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 研究先天性脊柱侧弯的中国医生和医院——基于SCI论文大数据分析报告(2023)

推广专业学术交流、促进诊疗流程改善。
关键词:先天性脊柱侧弯; 大数据分析;专家;医院
对于罕见病患者来说,最难的就是第一时间找到合适的医生确诊和治疗。
最近我们后台收到很多留言,希望我们能够提供针对罕见病有经验的医生及医院的信息。为此我们筹建的“征战罕见病”专辑。
(点击👆,获取罕见病研究信息)
本期我们针
对
先天性脊柱侧弯(Congenital Scoliosis)做了基于SCI论文的大数据分析报告,通过分析最近5年发表的SCI论文,找到先天性脊柱侧弯临床科研中最活跃的医生及医院等。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该报告只是提供了针对特定疾病的临床科研水平突出的医生,欲进一步确定该医生的临床水平,请结合“好大夫”等网络评价、尤其是该医生所在医院同事、或者其他医院小同行的评价。
另外,该报告仅限于使用的检索词范围内,具有局限性;且排序与临床水平无关。
特别声明:
本期为第一版,仅作抛砖引玉用;如果您发现推文有疏漏或者任何错误,请随时与文末的科研助手联系,我们会在第二版中更新。
检索数据库:
Medline
检索工具:文献鸟/PubMed
检索及分析机构:Healsan Consulting LLC(美国恒祥咨询); Stork(文献鸟)
从2018年1月1日到2023年9月16日,全球共发表了先天性脊柱侧弯(Congenital Scoliosis)研究论文781篇,其中美国学者发表的最多、为268篇;中国学者位列第二,发表了208篇。
我们对中国学者在先天性脊柱侧弯领域发表的论文(包括合作论文)进行了大数据分析。
(SCI论文的时间)
1,先天性脊柱侧弯研究最活跃的中国医院
如果按照发表的SCI论文累计影响因子的次序,截止2023年9月16日在先天性脊柱侧弯领域发表SCI论文累计影响因子最高的20个医院依次为:
1) 北京协和医院、
2) 南京鼓楼医院、
3) 湘雅医院、
4) 北京朝阳医院、
5)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6)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附属红会医院、
7) 大坪医院、
8) 华西医院、
9)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10) 北京同仁医院、
11) 北京积水潭医院、
12) 中山医院、
13)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14) 长征医院、
15)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16) 重庆市儿童医院、
17) 北京儿童医院、
18)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9) 阜外医院、
20) 遵义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
(单位统计。备注:只统计第一作者的论文所在单位;即,论文检索下载后,每篇论文只保留第一作者的单位,然后统计每个单位的论文数。当同一单位有不同拼写时,PubMed会按照两个不同单位处理。)
2,先天性脊柱侧弯最活跃的学者及关系网
如果按照发表的SCI论文累计影响因子的次序,截止2023年9月16日在先天性脊柱侧弯研究中发表SCI论文累计影响因子最高的20位中国医生是:
• 吴南,北京协和医院骨科,
• 朱泽章,南京鼓楼医院骨科脊柱外科,
• 邱勇,南京鼓楼医院骨科脊柱外科,
• 沈建雄,北京协和医院骨科,
• 仉建国,北京协和医院骨科,
• 张宏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脊柱外科骨科,
• 李政,北京协和医院骨科,
• 林莞锋,北京协和医院骨科,
• 郭超峰,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脊柱外科,
• 王升儒,北京协和医院骨科,
• 徐磊磊,南京鼓楼医院骨科脊柱外科,
• 周平红,中山医院内镜中心,
• 刘祖强,中山医院内镜中心,
• 王文刚,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
• 杨宁宁,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 史本龙,南京鼓楼医院骨科脊柱外科,
• 朱兰,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
• 关日康(關日康,KWAN, Yat Hong Kenny),香港大学玛丽医院矫形及创伤外科、港怡医院,
• 宋跃明,华西医院骨科,
• 罗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
(该领域最活跃的研究者。备注:只统计第一作者和最后一位作者署名发表的论文数。
如果作者的名字有不同拼写时,会被PubMed当成不同作者。如张三丰的拼写可能会有:Zhang,Sanfeng、Zhang,San-feng、或者Zhang,San Feng等不同拼写方式;部分期刊可能只会写Zhang,S,PubMed检索平台就会按照不同作者处理。)
中国专注于先天性脊柱侧弯的医生学术圈如下所示。
(中国先天性脊柱侧弯医生科学家及其学术网)
3,全球范围内
先天性脊柱侧弯的研究情况A,全球先天性脊柱侧弯的发文量持续增长。
B,全球的先天性脊柱侧弯研究的经典研究论文如下所示,主要涉及自然病史、基因突变、手术治疗研究等。
C,全球的先天性脊柱侧弯研究主要发表期刊如下所示。
D,全球从事先天性脊柱侧弯临床科研的主要医院分析可见,北京协和医院和南京鼓楼医院分列前两位。
什么是先天性脊柱侧弯?
