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今晚写国庆档第二部:
《前任4:英年早婚》
大概是前作爆款的余热影响,这部的首日票房就接近过亿,后面《坚如磐石》逐渐形成反超之势,但猫眼预测总票房还是接近10亿。
这个数字让我挺费解,不少人吹它是“系列最佳”,我虽然认同,但这个前提是,它的前作,本身质量就相当低,所谓最佳,也只不过相对前作而言,有了那么一点点进步。
进步在哪里呢?在于这次不再借着前任这个关键词,发散大量很干瘪的情绪宣泄,做一些低俗媚众的内容,而是借着告别前任、进入新阶段这一顺时而下的背景,讨论了一个切身于每一位都市男女的议题。
只不过,剧本并没有跟上立意,加上之前创作中浓重的男性视角虽然藏得更隐秘,也仍然存在,导致这场讨论实际是失败了的。
正文
片名叫英年早婚,这后面其实应该带一个问号,因为这部片子讨论的就是,要不要在被认为适龄的时候,步入婚姻?
这个问题关乎两拨人,一拨是单身的人,一拨是处于恋爱期的人,同时这个问题实际是无解的,因为它无论对于谁,都意味着婚姻与个体自由的相悖。
导演也比较聪明,既然无解就不去追究解法,只是让这一系列的两个主角,和前任分开后单身的孟云(韩庚饰)、和女友丁点(曾梦雪饰)恋爱了三年的余飞(郑恺饰),就作为这两方人群代表,一条线是在相亲中面临与自我的碰撞,一条线是在试婚生活中,面对与自我的矛盾。
说白了,就是把他们的生活作为一整场答案并不唯一的实验,观众既是看客,又是随时要加入实验、寻求自己答案的预备役。
电影讨巧的地方就在这里,能够借此实验,比较精准地呈现都市男女在婚恋上的两难现象,达成部分情绪共鸣。
孟云那条相亲线就是如此,孟云原以为曾在情场得意,加上创业当老板,在相亲市场上也能得到高看,然而导演用相亲对象的评价和吐槽打破了他的幻想。
一开始两个相亲对象,就给予了很不留情面的评价:“工作不稳定”“学历不合适”“年龄太大”“长得太油”。
兄弟余飞补充说,“你在大数据里头,就是乱七八糟的人”,后面为了给他匹配所谓条件更好的,还给他花了会员费。
这就很直观地反映了婚姻的择人本质,也就是两方条件的权衡与匹配,在大数据时代下尤其侧重匹配二字。
这种自我认知和外人评判所出现的落差,表现的就是步入婚姻所要面对的现实处境。
余飞和女友丁点那条试婚线也是一样,他们为了探索彼此是否适合结婚,创造了“结婚冷静期”,很多现实矛盾得以暴露。
比如生活空间的相互倾轧,丁点不想收化妆品,阻挡了余飞看电视的字幕;余飞不想勤洗换衣服,让丁点觉得不舒服,不少关于自由与婚姻的冲突都相当写实了。
借着这两条线,笑点也多为源于生活观察的笑料,也基本不是低俗两性笑话,有些地方确实还挺好笑。
但既然是实验形式,也同时存在两个很大的问题需要解决。
一个是除了需要在大方向上兼顾到不同的人群,还需要兼顾每一个实验对象,就像你要观察两盆不同的花,在同样环境下的变化,你不能疏忽两盆里面任何一朵。
而《前任4》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它始终只围绕孟云和余飞两个人的视角来展开叙事,这也导致了这部电影最大的失败,让实验濒临失效。
因为它选用男性为主角本身是没问题的,它本身就是男性创作视角下的一部男性电影,但当你选择了以实验这个形式,去讨论两性婚恋,就得把女性视角也涵盖进来。
只有男性视角,实际就算不上一场完整实验了。
就拿孟云线来说,相亲本应该是处于平等的状况下,带着目的的相互凝视,但因为只有孟云视角,整个过程必然地落于男凝。
里面好几个相亲对象都是往极端化,扁平化的方向去塑造的,比如那个一上来就想结婚的女孩,只跟他谈合作和条件;
还有一个女孩有着足够强的自我意识,孟云说他以为女孩应该温柔贤惠,女孩说“你认为女孩都应该温柔贤惠?”
