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伟大的创新者就是与风险共舞的孩子,他们拒绝被规训。他们可能草率鲁莽,处事尴尬,有时甚至引发危机,但或许他们也很疯狂——疯狂到认为自己真的可以改变世界。
Neuralink将进行首次人体实验
埃隆·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初创公司Neuralink周二宣布,该公司已获得一个独立审查委员会的批准,将进行首次人体试验,对瘫痪患者的大脑植入设备。
据Neuralink声称,这项人体试验为期六年,参与者将首先参加一项为期18个月的研究,在那之后,他们将每周至少花两个小时进行脑机接口方面的研究。
马斯克曾表示,Neuralink的短期目标是帮助瘫痪者实现意念打字功能,未来还将可以实现让瘫痪者行走、让盲人看见,并最终实现“人机共生体”。
Neuralink循环设备,用于收集和无线传输大脑信号;图片来源:Neuralink官网
真正的人机共生
在数字时代,最重要的技术飞跃牵涉人类和机器间交流方式的进步,也就是所谓的“人机界面”。心理学和人工智能专家约瑟夫·利克莱德研究过在显示屏上跟踪飞机的防空系统,他在1960年写了一篇富有开创性的论文,题为“人机共生”,展示了显示屏如何做到“让计算机和人类一起思考”。
起初,麻省理工学院的黑客们利用显示屏制作了一款名为“太空战争”的游戏,它催生出了一些商业游戏,这些游戏的界面非常直观,几乎不需要输入任何指令。道格·恩格尔巴特将这种显示屏与鼠标结合在一起,让用户可以通过对准和单击来与计算机互动。在施乐帕罗奥多研究中心的艾伦·凯的帮助下,这一技术得以发展为一种易于使用的图形界面,它已经接近于我们后来使用的计算机桌面。史蒂夫·乔布斯在苹果公司的麦金塔计算机上采用了这种界面,而他在最后一次出席的董事会上,也就是2011年他即将去世前,完成了对人机界面又一次重大飞跃的测试工作:一个名为Siri的应用程序,可以让人类和计算机通过语音交互。
尽管有了这些进步,在输入和输出方面的技术进展仍然慢得出奇。在2016年的一次旅行中,马斯克用拇指在手机上打字,然后开始抱怨打字特别浪费时间。马斯克意识到,最终的人机界面会是一款能将计算机直连大脑的设备,比如在人的头骨内放置芯片,可以将大脑信号发送给计算机并接收信号回传,这样可以让信息往返流动的速度提高100万倍。
脑机接口和人机共生;图片来源:Pixabay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马斯克在2016年年底成立了Neuralink公司,其业务是把小型芯片植入人类大脑,让人类与计算机展开心智融合。
马斯克的崇高目标一般都与务实的商业模式相结合,他计划用Neuralink大脑芯片帮助神经系统有问题的人,比如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让他们能与计算机互动。
Neuralink的联合创始人中有六位顶级神经科学家和工程师,由脑机接口研究员马克斯·霍达克担任总裁。创始团队中唯一同马斯克长期共事还能经受住高压和动荡环境的成员只有徐东进,由于他在年少时英语说得不好,所以他对“自己有想法却表达不出来”的窘境有着切肤之痛。“我怎样才能尽可能高效地把我头脑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他开始问自己,“这个东西必须是一个能放在我大脑里的小东西。”在加州理工学院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求学期间,他开发了一种被他称为“神经尘埃”的东西,它是一种可以放在大脑中并发出信号的微小植入物。
Neuralink的N1植入物,记录和传输大脑活动,目的是让人控制电脑;图片来源:Neuralink官网
“别变成恐怖电影中的机械人”
Neuralink芯片的底层技术是基于1992年犹他大学发明的犹他阵列,它是一个镶有100根针的微型芯片,可以被植入大脑。每根针检测一个神经元的活动,通过电线将数据发送到一个盒子中,盒子被固定在人的头骨上。因为大脑中有大约860亿个神经元,所以这只是向人机界面迈出的一小步。
