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AI绘画
本文编号 230921
全文共有 5000 字
如果觉得页面很长
那是因为留言很多
前几天,在群里看到一个有意思的问题。
有读者问:有一次帮了同事一个小忙,没想到自此之后对方经常来找她帮忙,她不想帮,又实在不好意思拒绝,很苦恼,该怎么办?
恰巧,这个问题跟今天的主题十分相关。因此我想先问问大家:你认为,在人际交往当中,最基础也最重要的一个准则是什么?
每个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有人可能觉得是真诚;有人可能觉得是互惠;还有人可能觉得是换位思考和共情……
这些当然都是对的,也非常重要。但我觉得,它们都没有一个准则来得更重要、更基础。
什么准则呢?边界感。
边界感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每个人在一段关系里面,心照不宣的一种「契约」。
什么是可以讨论的,什么是不适合讨论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适合做的;什么是能够容许的,什么是不能够容许的。这些东西,都由每个人对自身和他人之间的边界来确定。
像前面例子中的同事,就是一个典型的缺乏边界感、稍稍有些「越界」的行为:别人帮了你一次,并不意味着她要再帮你第二次、第三次。这个行为的实质是什么呢?是自己自说自话地扩大了自己的边界,侵吞了他人的边界,侵犯到了别人的自由和独立空间。
为什么说边界感是人际交往中最基础的准则?原因就在于:它是任何一段关系能够成立的前提。只有明确了边界的存在,让彼此双方都能遵守这个「契约」,这段关系才得以成立,能够保持长久。
在这个基础上,才可能有后续的真诚、互惠、共情……
如果一个人缺乏对边界的维护意识,那么他就必然很容易被别人所主导和干预,很难拥有足够的自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反之,如果一个人缺乏对别人边界的尊重,那么他就很容易引发其他人的不快和排斥,难以跟别人建立长久的关系。
因此,我把边界感称为「人际交往中的黄金法则」。也希望每位朋友,都能够维护好自身与他人之间的边界,确保每一段关系的「长治久安」。
那么,这种边界感是怎么来的呢?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讲过:在传统的集体主义社会里,整个社会是「结构化」的,人与人之间通过既定的社会规范来约束。你在什么位置,具有什么身份,身处什么场合,面对什么样的人,该说什么样的话、用什么姿态说话,都是有一定的规则和潜规则的,不能逾越。
这跟人类的抱团倾向有密切的联系。人类其实是一种群居的生物。保持群体生活,能够最大程度地确保我们的安全感,团结一致地应对外在威胁。因此,我们需要建立起一套固定的规范和规则,来确保这个群体的稳定和安全。
这就是传统社会形态的旧秩序:我们让渡一部分自己的独立和自主性,通过融入更大的群体,来获得群体的资源和力量支持。
但城市化和工业化打破了这种形态。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原有的集体社会被打散,人们被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无论是住所,工作地点,还是日常的生活圈和轨迹,我们都是以个体的身份去跟别人交流、建立联系。
这就叫「原子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和吸纳,使得我们每个人都被切割成一个个「原子」,沿着自己的轨迹跟别人交流和互动,保持着适当的距离。太远了会有吸力,太近了又会有斥力。
那么,随着旧秩序的打破,一个新的秩序就会诞生,来适应这种新的社会形态:那就是每个人对自由的意识。
我们逐渐发现:不需要依赖群体,我们自己也能完成许多事情了。高度发展的城市化和工业文明,为我们提供了学业、工作、生活等诸多机会;极度发达的商业社会,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补给和娱乐。一切服务和需求都可以通过分工合作来得到,我们不再需要群体为我们提供支持。
因此,在这样的情境下,每个人最重要、最核心的资源是什么?当然就是他能够自主掌控自己的时间、能力和心态。
在传统秩序里,一个人最害怕的,可能是失去群体的支持;而在新秩序里,一个人最害怕的,可能是被周围的人认为「他没有能力独立解决自己的问题」;
在传统秩序里,一个人可能会把许多时间奉献给群体,希望借此融入群体;而在新秩序里,一个人可能会努力捍卫自己的时间,不让它被别人占用;
在传统秩序里,一个人可能会通过别人跟自己的关系、对自己的看法来定义自己;而在新秩序里,一个人可能会通过自己的成绩和产出来定义自己。
……
这就是边界。边界感是一种新秩序,是一种对个人自由和自主性的意识觉醒:我不希望干涉你,也希望你不要干涉我。
当然,旧的秩序并没有消亡,也不可能消亡。它只是成为了一个更大的框架,成为这个社会更广泛、更隐性的一部分,依旧规范着我们 —— 也就是所谓的「得体」。
每个人都在这种力量的角力和平衡之中,艰难地捍卫着属于自己的小小空间,捍卫者属于自己的「边界」。
那么,如何才能建立自己与他人之间的「边界感」呢?
