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为深情、温馨的称呼。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尚尊母孝亲。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这些革命伟人,虽不知“母亲节”为何,但提到母亲,无不是铁骨柔情,深情似水。她们都是普通的母亲,但是正是她们,默默无闻地成就着领袖们光辉的事业。
2

1919年,毛泽东(右一)与弟弟毛泽民(左二)、毛泽覃(左一)和母亲文七妹合影
损己利人的毛泽东之母
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1867年出生于湖南湘乡县唐家坨的一个富裕农家,18岁嫁到韶山冲,成为农民毛贻昌的妻子。1893年始,她相继生下了毛泽东、毛泽民、毛泽覃……
文七妹没念过书,但忍耐、慈悲、布施,这些佛教思想在她身上有鲜活反映。毛泽东曾说:“世界上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人;利己而不损人的人;损己而利于人的人。我母亲正是最后一种人。”
母亲的美德对毛泽东影响极深,毛泽东从小就极具同情心。毛泽东八岁时开始在私塾读书,一天,他向母亲提出要带着午饭到学校吃。母亲以为儿子为了 节省往返的时间多读点书。可连续几天,文七妹发现儿子带的午餐一次比一次量多,但是晚上回家后依旧显得很饥饿。她担心儿子得了怪病,便盘问毛泽东。毛泽东只好如实说:“我们私塾新近来了一个叫黑皮伢子的同学,他没有午餐吃,我就带午饭去和他匀着吃。”文七妹没有责备儿子,反而非常欣慰。此后,她总是给儿子准备两个人的午饭。
1919年,母亲患腮腺炎。当时毛泽东在长沙读书,他急忙把母亲接到省城治疗,可母亲还是离开了人世,终年53岁。母亲去世以后,毛泽东专门写 了一篇《祭母文》,镌刻在韶山冲他父母合葬墓的右侧石碑上。《祭母文》中写道:“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 致,原本真诚。不作诳言,不存欺心。”“洁净之风,传遍戚里。不染一尘,心存表里。”
正是文七妹那种忠厚贤慧、勤劳简朴的品德深深地影响了毛泽东,“给了他一副眷爱天下穷苦人的心肠”,母亲成了他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引路人。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寄钱给生活困难的父老乡亲和师友,邀请他们到北京叙旧。而他自己则生活相当俭朴。
毛泽东《祭母文》: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
远近亲疏,一皆覆载。
恺恻慈祥,感动庶汇。
爱力所及,原本真诚。
不作诳言,不存欺心。
整饬成性,一丝不诡。
手泽所经,皆有条理。
头脑精密,劈理分情。
事无遗算,物无遁形。
洁净之风,传遍戚里。
不染一尘,身心表里。
五德荦荦,乃其大端。
合其人格,如在上焉。
恨偏所在,三纲之末。
有志未伸,有求不获。
精神痛苦,以此为卓。
天乎人欤,倾地一角。
次则儿辈,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介在青黄。
病时揽手,酸心结肠。
但呼儿辈,各务为良。
又次所怀,好亲至爱。
或属素恩,或多劳瘁。
小大亲疏,均待报赉。
总兹所述,盛德所辉。
必秉悃忱,则效不违。
致于所恨,必补遗缺。
念兹在兹,此心不越。
养育深恩,春晖朝霭。
报之何时,精禽大海。
呜呼吾母!母终未死。
躯壳虽隳,灵则万古。
有生一日,皆报恩时。
有生一日,皆伴亲时。
今也言长,时则苦短。
惟挈大端,置其粗浅。
此时家奠,尽此一觞。
后有言陈,与日俱长。
尚飨!
同时,毛泽东写了两幅灵联,以此寄托自己的无限哀思:
“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
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
“春风南岸留晖远,
秋雨韶山洒泪多。”
对母亲的怀念,一直萦系在毛泽东心中。1921春、1925年春夏和1927年初,他回韶山探亲、开展革命工作,总要到母亲和父亲的合葬墓前悼念。1936年,毛泽东在陕北保安的窑洞里,同美国记者斯诺谈到了自己的母亲,他回忆道“我母亲是个心地善良的妇女,为人慷慨厚道,随时愿意接济别人。她同情穷人,并且当他们在荒年里来讨米的时候,常常送米给他们。”
1959年625日下午,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韶山。第二天清早,毛泽东径直朝附近的小山上走去,随从人员不知道他要哪里去,紧跟而行。顺着一条小道,毛泽东来到父母的墓前。身边人员将采自路边的一束松枝递给他,他接过来,神情肃穆,敬送到父母墓前,深深地鞠了三个躬,轻声地说:“前人辛苦,后人幸福。”言语中满含着无线思念和感慨。回到住所,毛泽东对随同的公安部长罗瑞卿说:“我们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迷信什么鬼神,但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党、同志、老师、朋友也,还得承认。”“我下次来,还要去看看他们两位。”
朱德母亲画像
贤良的朱德母亲
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隆重举行追悼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母亲大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仅有的一次为党的领导人的母亲举行的公祭仪式。中共中央送的挽联是“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毛泽东的挽联是“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刘少奇、周恩来的挽联为“教子成民族英雄,举世共钦贤母范;毕生为劳动妇女,故乡永保好家风”。
朱德的母亲钟氏生于1858年,一共生了13个儿女。家里生活很苦,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
朱德母亲对孩子管束很严,朱德刚四五岁,就跟着母亲干家务活。长大后,朱德要离开故乡参加革命,母亲不但不反对,还给了朱德许多安慰。
朱德一生无论做事做人都深受母亲的影响。他常说:我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30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母亲又给了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朱德后来转战川滇,以后又参加共产党,20多年未回过家乡,母亲不断写信鼓励朱德在外面做大事。抗战后,朱德只寄了几百元钱回去,母亲仍然继续劳动,并不依靠八路军、共产党为她养老。

