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在即,可以预见各个旅游景点又会是人山人海;也可以预见,在挤过人山人海之后,大家会抱怨大江南北的景区逛起来是如此之雷同:一样的奶茶,一样的手链,一样的拍照租赁服饰……
人们不免会责怪是「商业化」毁了这些美好的地方。
因为商业的力量,让景区的小店和景点变得同质:模版化的设计风格,网红饮料和小吃,从义乌批发来的纪念品,等等,这些都让经营者能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开出一个不会出错的小店。而某个元素在社交网络走红后,也会被迅速复制到全国各地,就像最近哪儿都能见到的「我在××很想你」。
但真的都是「商业化」毁了这些美好景区吗?背后恐怕有更多故事。
这次和我们讨论背后更多故事的,是黄长铗。他是土生土长的鼓浪屿人,见证了各种不同因素如何作用于这座小岛。我们这次的谈话也是在鼓浪屿上进行的。
受访者 | 黄长铗,厦门大学客座教授、鼓浪屿口述历史协会会长
采访丨徐涛
声动活泼:大家说到鼓浪屿常埋怨这里商业化太严重。但此前您提到,鼓浪屿的命运和商业贸易息息相关。这段历史应从何处说起?
黄长铗:现在很多人回溯鼓浪屿的历史,都是从鸦片战争开始。《南京条约》开放了 5 个通商口岸,厦门是其中之一,鼓浪屿也随之走上世界舞台。
实际上,鼓浪屿有人居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末年。此后的五六百年时间里,这里是一个没有多少人居住的蛮荒小岛。不过这个蛮荒小岛,发挥过3个很特殊的作用。
首先是坟地。当时周边厦门、漳州、泉州等地的人会把离世的、买不起坟地的人用小船运到鼓浪屿埋葬。鸦片战争后,到达鼓浪屿的外国人还会注意到这里有很多坟。有一段史料,是说到了 1900 年,岛上的美国领事写信,说领事馆的院子里就有超过 20 座坟墓,建领事馆还使用了坟墓的青石板。
第二个作用是采石场。鼓浪屿此前并没有特殊的自然资源,连树都很少,但随处可见花岗岩。大家今天在鼓浪屿上看到的日光岩,其实就是两块巨大的花岗岩。明清时厦门、漳州、泉州甚至台湾的人要盖房子,都会来鼓浪屿开采石头。
▲ 鼓浪屿日光岩。| 图源:网络
郑成功收复台湾前,荷兰人占领台湾,在今天的台南市修建了安平古堡,其中 80% 的石材来自鼓浪屿。为什么要跑到鼓浪屿买石头?因为台湾当时的采石技术不行,成本远远高于跑来鼓浪屿买石头再运回台湾。
明末清初,就有人意识到鼓浪屿上存在过度开采花岗岩的现象,并写诗痛斥过度开采的人「别无他物,只有孔方」,也就是说眼里只有钱。后来官方禁止了名胜石的开采,但一直到民国时期,岛上仍有三四处大规模的采石场。可以说,那时已经可以看到商业行为了。
早期鼓浪屿还有一个非常神奇的作用,那就是海盗的藏身地。福建的地理环境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孕育了当地人两项重要职业,一是打鱼,二是海上贸易。宋元时期,官方支持海上贸易,从事海上贸易的人就成了海商;到了明清时期,朝廷实行海禁,很多习惯了海上讨生活的人回岸上养活不了自己,就变成了海盗。郑成功就是明末清初重要海商集团的首领。
不管是海商,还是海盗,都需要岛屿作为补给和休息的地方,对于海盗而言,这也是他们躲避官兵追击的地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厦门岛和鼓浪屿,就是九龙江口特别重要的海盗藏身处。而海盗除了劫掠,也会做生意。
所以鼓浪屿从来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桃源。你可以想象一个画面——明清两代,西班牙、葡萄牙,以及后来的英国人、日本人,源源不断从九江江口进入福建腹地,带着美洲的白银,采买中国的茶叶、瓷器,在厦门岛、鼓浪屿、大小金门等岛屿上,可能形成了特别热闹的集市,有商人、海盗、甚至官兵在岛上交易。
声动活泼:听上去,鸦片战争前的鼓浪屿就像是「东方加勒比海盗」的拍摄地,有坟地,有巨大的采石场,有海盗藏身的洞穴。这样的生态是如何被改变的?