(下面由ChatGPT撰稿)
先天性脊柱侧弯是由于脊柱发育过程中的某种异常导致的脊柱侧曲。这种异常可能涉及脊椎、椎间盘或两者均受累。
发病率:
先天性脊柱侧弯的发病率相对较低,大约在每1000名新生儿中有0.5-1例。
病因:
先天性脊柱侧弯的病因主要与胚胎发育阶段脊柱的形态发育异常有关。可能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母体在怀孕期间接触的有害物质或药物、感染、营养缺乏等。
临床表现:
脊柱的可见侧曲 肩膀不平或一个肩膀比另一个高 头位不居中 腰部一侧凸出 一侧胸部比另一侧更大
诊断标准:
临床检查:通过观察、测量来判断脊柱的弯曲程度。 X光检查:明确诊断,了解脊柱侧弯的类型、位置和角度。 MRI:评估脊柱、椎间盘和其他结构。
治疗:
治疗方法取决于侧弯的严重性和患者的年龄:
观察:轻度的侧弯可能只需要定期检查。 支具治疗:适用于中度侧弯的患者,尤其是还在成长的孩子。 手术:重度或进展迅速的侧弯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预后:
及时和适当的治疗可以改善先天性脊柱侧弯的预后。但一些重度或复杂的病例可能会导致长期并发症,如呼吸困难或脊髓受压。
临床科研热点及未来治疗策略:
近年来,研究者对先天性脊柱侧弯的基因学、发病机制、治疗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未来治疗策略可能包括:
早期基因检测和干预 使用生物技术修复或替代受损脊椎 利用干细胞治疗帮助恢复脊椎结构 更为先进的支具和手术技术
声明:
A, 本报告为PubMed检索平台仅以检索式报告的结果进行的可视化报告。
B, 大数据分析无任何排名意义。
C,本推文很可能存在谬误;也请各位同仁多多指正,以促进我们提供越来越高质量的推文。
D,如果您是从事先天性脊柱侧弯临床诊治的医生,并希望更多人知道您,请把您的姓名、单位、出诊时间、及挂号方式发给科研助手;我们会集中收集后统一发布。
E,本文仅为学术交流,不构成任何临床建议。
(扫描👆,如有数据指正或更新,请与科研助手联系;请备注“罕见病更新”)
分析及可视化app:文献鸟大分析商务版。
email注册文献鸟后,可以每天免费推送你所关注的最新研究论文摘要;如需进一步了解文献鸟,可与我们联系。
(扫码👆,注册文献鸟)
关键词
脊柱
脊柱侧弯
医院
医生
罕见病
最新评论
推荐文章
作者最新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email protected]. For more detail of the source, please click on the button "Read Original Post" below. For other communications, please send to [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CareerEngine平台,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email protected]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CareerEngine平台,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email protected]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