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事儿多,一直没写哈。今天来了。
上一篇《降准!!!!!!》是9月14日写的,由于各位的留言比较生猛,导致留言功能被关闭:
一般来说我都会开放留言的,但如果微信觉得不合适就会关闭,不仅会惩罚我,也会惩罚个别留言者,所以大家一定要小心。一些留言我都不敢放出来,倒不是我不民主,而是对你我都没好处
比如今天我要谈的话题是:现在民企上市公司老总的主要想法就是一个:
怎么套现。
我要小心去谈,大家留言也要小心
为什么现在大部分民企上市公司老总都这么想呢?
我觉得有以下原因。
一、做得很大,到底有什么更多的好处?
相反,会引来多少麻烦?
二、政策飘忽,也让人不敢乱动。
此处省略一千字,因为第一次发没有通过。
民企如果过于投入,一不留神就把自己搁进去了,最后还是自己的错,以后民企会怎么办
三、大环境是否能允许自己继续做大?
我说的是ZZ、经济大环境,包括国内和国际上的。
或许个别行业的环境还不错,但对于绝大多数行业来说都处于红海,而且是日益萎缩的红海,此时盲目扩张、胡乱投资就是亏钱之路。
四、上市的管理漏洞。
比如对融资、套现的惩罚力度过低,对大股东套现的时间、利润等要求过于宽松。事后对做假账、套现等的惩罚力度过低。总之,会不会让人觉得不套现就是傻子?上市就是为投资者(股民)谋福利?现在持这种想法的民企老板会不会被当成傻子?
所以没有上市的老板,维持现有的规模,每年挣个几百万就行了,没必要搞得太大。要不然就是美化报表冲上市,而经过几年粉饰报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已经上市,早已透支了多年的内力,所以已经上市的老板,就是想怎么变现。
因为老板们都知道商场如战场,不进则退。既然前进这么困难,长期来看只能走下坡路,那何不趁下坡路到来之前(或者已经在下坡路上)赶紧变现呢?
那是几亿几十亿的利润,比每年挣几百万工资强太多了。
看看360、鲁大师(港股),以及一些刚刚上市的企业就开始出借自己的股票做空(比如金帝股份)就能明白,这些骚操作其实都是为了变现。
为了变现,无所不用其极,说明时间对他们来说可能真的不多了。
其实要转移利润的方法还有很多,股市上买股票还是最赤裸裸的。手段多着呢。
比如在外面成立一家服务公司,自己企业的一些服务(或产品)从它那里进,价格很高,利润不就出去了?

不过这种做法还是不如卖股票来得猛,因为把报表做好,或者趁企业估值很高时卖股票,比通过转移支付的利润多太多了。所以如果大股东正在套现或已经大笔套现,这个公司以后的市值估计好不了。
在5000多家上市公司中,民企有3300多家,占2/3,也许七八成的民企都想着怎么套现,套现越多越好,尤其是最近几年上市的。
我随便乱说的哈,不作数
,大家听听就行了。
但如果我的估计不算太离谱的话,这些股票会跌成什么样,对指数会造成什么影响,可想而知……

尤其是注册制已经实行的情况下。只要能满足注册条件就能上市,惩罚力度又那么弱,那不来套现干什么?
既然很多民企老板都这么想,作为投资者,股民,该怎么办?
很简单,对于这些企业碰都不碰,坚决拒绝诱惑。
现在我只对国企和一些老牌民企有兴趣。最近十年上市的民企,保持极大的怀疑;对最近五年上市的民企,更是一概不予考虑。
我不排除有黑马被我漏掉了,但概率越来越低,基本上都是上市辉煌一阵然后一地鸡毛的。它们的报表可信度?好吧我能力不够。顶多就是研究某个行业有没有机会时会捎带看看某些貌似低估的公司。
现在没有鸡毛,是因为跌得还不够惨。我把话放这儿:迟早很多民企都会变成乐视网。
因为在当今这种综合环境下,国企反而因为有制度约束,因为企业是国家的,国企反而更保险。而民企是董事长个人的,是家族企业,是几个人合伙(包括他们后面的人)想来套现的,制度总有漏洞,根本不够他们钻的。
与其抓这些企业的漏洞,不如一开始就远离他们。
最好远离相关基金。
因为基金是基民的钱,如果有人求着基金经理拉高估值,好像对基民没什么好处。
我对最近几年新股上市被爆炒始终不理解,也有将近一年没有打新了。
可能我丧失了很多机会,但我不后悔,因为我总觉得这里面恐怕越来越不保险。
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仍然不会打新。
今天谈了现在民企上市公司老板们的心态。我向大家保证,这是老板们越来越普遍的心态,当然他们不会给你们说
关注本号,阅读往期精彩文章:

关注本号,阅读本号精彩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