首先,最基础的一条,就是要做到彼此尊重,尊重每一个人,哪怕是跟你观念全然不同的人。
这一点说起来很容易,但做起来却很难。因为许多人仍然坚定地相信一个观念:我认为对的事情就一定是对的,如果你不认同,那是你的问题。
因此,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
  • 在公开场合毫无顾忌地开玩笑,一点也不在意是否有人会感到不舒服;
  • 肆意对着别人评头论足、指点江山,如果别人表示不快,就责怪别人不懂好心、「扫兴」;
  • 特别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的想法是错的,要按自己的方法来才对……
这些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特征:我是为你好,是在做我认为对的事情,所以我是正当的;而你不接受,那就是你不懂人情世故、上纲上线、「破坏气氛」……
这其实是一种源于旧秩序的习惯,或者说思维模式:群体的「气氛」大于一切,相比之下,个体的感受和想法是不值一提的。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荤段子」和酒桌文化。这两者的本质,都是通过制造一个私密的、共同的氛围,把大家「拉」到一起,让大家彼此感到「我们是自己人」。你参与进来,就相当于纳了一个投名状,成了这个小群体的一分子。
而你不参与,乃至于抵触、排斥、反对,那你就是一个不懂人情世故、不识好歹的人,会被群体所排斥。
(当然,酒桌文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所谓的「服从性测试」,这里不讲了)
但是,这是上一个版本的事情了,新版本不是这样的。我们每个人不再是被别人操纵、评价和指挥的客体,而是自己能够决定自己喜好、想法和行为的主体。
因此,建立边界感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明白这一点:你必须尊重每个人的主体性。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想法和喜好,完全可以自主决定认同什么、不认同什么。
你觉得正当的事情,别人可能不觉得正当;你觉得不冒犯的事情,别人可能觉得是冒犯。你可能不认同别人的看法,但你要尊重别人的看法,不能强迫别人来认同你。
你觉得:朋友之间,帮个忙举手之劳,怎么了。但别人可能并不这样认为。
你觉得:大家都是熟人,随便说说话怎么了,又没有恶意。但别人可能并不喜欢。
你觉得:公司这么忙,加个班怎么了,不是应该的吗。但别人并不这样想,别人也有自己的生活。
……
不要拿着「大家都这样,你也应该这样」来要求别人,这是上一个时代的事了,过气了。
第二点是什么呢?是保持心态的开放性。
生活中,当我们的朋友或伴侣心情不好,找我们倾诉时,我们是怎么做的?许多人可能是这样:告诉对方这件事情没什么大不了,不需要沉浸在负面情绪里面,这对问题毫无帮助,你应该走出来,我们一起想办法,采取行动,把问题解决掉。
这种说法正确吗?正确。有用吗?没有。
非常简单的道理:对方难道不知道负面情绪没有用、要行动起来才有用吗?当然不可能。那对方为什么不这样做呢?因为情绪是需要被聆听、确认,才能被消解和接纳的。这个时候,对方需要的不是建议,也不是方法,而是支持和肯定。
但生活中每次发生这种现象时,双方都会陷入一种奇怪的对立里面。倾诉的一方觉得,我现在非常难过,为什么你要否定我的感受、无视我的感受?而提建议的一方则会觉得,停留在情绪里面是毫无意义的,为什么你不肯走出来,我们一起解决问题?