再加上编剧或许无意的塑造,也让很多笑点沦为性别刻板印象,比如孟云听相亲对象说刚做完手术,第一反应不是她是医生,是觉得她自己刚动完手术过来。
这些如果是相互的视角,有很多机会可以产生抵消,但只有孟云视角,加上这个系列对于女性刻画,一向欠缺功力的情况下,这些只能表现为对女性的刻板塑造,只服务于孟云那些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而存在。
结果就是,这条相亲线里,我们只能看到孟云作为传统男性的两难(且是刻意极端化了遭遇的那种),无法看到更为普遍的,单身群体的两难。
余飞线也是如此,明明是两个人一起试婚,却只刻画了男性这边的感受,强调他如何为了家庭付出,自我受到了怎样的挤压,“在公司想打游戏可以打游戏,回家我连个小姐姐视频都不敢刷。”
那丁点呢?在等他回家的时间里,她在想些什么?她需要余飞帮忙自己决策,是要关店还是继续开,却只是得到了一句“我都支持你”的敷衍的时候,她内心是怎样的苦闷?她为了这个家又有过怎样的隐忍?
电影没有任何具体描写,观众对她的心理和感受一无所知。
导致看下来,只能看见男性的片面化痛苦,而不是婚姻生活的痛苦。两条线都是看似在进行正经的实验性讨论,却又根本不注重讨论对象本身。
另一个问题是,这样的实验,重在生活里具体而微的变动和呈现,因为观众需要有充足而写实的证据,才会相信每一个阶段的发展是可能的,每个人的选择是可信的,也才会代入其中。
这部片子同样没有做到,它忽略了大量必须的生活细节,而过分地着墨于对议题口头上的观点碰撞,导致里面可能存在所谓的金句,却空洞无物。
就说孟云和柳柳吧,柳柳是在他无数筛选中找到的一个很合拍的结婚对象,彼此有相当多灵魂上的共鸣,等于进入了最后一步,在理想状态中讨论婚姻与自我。
他们存在的矛盾是,柳柳喜欢他又知道他渴望自由,孟云也对她有好感,但仍想要自由,那这里面需要清晰展示的,就是人物需求与情感,与“归宿落定”之间的博弈。
就像孟云,如果在即使已经很理想的状况下,还是想要选择自由,那会面临怎样沉重的家庭催婚压力、世俗压迫?
这些在片子里你都是看不到的,甚至他们对彼此的感情是如何发生的都不去描写,大量的时间里,他们都只是在干巴巴地争论到底为什么要结婚,在亲密地吃饭、玩乐。
以及孟云在听到前任说的一句“如果你想要停留在自由区,就不要轻易把人带进来”,就果断想要结束感情。
说是两难,到底难在哪里了?没有代价的选择,没有任何重量。
这就导致那个落点,他们意识到需求不合,柳柳告别,彼此痛惜哭泣,也就显得只为了情绪渲染,并不可信。
余飞线也是如此,二人结婚冷静期后发现不合,决定分手,其实就是模拟了从结婚到离婚的过程,毕竟婚姻存在很多让渡和忍耐,离婚便是从量变到质变。
但大概编剧能力有限,观察也有限,导致他们这条线不存在任何积累和渐进,只是不同方向的涵盖,什么生活习惯问题、财政问题、前任相处问题,全都蜻蜓点水就过了,也没有什么后续。
就说财政问题吧,丁点要求余飞从工资里拿出一万五作为家庭基金,自留五千,这其中涉及的问题必然是很多的,比如余飞有什么个人需求时可能不够用,比如丁点开店困难,可能就需要动用基金等等,但这些全都没有,就是说要建立家庭基金,没了,对彼此不存在任何影响。
整体看下来就跟开会一样,今天需要讨论这个问题,讨论完了就结束了,明天再讨论下一个。
那些积累下来的问题呢?多年的习惯说改就改了吗?删掉前任,就不会出轨了吗?
其中如果只选一部分来具体叙述也是可以出彩的,现在过于贪心和取巧,只提出而不深入,只涵盖而不展开,消解了这个议题本身的写实性。
最后丁点因为受不了余飞的过度自我,提出分手,大概编剧也不知道怎么圆了,加上可能考虑到下一部,并不打算让他们真的分开,只能用爱情片常用的烂梗,回忆杀,拥抱,眼泪,把一切不和都遮掩了过去,给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合家欢结局。
建议他们复合也冷静一下,以及,导演拍下一部前也先冷静一下。
配图/《前任4:英年早婚》
音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