首演于巴黎,从此使他跻身当代戏剧界顶尖作家行列。《有人将至》是如今他最有名的剧本,当初他花了四五天就完成了。
02
是“新易卜生”
也是“21世纪的贝克特”
福瑟的戏剧作品以简练的语言著称。他的剧中人物往往没有具体的名字,通常被他冠以“男人”“女人”“他”“她”“朋友”等。这种命名风格暗示剧中人物的经历带有普遍性。
福瑟作品的一个重要主题是对两性关系的思考。《有人将至》的男女主人公买下一座旧房子,打算在这里定居。他们反复说喜欢离群索居,但是又不愿意孤零零的,而是“我们两个人单独在一起”。
易卜生
贝克特
从主题上看,福瑟的作品延续了易卜生对两性关系的关注。由于时代的变迁,福瑟在作品中弱化了对传统家庭的关注,转向对伴侣关系或亲密关系的探索
“有人将至”则是女主人公不断重复的一句台词,可被视作对贝克特《等待戈多》的回应。约恩在访谈中承认自己“对贝克特非常着迷”,而《有人将至》这部作品“可以被看做是《等待戈多》的一种对立变体”
除了接续并发展易卜生与贝克特的戏剧传统,约恩·福瑟还为他的剧作注入独特的诗意。易卜生奖给福瑟的颁奖词是:“如同所有重要的剧作家,福瑟迫使剧场和观众以全新的方式思索。他是一名未知的诗人。”
03
约恩·福瑟与上海的
不解之缘
约恩·福瑟与上海颇有缘分。
《有人将至》中文版剧照
2010年,福瑟的舞台首作《有人将至》中文版被搬上上海戏剧学院的舞台,由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何雁执导,这是福瑟作品在中国的首度公演。福瑟特地从挪威飞抵上海观演,并盛赞何雁教授导演的中文版《有人将至》是全球范围内对他作品演绎得最好的舞台呈现之一。
2014年,首届福瑟戏剧节在上海成功举办。
《有人将至》
《秋之梦》
2015年,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约恩·福瑟剧本集《有人将至》《秋之梦》中译本,收录《名字》《有人将至》《吉他男》《一个夏日》《死亡变奏曲》《而我们将永不分离》《秋之梦》《暗影》《我是风》,首次将约恩作品的中文版带给中国读者。
2019年,其剧作《一个夏日》被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搬上话剧舞台,文学顾问及剧本翻译邹鲁路正是中文剧本集的译者。
话剧《一个夏日》海报
2021年,约恩的另一部代表作《死亡变奏曲》中文版以上海戏剧学院2017级表演系&舞美系毕业公演的形式,在国内首次呈现,同样由何雁教授执导。
- 预 告 -
《三部曲》挪威版封面

世纪文景即将出版的《三部曲》是福瑟代表作之一,小说包含紧凑相连的三部分《醒来》《奥拉夫的梦》和《疲倦》,展现了他幽冷、肃穆而简洁的史诗性风格,作品正在翻译中,译者在挪威,预计年底交稿,明年初面世。
《晨与夜》外版封面
译林出版社将与上海戏剧学院合作带来“约恩·福瑟作品”,包含福瑟偏爱的小说《晨与夜》、近年来长篇代表作“七部曲”(《别的名字:七部曲I-II》《我是另一个:七部曲III-V》《新的名字:七部曲VI-VII》),以及戏剧精选集,译者为福瑟指定的中文版译者邹鲁路。
(本文综合自澎湃新闻、光明日报、上海戏剧学院官网、世纪文景官微、译林出版社官微等)
微信公众号推送机制更新

为了确保能第一时间看到上海译文推送

点亮文末
“🌸在看”

或进入公众号主页将上海译文设为“⭐️星标”
更多资讯,点击关注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