这背后的原因很简单:我没有经历过你的事情,体验不到你的焦虑、沮丧、压力……因此我无法真正设身处地地「理解」你。
但很多人总是很难明白这一点。他们往往会怎么样呢?代入自己的视角、经历和感受,企图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以自我为中心,去解释和消解对方的问题 —— 这当然是没有意义的。你连理解都做不到,又谈何真正的处理问题呢?
当一个高度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进行碰撞、争论时,他其实不是在探索真理,而是什么呢?在他的眼中,是对方出现了问题,对方的思考和行事方式偏离了「中心」,我要把他「扭转」回去。
这其实同样是在侵犯对方的边界。
所以,一个简单的建议是:保持心态的开放性,不要妄自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去替代对方的感受和想法,而是询问对方的感受,跟对方真诚、坦率地进行沟通。先接受,再理解。少评判,多聆听。
这也就是我说过的道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说要「换位思考」。实际上,许多研究发现:所谓的换位思考,不但无法提高我们对别人的理解程度,反而会成为一种阻碍,阻碍我们真正地去理解别人、对别人「感同身受」。
为什么呢?我们都知道,换位思考的意思是:倘若我是他,我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和想法?但问题在于:这种我们所想象的「倘若我是他」能贴合真实情况吗?其实是不能的。我们永远无法想象自己不知道的事物。因此,所谓的「换位思考」,本质上,还是在用我们过往的经验和框架去思考,并没有能够真正地代入别人的角色,体会别人的感受、想法和逻辑。
这种做法有用吗?没有用。它其实是一种傲慢,是一种认为「我能替代你去思考,替代你去感受」的自以为是。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我们虽然强调「换位思考」,但现实中却常常变成「我是为你好,你怎么不领情」的原因 —— 因为你所谓的「换位」,根本无法真正触及别人的内心。你只是在把自己的经验和想法,生搬硬套到别人身上而已。
2018年,一篇综述分析了25个实验,得到一个结果:在所有的实验中,换位思考(英文叫做 Perspective taking)的效果都非常差,甚至比「不换位思考」更差。原因在于:经过了换位思考的人,会自以为更加了解对方,但其实并没有。这种落差,就会使得他们对于对方感受和想法的揣测更加笃定,尽管这种揣测很可能是错的。
更好的做法是什么呢?是 Perspective getting —— 我们也许可以把它叫做「沟通感受」。也就是直接而诚恳地询问对方:
你的感受是什么?你的想法是什么?你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能好好跟我讲一讲吗?
放低自己的姿态,用「空杯心态」,去跟别人沟通,去接受别人的表达和倾诉。不要自以为是,不要越俎代庖,不要自作主张,而是聆听,接受,包容。
第三点,是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简单来说就是:每个人都应该自己承担和处理自己的问题(课题),我们不应该替别人操心,为别人背负上不该自己承担的、无畏的担忧和烦恼。
我讲到过很多次这个方法,但依然还是能够看到相关的提问,比如:
  • 一味地进行课题分离,会不会让人觉得很没人情味呢?
  • 我也知道要课题分离,但还是忍不住会感到内疚,怎么办?
