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没几天,我收到音乐老师的来信:
孩子们的乐器课要开始了!可以加入乐队( 
band,玩吉他贝斯之类的流行乐)或者
乐团(
orchestra,玩提琴类的古典乐),
下次上课的时候孩子们会试用并选择要学习的乐器,家长们需要准备咯!

牛妞五年级开设了乐器课程。对于已经习惯了美国公立学校各项学科的低配置的我来说,这简直就像在Panda Express里面吃到了大闸蟹。

我跟牛妞说:你肯定选乐队吧?能继续学你的贝斯。

牛妞脖子一挺:不,我要选乐团!
你肯定有疑问,牛妞到底学过贝斯还是小提琴?你干嘛不想让她选乐团?
事情是这样的……

在美国的华人有两大俗:钢琴和数学。
小朋友要是不卷这两样,是要被开出华籍的。
但是牛妈作为反卷小标兵,发誓绝不逼孩子学这些。本来就不是人生的必备技能,如果不打算成为钢琴家或者数学家,完全没必要从小学得鬼哭狼嚎鸡飞狗跳。
什么?你问万一孩子是钢琴家或者数学家的料子呢?
这么说吧,牛妈在这两项的天赋属于中庸。
但是和牛爸结合的那一刻起,就彻底失去了逆袭的希望。
但是,当两年前,牛妹看到她同学拉小提琴,也吵着要学的时候,我的华人基因还是动起来了。
基因也有突变的时候,
谁知道咱们是不是那几十万分之一呢?
我忍住内心的激动,忙不迭的给她联系了老师。老师说我当天还有一个空位,我稍稍迟疑了一下,又给牛妞报了个名。
马上就是暑假了,闲着也是闲着,有这个时间学一门乐器比在家打游戏强啊。

一开始她还算上心,随着新鲜劲儿慢慢过去,变成每次我一提醒她今天有小提琴课,她就会先吓得一缩脖子,然后唉声叹气,头疼腿疼屁股疼,最后拖着两条腿被我塞进教室。

强扭的瓜果然是不甜的,小小年纪就呈现出社畜上班的既视感。
这种情况下如果碰上个有手段的老师,整齐严肃恩威并施,一个眼神就能吓尿你那种——也就是牛妈所有的中国小学老师——也许还有希望。可她的小提琴老师是小个子的白人中年男,被生活薅光了不仅是头发,还有80%的精气神,看人的眼神像被刚收养的金毛,讲话轻声细语像生病的小绵羊。
牛妞消极怠工,不听指令,他从来不发火,连声调都不会抬高一度,只是一遍又一遍的念经:
我在门外看得拳头都握紧了,好想冲进去大喊“你拿琴弓打她呀!”

我跟牛妞说:你上课的时候要认真,听老师的话,课后还得练琴,不然学了也是白学,浪费时间浪费钱。

牛妞给我一个白眼:又不是我想学的。
……
于是学习小提琴满一年后,我停掉了她的课。

去年,大概是被喜欢的动画片影响,牛妞忽然对贝斯产生了兴趣,说了好几次想学。

有了小提琴的教训,我自岿然不动。牛爸问我:她看起来真喜欢,要不给她找个老师学学?
我说千万别,等一个月看看她还喜不喜欢。
过了一个月再问,牛妞还是说想学。我给她打预防针:
你要是开始学,必须每天都练习,你能做到吗?
她点头如捣蒜。

我说我再考虑考虑。牛爸坐不住了,把我拉到一边:她说了每天练习了,就让她试试吧?
不挑担子不知重,当初学小提琴,接送陪练都是我,他当然不知道个中艰难。我说:你忘了她学小提琴的样子了?这次不能轻易答应,就要把门槛设高点,让她知道学习的机会不容易才会珍惜。
牛爸嗯嗯啊啊着走开。没几天一个大箱子就运到了家,打开一看,是把崭新的贝斯。

牛爸拍着胸脯保证:
我来找老师,我会督促她练习。
接送呢?牛爸扭捏的说:那还得是你。

罢了罢了,如果孩子真愿意学,当牛做马也没关系,何况是当司机。
和上次一样,开始几天牛妞放学回来还愿意抱起贝斯弹两下。也就是两下,十分钟都不到,就跑去和朋友打游戏了
十分钟就十分钟吧,我不期待她考级或者比赛,学的慢一点没关系,
铁杵也能磨成针呢。
渐渐的,
十分钟变成五分钟,变成完全没有。
牛爸自然是完全不记得自己的承诺的。我只能提醒他去提醒牛妞练习,他恋恋不舍的把眼睛从手机上抬起来,故作严肃的问一句:今天弹贝斯了吗?该练习了哦——
牛妞嘴里拖长音应着,不情不愿的放下鼠标,在琴弦上漫不经心的拨弄两下。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我假装监督你,你假装练习。
怪我,怎么能幻想牛爸能一秒变成郎朗的爸爸。目睹父女俩磨洋工几次之后我终于忍不住对牛妞吼了出来,吼完又非常后悔——倒不是害怕吓着她,是担心自己的血压。

我深吸一口气,缓缓的说:这次我可没逼你,是你自己要学的,能不能做到每天自觉练习一刻钟?

牛妞自知理亏,低下头不说话。
当然也没有自觉练习。
三个月以后,我停了贝斯课。

虽然牛妞没有什么意见,但有时我也在扪心自问是否做的太武断了。毕竟孩子还小,我是不是没有给她足够的时间?是不是应该更有耐心?是不是需要更加严格?
我不知道。但我很庆幸牛妞又有了一次在学校学习的机会。
但是她居然选乐团,我大为不解。

……好吧,学啥不重要,重要的是和朋友在一起。这个年纪的娃,我能理解。
……很不合理,但又好像有点道理。我可以试图去理解。
第二天放学回来,我问她:今天试了乐器吗,你决定选什么?
牛妞点点头,眼里发出兴奋的光:
……我放弃去理解。
我只能接受。对于牛妞的音乐之路,我选择彻底躺平。
我家是“差生文具多”的最佳诠释
千万不要被有娃家庭的装备骗了。比如我们,你看上去以为是个音乐世家,实际都是渣渣。




你也会喜欢: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