周恩来生母万冬儿
万冬儿,周恩来的生母。生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是周恩来外祖父万青选的第十二个女儿,人称"万十二姑"。自幼聪明伶俐,性格开朗活泼,格外得到父亲宠爱。 
1897年,20岁的万冬儿由父母做主,嫁给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周起魁的次子周贻能为妻。一年后。1898年3月5日,头胎就生了个男孩,因为周起魁的长子周贻赓的夫人王氏没有生育,这个男孩就成了周起魁的长孙,这就是周恩来。
万冬儿聪明、美丽,性格开朗而又刚烈,深得万老太爷喜爱。当时,在清河县(今江苏淮安)  ,万老太爷出去访客会友、处理政务时,绿衣官轿后面有一小花轿尾随着,花轿里坐着的就是他的爱女万冬儿。这在当时清河县是一件人人皆知的事情:万老太爷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把自己的爱女带在身边。官轿后跟着小花轿,这几乎成了清河县一景。
冬儿悟性很高,又善解人意。父亲处理政务或会客交谈时,她一般不闹不玩,多是忽闪着一双大眼睛静静地听,一副成人的神态。耳濡目染,她从小学会了许多处理事务的本领,并日益练达。
冬儿自小就很有性格,既聪明又倔强。那时是以“三寸金莲”为美的年代,冬儿竟然不肯缠足,由于父亲宠爱,别人也拿她没办法。小小年纪,她就吵着要读书识字,那时候读书是男人的事情,但在她的软缠硬磨下,万公馆破例让她念书,使得她有一定的文化知识。
万冬儿渐渐长大了,慢慢显示出她的才干来。在万老太爷的鼓励下,冬儿从母亲张氏手里接过了万公馆的总管之职。因她干练且不偏不倚、说一不二,在几年时间里,就把拥有老老少少几十人的万公馆管理得井井有条。
1897年,20岁的万冬儿由父亲作主,嫁给了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周起魁先生的次子周劭纲为妻。周劭纲性格随和,忠厚笃诚,而万冬儿的精明干练及管理万府的能力却名声在外,尽人皆知,所以万冬儿自从嫁到山阳附马巷周家大院后,婆婆年迈体弱,渐渐就由她主持家务。万冬儿果然不负婆婆的信任,周府中姑嫂间有了矛盾,处理家务时遇到困难,“请十二姑来说说清楚”便成了大家的口头禅。而冬儿每请必到,到了就三下五除二将这些连“清官也难断”的家务事干脆利落地处理好,让所有人心服口服。
在周恩来的记忆中,生母万冬儿很漂亮,为人善良,性格爽朗。万十二姑是位大家闺秀,生性争强好胜,出嫁前在万府就是“当家姑娘”一嫁到周家后,因婆婆年迈体弱,渐渐地就由她主持家务.成了周府的“当家媳妇”。为了缓解大家庭内部的矛盾,她时常多方奔走,排忧解难一在处理这些家务的时候.常常带上幼小的大鸾,万氏开朗直率的性格、耐心细致的口才、处理事务精明果断的才干.记在周恩来幼小的心里,而破落官宦家庭的诸多陈规陋习也给童年周恩来留下深刻印象,看到母亲呕心沥血的维持,对此充满心痛,也对那个社会的弊病有了更多变革的探求。
1907年夏天,周恩来生母万冬儿因操劳过度病逝,年仅30岁。

周恩来的嗣母陈氏
成就一代伟人的周恩来嗣母
周恩来的生母万十二姑性格开朗,她读过私塾,处事公正,有同情心,深受全家敬重。因小叔子新婚不久就重病缠 身,万十二姑为了让弟妹有所寄托,便将不足周岁的长子周恩来过继给弟弟。嗣母陈氏22岁丈夫故亡,身边只有周岁的婴儿相伴。陈氏出身书香门第,能诗善画, 她把才智、理想和全部的柔情爱意都寄托在了牙牙学语的恩来身上。周恩来10岁那年,死神夺去了他两个母亲的生命,然而母亲们身上中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与良善,却滋润了少年恩来的心灵。
1918年1月2日,周恩来旅日期间写下了情深意切的《念娘日记》:“我把带来的母亲亲笔写的诗本打开来念了好几遍,焚好了香,静坐一会儿,觉 得心里非常的难受,那眼泪忍不住的要流下来。计算母亲写诗的年月,离现在整整的二十六年,那时候母亲才十五岁,还在外婆家呢。想起来时光容易,墨迹还有, 母亲已去世十七年了,不知还想着有我这个儿子没有。”
成为共和国总理之后,周恩来还多次说过:没有母亲的爱,我不会走好学的路。嗣母终日不出门,我好静的性格是从她身上学来的;生母是个爽朗的人,我的性格也有她的一部分。
14岁的周恩来曾奋然命笔,写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愿。了解周恩来的人都会不禁发出相同感叹:岁月的流逝,只能夺去周恩来的青春和乌 发,但他一生始终是面净、发整、衣挺、纽结、头正、肩平、胸宽、背直、不傲、不暴、不怠,待人和蔼可亲,这毫无疑问得益于周恩来家庭和学校的教育。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