  • 课题分离在我们这个社会适用吗?会不会因此被别人排斥,融入不了圈子……
实际上,课题分离同样是一种边界感。它所做的其实就是这么一件事:画下一条边界,然后告诉你:这就是我的边界,边界之外的事情,我没有办法帮你承担,但是我可以在我的边界之内,尽我所能给予你帮助和支持。
它的本质是什么?是相信。正是因为我相信你的自主性,我相信你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有足够的能力能够权衡利弊、做出好的抉择,我才选择了课题分离。
因此,课题分离实际上是把对方跟自己放在同等的位置上来对话,是尊重对方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自主性。
当你拒绝别人的求助时,不需要感到内疚,你应当相信他能够接受和理解,也有能力能够克服这个困难;
当你需要「麻烦」别人时,不需要感到害怕,你应当相信他能做出合理的决策,他如果答应你,那么一定是他深思熟虑之后、觉得正确的选择;
但同样:
当你觉得别人犯错了,你想纠正他,希望把他拉回正确的方向上时 ——
也请不要越俎代庖,强行把自己的想法加在他的身上,不顾他的意志地去纠正他、扭转他。这同样是一种对边界的侵犯,没有人喜欢被别人干预和操纵。
(当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对方遭遇了电信诈骗,那强行干预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你可以做的,是先充分相信他的自主性,相信他能够明辨是非、做出清晰而正确的判断。
然后,再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他提供支持。
什么样的支持呢?可能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现身说法,用自己的行动、实践和经历去展示给他,证明给他看,让他看到你的看法和观点是什么、会带来什么结果,为他提供充分的信息,让他可以自己做出思考和判断。
另一方面,是告诉他,你会给他什么样的支持和帮助,如果他需要,可以向你求助,为他提供一个可能性和路径。
这可能是一种更加尊重对方边界的做法,更加合理的「课题分离」。
最后,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在尊重他人边界的时候,也不要忘了建立自己的边界,设定好自己的规则,并告诉别人你的边界。
不妨为你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模式设定一个清晰的边界:
  • 哪些时间是属于我的,哪些时间可以给别人;
  • 什么事情是我可以帮忙做的,什么事情坚决不能帮;
  • 我愿意承担什么,哪些是我无法承担的;
  • 我的习惯是什么,我做事的方式是什么,我喜欢的沟通模式是什么,等等。
一旦明确了这些标准,那么,当别人向你提出交涉和请求时,你的认知成本就会低很多 —— 你只需要把它纳入这个标准里面去检验一下,就可以了。
如果不符合标准,你不妨坦白地告诉别人:对不起,我一向不如何如何,这是我的原则,没有办法违背。
又或者:实在抱歉,我的时间/精力额度已经用完了,实在没有办法帮你。
另一方面,建立边界,也能够让你自己更好地掌控自己的节奏。
一个简单的例子是:限制自己回复消息的时间,只在固定的时间接电话、回消息、处理邮件,同时把这种节奏告诉别人,让别人尊重自己的节奏。
比如:我每天只在几点到几点看微信,没法立刻回复,如果有特别紧急的事情请打电话给我。
再比如:如果你想跟我沟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请提前跟我预约时间。诸如此类。
所以,平时可以跟需要交流的人尽量沟通你的习惯、模式和生活节奏,想办法去找到一个双方都能够接受的平衡,避免过度去迁就别人。
找到让彼此都舒服的节奏,避免让别人过度地侵占你的边界。这样才能让一段关系更长久。
——  闲聊时刻  ——
简单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边界感是人际交往中的黄金法则。它源于旧秩序和新秩序的交替,是每个人自由意识和原子化社交的体现。
如何建立自我与他人之间的边界呢?

1)尊重主体性:尊重每个人的想法和感受,不要把想法强加给别人,不要做可能冒犯他人的事情。
2)保持开放性:不要代入自己的视角,而是试着去询问、沟通和理解对方的感受。
3)相信自主性:做到适当的课题分离,为每个人应承担的义务画下边界。
4)设定规则:建立自己的边界和规则,并告知他人,找到彼此舒服的节奏和沟通模式。
今天的文章可能比较长,但它是我近段时间思考的一个系统的梳理和呈现。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也欢迎你「星标」,这样才能第一时间收到我的推送哟。
————
也许,你想读读近期的其他文章:
————
《打开心智》答疑通道:
也可以从:公众号 菜单栏 - 书的答疑 进入。
THE END
-  晚  安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