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由盈转亏、偿付能力快速下滑的国宝人寿来说,两家国资系老股东的增资堪称“及时雨”。而增资扩股后国有法人持股比例升至58.7%的国宝人寿,能否依托股东资源,推动并达成“主业核心化、产品多元化、机构平台化、布局全国化”的战略布局,目前还是未知数。
作者 | 黄珊
来源 | 《中国保险家》杂志
2022年亏损3.53亿元的国宝人寿近期获得了两家国有股东的8.9亿元增资,变身国资控股寿险公司。
2023年3月下旬,国宝人寿公告,拟进行增资扩股,将注册资本从15亿元增至19.8亿元,两家国有股东合计出资8.928亿元认购,溢价部分的4.128亿元计入资本公积。两家参与认购的股东之中,四川金融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四川金控”)是四川省唯一省属国有金融资本控股及运营平台,其在2022年7月获批受让国宝人寿12%股权,此次新认购股份1.8亿股,出资3.348亿元,进一步加大持股比例。
参与国宝人寿股权认购的另一股东为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四川发展”),其新认购股份3亿股,出资金额5.58亿元。
对由盈转亏、偿付能力快速下滑的国宝人寿来说,两家老股东的增资堪称“及时雨”。
缓慢爬坡累计亏损5.36亿元
成立于2018年4月的国宝人寿,是第一家总部和注册地设在四川省的人寿保险公司,经营范围主要包括普通型保险(包括人寿保险和年金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分红型保险、万能型保险以及上述业务的再保险业务等,目前共设有3家省级分公司和7家中心支公司、1家支公司。
截至2021年底,国宝人寿资产总额近80亿元,累计为约70万客户、近400家企业提供了超过5700亿元的风险保障。
成立前四年,国宝人寿经营拾阶而上,2018年-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86亿元、11.23亿元、21.53亿元、31.02亿元;其中,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3.28亿元、10.16亿元、19.25亿元、26.58亿元,呈缓步爬升趋势;同期净利润分别为-0.69亿元、-0.26亿元、-1.13亿元、0.16亿元。
但是,2022年度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2022年公司保险业务收入萎缩至14.2亿元,同比下降67.66%;净亏损约3.53亿元。分季度来看,2022年第一季度,国宝人寿的保险业务收入为4.19亿元,同比减少70.37%;净利润为-0.45亿元,同比下滑743.50%;二季度,国宝人寿的保险业务收入为2.12亿元,相比第一季度下滑49.43%,较上年同期相比减少33.98%,净利润为-0.53亿元,亏损额相比第一季度进一步扩大,与上年同期相比大降1145.43%。
显然,国宝人寿亏损状况有加速下滑趋势。截至2022年,公司成立以来累计亏损5.36亿元(图表1)。
此外,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国宝人寿2022年第二季度风险综合评级结果为BB类,2022年第三季度风险综合评级为B类。国宝人寿称主要是因为第三季度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50%,导致整体评分下降。
更值得关注的是,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88.41%,较上季度末的119.49%下滑31个百分点,综合偿付能力也由第三季度末的146.85%下滑至110.51%,下降36个百分点。
对于偿付能力下滑的原因,国宝人寿表示,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末实际资本为8.07亿元,较上季度下滑2亿元,其中核心资本下降1.76亿元。核心一级资本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第四季度净资产下降1.78亿元,主要系资本市场低迷所致。同时,在第四季度资产配置结构调整的影响下,国宝人寿最低资本为7.3亿元,较上季度上升4302万元。
随之相伴的是公司净资产的大幅萎缩。国宝人寿2022年第四季度净资产、总资产分别为6.48亿元、86.69亿元;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0.39%、-1.62%。2018年至2021年年间,国宝人寿净资产始终保持在12-14.5亿元区间,但在2022年末,国宝人寿净资产跌至6.48亿元,较2021年末的12.35亿元已近腰斩。
幸运的是,在这样的滑坡趋势中,这家“年轻”的寿险企业被国资“看中”了。
国资两步实现控股
2022年7月末,中国银保监会四川监管局对国宝人寿变更股东作出批复,批准四川川商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川商发展”)将其持有的国宝人寿1.8亿股股份,全部转让给四川金控。转让完成后,四川金控持有国宝人寿股权比例达12%。
国宝人寿共有9家原始股东,第一、二大股东为国有股东,第一大股东四川发展持股20%,第二大股东成都先进制造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3.5%。截至2022年第二季度末,公司9家股东中有4家股东所持股份出现质押或冻结情况。其中,重庆金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四川雄飞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市天鑫洋金业有限责任公司这三家股东所持股权均被质押或冻结,股权合计占比为27%。中金国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所持13.5%股权中有部分被质押、被冻结。
2022年12月20日,国宝人寿在其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审议通过了2022年增资扩股方案的议案,随后,国宝人寿按照该方案组织实施新增股份的认购工作,并于2023年3月6日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2022年增资扩股方案实施结果暨启动新一轮增资扩股工作的议案。
国宝人寿此次增资扩股方案中,参与增资的股东以货币方式合计投入资金8.928亿元,增资扩股后国宝人寿注册资本将由目前的15亿元增加至19.8亿元。共增加股份4.8亿股,总股份由原来的的15亿股增加至19.8亿股,增加股份每股单价为1.86元,增加注册资本4.8亿元,剩余溢价部分4.128亿元计入资本公积。