在Neuralink位于弗里蒙特的特斯拉工厂附近的实验室里,工程师向马斯克展示了他们研发出的最新产品,它上面有四个独立的芯片,每个上面都有大约1000个线程。它们会被植入颅骨的不同部位,再用导线将它们与嵌入耳后的路由器连接。马斯克则表示:他讨厌这个版本,设计太复杂,电线太多,连接太多。
他们此时面临的一大难题就在于要满足“芯片必须非常小”的要求,这导致它很难拥有较长的电池寿命,也不容易支持较多的线程。马斯克问:“为什么必须把它做这么小?”有人犯了一个错误,说这是之前对他们提出的一项要求。马斯克一听就激动起来,开始阐述他的工作法:第一步就是要质疑每一项要求。随后他让大家思考关于芯片尺寸的基本科学原理:人的头骨是球形的,所以芯片能不能凸出一点?直径能不能更大?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人类头骨容纳更大的芯片是很容易实现的。准备好新设备后,他们就将其植入实验室的猕猴帕格体内,他们教它玩电子游戏《乓》,当它取得好成绩,就会奖励它一份水果冰沙。
一只在用脑电波玩电子游戏《乓》的猴子;图片来源:《埃隆·马斯克传》
Neuralink设备记录了每次它以某种方式移动操纵杆时,都有哪些神经元在发射信号。随后操纵杆被停用,来自帕格大脑的信号就开始控制游戏进程。马斯克的目标是在大脑和机器之间建立直接联系,而这次试验迈出了重要的一步。Neuralink公司将视频上传到YouTube,一年内播放量就达到了600万次。
实现第一个小目标:恢复视力
随后,马斯克公布了他为Neuralink规划的全新短期目标:“第一个目标是恢复视力,即使是先天性失明,我们也相信可以让他们见到光明。”接下来,他谈到了瘫痪人士。他说:“虽然听起来很神奇,但我们相信,是有可能让脊髓受损的人恢复全身运动功能的。”
2022年9月,马斯克又一次参观了Neuralink的实验室,在那里他重点研究了行走过程中涉及的机械动力学和信号过程。希冯·齐里斯、徐东进和杰里米·巴伦霍尔兹穿上实验服和鞋套,把他带进一个没有窗户的房间,里面有一只叫“明特”的猪正在跑步机上行走,它能得到的奖励是蘸着蜂蜜的苹果片。每隔一会儿,机器就会电击它一次,让它的肌肉抽搐。他们试图破解动物在行走过程中涉及的致动器。
根据美国《动物福利法案(AWAR)》,Neuralink使用动物进行的所有实验都需在内部监督机构“动物管理与使用委员会(IACUC)”的监督下进行;图片来源:Neuralink官网
在2023年4月最后一周,Neuralink完成了最后一轮动物实验,开始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合作,希望将芯片植入人体试验对象的大脑,四周后获得了批准。马斯克敦促大家公开展示他们的进展,他这样告诉团队:“我们希望让公众了解我们所做的一切,这样大家就会支持我们。这也是我们直播星舰发射的原因,虽然我们都知道它很可能在半空中爆炸。
新书推荐:《埃隆·马斯克传》
关于埃隆·马斯克对人机共生的执着,关于他“疯狂”推进一个又一个顶尖项目的初衷和方法论,无数人好奇地窥探。沃尔特·艾萨克森,这位被乔布斯、比尔·盖茨、马斯克一致认可的传记作家用两年时间深度跟访,基于第一手资料,深度梳理马斯克的商业和创新逻辑,其中涉及马斯克同时管理的6家公司:特斯拉、SpaceX、Boring Company、Neuralink、推特、X.AI,揭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创新和创造力,以及个人和企业如何获得并借此实现价值。
这本书全面呈现马斯克“英雄模式”与“恶魔模式”,解析冒险基因与性格养成,他独特的个性魅力和他在科技行业、太空探索、可持续能源领域的影响力,揭示了他的思想、行为和决策背后的故事和动机。
《埃隆·马斯克传》
出版时间:2023年9月
出版方:中信出版社
注:本文文字内容摘编自《埃隆·马斯克传》,文字内容和部分图片由中信出版提供。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