黄长铗随着鸦片战争后几个通商口岸的开放,外国人开始在鼓浪屿生活。从1840 年开始的约 60 年时间里,岛上的外国人按照欧洲的方式开发、建设和管理这个岛屿。
在私人产业部分,外国人在鼓浪屿上修建了大量别墅,包括领事馆、商行等。在公用的部分,他们开始修建马路。从当时的记载里,我们可以看到那时鼓浪屿上已经有了宽阔的马路,上面铺满鹅卵石,甚至还有行道树和路灯。当时路灯还是煤油的,天快黑时有人把路灯点亮,天快亮时再把灯熄灭。外国人还规划出一块区域,修建了公共墓地。
到 19 世纪 80 年代,岛上的英国人写信回家时说,鼓浪屿这个地方已经颇有南欧小镇的风光了。
除了硬件,外国人也在鼓浪屿上留下文化印记,比如传入宗教、建学校、建医院,以及做生意。鼓浪屿上出现了大量洋行,承担着闽南地区茶叶出口等贸易。德记洋行是鼓浪屿上最早的洋行之一,好多员工后来分散到中国各地,成为中国商业早期的从业者。鼓浪屿上还出现了工业,外国人尝试在岛上建立各种工厂,比如造船厂、铁锅厂,还建了一个巨大的仓库,存储进口来的鸟粪,用作种田的肥料。
满足生活的服务业也出现了,比如酒店。20 世纪 30 年代,巴金就曾在岛上的厦门酒店居住过,当时几个年轻人在那里彻夜畅聊,聊到兴起就下楼,租个小船,划到江面,躺在船上看天上的星。后来他一直称这里是他「南国的梦」。
到了 1900 年以后,又有一支重要力量加入鼓浪屿,大批下南洋的福建等地华侨回国。他们为什么选择鼓浪屿?我开玩笑说,因为学区房。其实就和我们今天的选择一模一样,他们也希望有好的教育,好的医疗和居住条件。而当时鼓浪屿因为过去 60 年奠定的基础,有着南中国最好的教育、医疗等。
所以这个时期,外国人、华侨还有原住民,一起建设和共同管理这个地方。这些华侨本身也是近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家,他们在这个岛上生活,也带来大量资金流入,岛上很多有名的漂亮房子,就是这时建起来的。可以说这个时期,鼓浪屿又往前进了一步。
▲ 图源:鼓浪屿八卦楼,始建于1907年,1920年完工。图源:新华每日电讯
你听说过的与鼓浪屿有关的名人,比如林巧稚、林语堂、马约翰等基本上都是这一时期出生的。所以有时我们把 1900 年到 1941 年鼓浪屿沦陷的这 40 年,叫做鼓浪屿的黄金时期。
所以从宋末到鸦片战争再到日军占领鼓浪屿的 700 多年间,鼓浪屿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一个蛮荒小岛,变成了样态丰富的社区。而在每一个阶段,我们都能看到商业和贸易的影响。
声动活泼:中国的古城不少,但大多只留下了建筑,甚至是后建的仿古建筑。相比而言,鼓浪屿上很多建筑今天仍然在使用,房子是百年前的房子,道路也还是百年前的道路。这是鼓浪屿特别与众不同的地方。鼓浪屿的魅力还源自哪里?
黄长铗是的,鼓浪屿不仅房子和道路没有变,甚至不少住在老房子里的家族也没有变,这也是鼓浪屿迷人的地方。
新中国成立以后,鼓浪屿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上世纪 50 年代到 80 年代,这里基本保持了社区的形态,生活氛围非常浓厚,不足两平方公里的小岛上生活着两万人,岛上教育资源优越,幼儿园、小学、中学完备;孩子也多,很多孩子学琴,岛上常能听到音乐声;家家户户沾亲带故,往来密切。那时的鼓浪屿是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样貌,也是鼓浪屿人至今怀念的。
这种生活氛围被打破,是在上世纪 80 年代后期,鼓浪屿被定位为旅游景区,并开发。受此影响,学校、医院、工厂外迁,原住民也随之大量流失,留下来的也多是老年人。从那时起,鼓浪屿原住民从原来的 2 万人减少到今天的六七千人,少了 2/3 的人。
现在涌上岛的游客说鼓浪屿不应该到处有钢琴声吗?但原住民搬走了,小孩少了,琴声也就没有了。原有的充满强烈生活气息、自我认同感极强的社区开始瓦解,鼓浪屿从单纯的社区变成「社区+景区」的二元结构
与此同时,旅游业也需要劳动力,岛上外来人口随之增加。第一批来的工人在鼓浪屿拉板车,之后开店,站稳脚跟后结婚生子,成为新鼓浪屿人。
声动活泼:这让我想起自己曾经在美国旧金山居住的地方,那里离著名的渔人码头很近,周边还有其他景点,但居住在那里的人不会觉得自己生活在景区里,而是生活在一个游客很多的地方,因为周边就有小学、公园、网球场、棒球场、面对本地人的超市,也有经营很久的面包店、书店。可以说社区感是一个地区灵魂的重要来源。今天的鼓浪屿可以如何重塑呢?
黄长铗保有一个地方独特魅力的,实际就在于人。当有传承的原住民开始流失时,这个地方的独特性是保持不住的。
但我们也知道,鼓浪屿从来就是一个移民城市,此前有海盗、海商、外国人、华侨。百年前鼓浪屿上的人漂亮地回答了历史的问卷,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一张新的更难的卷子,有很多新的元素,比如新移民和原住民的矛盾,历史和现代的矛盾,景区和社区的矛盾。我们需要给出新的回答。
已经发生过的事没有办法改变,不断纠结在过度商业化带来的损害上也永远没有出路,与其抱怨上三五年什么都没有改变,不如去做一点我们觉得对的事。
▲ 鼓浪屿风光。| 图源:Unsplash
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发展一些「好」的商业,来代替「不好」的商业。这个「好」是一个主观的、审美上的感受,比如我觉得一家店好美,另一家店太丑了,那么我可以用一家很美的店去代替不那么美的店,甚至我可以用一张精心设计的菜单,去代替打印店里随便印制的菜单。这是一些很小的事,但至少是在往我们认为好的地方前进。剩下的,我们就交由时间去评判。
以上对话内容整理自
声动活泼旗下播客「声东击西」
关于鼓浪屿前世今生的更多细节
欢迎点击收听本期节目
监制/徐涛
编审/东君
设计/Mori
运营/瑞涵
更多有趣问题
欢迎来声动活泼找答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