认购完成后,四川发展持股比例将从20%提升至30.303%,仍保持第一大股东的地位;四川金控持股比例相应从12%提升至18.182%,由原并列第五大股东跃升为第二大股东。其余7家股东持股比例则等比例稀释。
成立于2009年1月的四川发展,是四川省人民政府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投融资和资产经营管理。其旗下金融板块,目前已涉足银行、保险、证券、融资担保、基金管理等多个领域。通过此次增资扩股,四川发展实现对国宝人寿持股比例的进一步提升。
更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此次认购跃居为国宝人寿第二大股东的四川金控,是四川省唯一的省属国有金融资本控股及运营平台,成立于2017年,注册资本300亿元,主体信用评级AAA。其业务范围覆盖银行、融资担保、资产管理、小额贷款等多个领域。根据四川金控规划,要在“十四五”期间,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四川金控持牌经营,到2025年末建成以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和资管、增信等类金融机构协同发展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近年来,四川金控持续推进对保险领域的布局。早在2019年,四川金控曾牵头联合17家四川省内外大中型企业发起设立西部农险,四川金控拟出资2.1亿元持股21%,位列第一出资人,但在2022年1月,该项目宣布因未取得监管批文而终止。
2022年6月,四川金控受让12%的国宝人寿股权,又继续增资提升持股比例,成功落实其在保险领域的布局。
业内人士认为,“四川金控金融全牌照经营的目标明确,对于保险这一环而言,持股国宝人寿这一地方性险企是较优选择。此次国宝人寿增资扩股后,国有股比例进一步提升,也是四川省打造综合金融平台,并推进经营管理落地的谋求方向。”
若国宝人寿此次增资扩股方案获批,国宝人寿国有法人股将进一步由45.5%提升至58.7%(图表2)。
而增资,或是国宝人寿短期难以提升盈利能力背景下,以补充资本实力、提振偿付能力最为行之有效的方式。
推动四化加大康养布局
作为一家新生代险企,国宝人寿在2022年8月的工作推进会上不乏自省,清醒认识到制约公司发展、壮大的深层次问题仍然存在,公司资本偏少、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经营手段单一、管理能力不足、隐性问题较多等问题和困难需要继续克服和用力突破。
2022年上半年国宝人寿的保费规模下滑、亏损,或也正对应了其提出的“准备不足”、“较为被动”。
值得一提的是,从国宝人寿2021年保费渠道划分情况来看,还存在过度依赖银保渠道的现象,当年公司银保渠道实现原保费24.04亿元,占比超90%。对于并非银行系保险公司的国宝人寿而言,这样的保费来源结构无疑是把双刃剑。
截至目前,国宝人寿提出的“聚焦增资扩股”目标已基本达成,下一步的重点是“着力业务创新,大力发展普惠型、保障型保险业务”“围绕康养产业布局,加快推动成都天府新区、武侯区等区域的康养项目落地实施”“要着力优化组织架构,加大高端人才储备”等。
● 发力服务和产品创新
近年来,国宝人寿积极聚焦客户需求,持续拓宽业务布局,在实践中探索优化,不断开发创新产品,打造多元保障体系。针对企业,国宝人寿推出了高新技术团队保险特色产品;针对个人,国宝人寿推出包括老年、儿童等群体的特色保险产品,以及覆盖不同年龄层的养老年金产品等,以完善的产品布局满足客户全方位的保障需求。
以2021年为例,国宝人寿全年承保新契约保单52009件,为43万名客户、近460家企业提供保险保障共计2280亿元。办理客户理赔12922件,为6044个家庭和个人送上理赔金4370万余元。及时为13891人次办理保单信息变更、保单贷款、万能账户自动抵交保费等线上线下保单服务。
面对金融科技带来的保险业生产力革命,国宝人寿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强技术支撑,夯实科技发展基础,为高质量发展添能蓄势。
为了健全数据管理机制、打造场景式客户体验数字化服务,公司持续丰富国宝E服务在线服务项目。2021年,该在线服务新增在线分红年报查询和身故受益人变更两项重要功能,进一步丰富线上服务的可获得性。
目前,国宝人寿已累计实现线上服务项目28项,涵盖在线保单查询、信息变更保全、在线理赔申请、在线回访、万能险及分红险报告查询等,实现新契约、回访、保全、理赔、续期、增值等各环节主要服务需求全覆盖。
与此同时,公司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社会保障第三支柱功能。加快产品服务创新,加大力度参与四川省医保结算管理、大病医疗保险等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扎实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从保险保障、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培训教育等方面为对口乡村实施帮扶,安排帮扶资金155.6万元和1名干部驻村工作,为帮扶点在校师生或帮扶村民捐赠保险,保障总额达2650万元。
● 加大康养项目布局
国宝人寿还创新推出“惠蓉保”“惠宜保”“达惠保”等普惠式商业保险。
精耕细作强主业,砥砺奋进促发展。国宝人寿一直积极探索“险资留川、深耕地市、投保联动、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先后为简阳高端装备产业园、宜宾临港经济区等省重大项目提供建设资金,为各类产业发展提供融资超过40亿元,为实体经济繁荣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在2023年新年献词中,国宝人寿董事长周兴云表示,公司要加大康养项目布局和保险产业链延伸,持续推动“主业核心化、产品多元化、机构平台化、布局全国化”格局,为助力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而此次增资完成后,国宝人寿更是变身国资控股型保险公司,利在股东“靠谱”,有资源可依,弊在管理结构,市场化不足。
随着这次增资扩股的落地,踏入第二个五年的国宝人寿,能否抓住市场机会,开启新的旅程,我们将拭目以待。
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并不构成提供或赖以作为投资、会计、法律或税务建议。任何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