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了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2023 September
Boston, MA◄
中国舞剧《花木兰》首次在美国波士顿演出
中国民族舞剧
《花木兰》
2023/9/23-24
花木兰观后感
傅奇芳
很久没回中国了,去看花木兰的舞剧纯粹就是解解乡愁。想看看来自家乡的年轻人。感受一下青春,感受一下故乡。结果它艺术审美的品味和抒情手法之细腻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
1
原生家庭
都说木兰是个大女主的戏。超越国界与种族,木兰是每一个现代女性心中的白月光。
可是在女性备受歧视和压迫的封建社会,木兰是怎样培养出来的?舞剧里,木兰的父亲从小就教她习武打拳,待她和男生一样。倾囊相授,严格要求。然后木兰又可以和父亲开玩笑,搂他抱他,拔他的胡子。平起平坐,没大没小。这样长大的木兰才和普通女孩不一样,有胆量,肯担当。怀着父亲的爱和祝福,在残酷的军旅生活之中披荆斩棘,一路成长。
2
结局
木兰还了皇帝的征召。无夫无子,孑然一身。唯一的父亲,腰也似乎更弯了。一切都回到开始的原点。只是青春不再。这个节点,在著名奥地利心理学家 Viktor Frankl 看来,是人生成长最关键也是最危险的时刻。当一切终结,你该怎么看待你的付出。这一切究竟有什么意义?
舞剧的处理异常巧妙。一个个闪回,木兰刻骨铭心的记忆浮现:军旅同袍的嬉笑,异域风情的忘年交小友。。。
最后一个是她的爱人/将军的闪回。极为仓促,面目不清,黯淡单薄,没有特别的表情动作,吝啬到连一个追光灯都不给。生命中的挚爱却是记忆里最模糊的那一个。这份遗憾伤感,大部分人都能体会。
3
 逝去的爱人
很多观众都意外将军的早逝。是啊,大家还等着他来娶木兰呢!我觉得这个细节更符合原著。“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战争是残酷的。舞剧从头到尾,揭示的都是战争中每个人的身不由己。虽然有温情,有理解,有爱,有情谊,但是对战争本身没有任何拔高和美化。
4
木兰的蜕变
现代心理学有个著名的峰终定律(Peak-EndRule)。
这条定律基于潜意识总结体验的特点:对一项事物的体验之后,所能记住的就只是在峰与终时的体验。高峰之后,终点出现得越迅速,这件事留给我们的印象越深刻。这里的“峰”与“终”其实这就是所谓的“关键时刻MOT”。MOT(Moment of Truth)是服务界最具震撼力与影响力的管理概念与行为模式。成功的商家都是制造关键时刻的赢家。
木兰的主创也深谙峰终定律的魔力。结尾处的精彩已经说了。这一出戏的峰在何处?
我认为是木兰痛失一生所爱之后的那一段独舞。如前所说,受电影影响,观众是期待大团圆结局的。和木兰一样,对将军的战死没有任何思想准备。所以观众很容易代入此时木兰的错愕与惊慌,共情木兰的悲伤和愤怒。在这个时刻,强烈的情绪宣泄是水到渠成的。成人生涯中难得的一次任性,木兰披头散发,捶胸顿足,毫无顾忌地嚎啕着失去的爱人。痛有什么错呢?Pain is the price we pay for love。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一舞终了,我发现自己竟忘了呼吸。
美哉!木兰,致敬敢爱敢恨的你!
最后,用我很喜欢的一段话结尾。
Here’s to strong women.
May we know them.
May we be them.
May we raise them.
感谢主创团队,演出者和组织者!
本文剧照来自新华社(朱子于摄),
 http://www.news.cn/2023-09/24/c_1129882429.htm
文字: 傅奇芳
 编辑:丁薇
莱了编辑部

美国莱克星顿华协
莱镇凯瑞图书馆基金会
Chines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Lexington
Cary Libary Foundation 
莱了,社区文化平台,立足于莱镇华协和莱镇格里图书馆基金会,为社区老百姓服务。我们记录海外华人故事,涵盖社区参与,职场,子女教育,生活情趣,以及文艺创作等等。
您想投稿吗?我们是零广告,纯公益的社区文化平台。欢迎原创作者联系美国莱克星顿华协文化委员会,[email protected]
读完请点"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感谢海内外朋友对【莱了】公众号的关注和支持!本公众号所刊载的作品均属作者本人原创。敬请读者遵守著作版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若采用【莱了】公众号里的任何作品作其他用途,须征得作者的书面许可。为避免违权纠纷,若有疑问请及时与公众号管理人员联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