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中的珍宝大多从“玉”字旁,玉常用来借喻美好的品德或事物。
玉文化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八千年来绵延不绝,遍及中华大地。中国玉文化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神玉文化、礼玉文化、德玉文化和俗玉文化。
西汉 青玉雕蟠螭蒲纹璧
观复博物馆藏
神玉,简单来说,就是早期用来礼通天地的玉器。
礼玉时代的到来,成为帝王身份的代表,其神秘色彩被削弱,但是依然保留了“祭祀的特别性”,玉器的礼仪功能在这一时期占据了主导地位。“六器”有了系统性的规制。在《礼记·春官·大周伯》中有这样的记载:
“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其使用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地位越高,佩戴玉组佩就越复杂越长。在玉器这样一个特殊的物质面前,先人看到的更多的是精神,而后人津津乐道的往往是物质。
春秋时期,孔子提出玉有十一德,即“仁 智 义 礼 乐 忠 信 天 地 德 道”。德玉文化随着封建制的形成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春秋 凤鸟纹玉觽
观复博物馆藏
儒家认为,玉拥有这些人们一直追求的美好的道德品质,规范自我的道德品格和思想修养。正所谓“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比德与玉,体现的是当时男子“君子”的身份。
汉唐时期,玉器慢慢地走向各个阶层,不再禁锢于“有德行的男子”,此时玉文化的俗玉,也就是民玉时期正悄然生发。
唐代以降,宋元明清,玉器开始向世俗妥协。某种意义上说,世俗最有力量,最能适应需求。宋时玉器已经完全民俗化,是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交易的。这一时期,为了迎合大众的喜好,宋金时代玉器图案题材以花卉、飞禽、水族等为多,往往取花卉、鱼禽、蜂蝶等组合图案形成。
清 康熙 矾红鱼化龙纹笔筒
观复博物馆藏
从新石器时代开始,龙便贯穿了整个中国文化发展的各个历程。从古代留下的文字信息可知,龙在商代甲骨卜辞中即已存在。
关于龙具体面貌的记录,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翼》云:“龙者鳞虫之长……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
龙在产生之初就因其特殊的象征意义和功用被统治者垄断,龙的形象从元代开始延续至明清两代几乎成为皇家的代名词,其后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纳入艺术的轨道,在传续其精神力量的同时还能延续文化的生命活力。
观复博物馆结合“玉文化”、“生肖-龙”、以及“生肖守护神”等传统元素,选用高净度青白玉原料推出「观复一生如意金鳞通天玉牌」。
以观复博物馆藏“清康熙矾红鱼化龙纹笔筒”、“清代铜鎏金普贤菩萨”、“清乾隆太上皇帝御赐养老银牌”为创意基础。
十二生肖每个生肖属性都有自己的本命佛,本命佛不同,所属含义不同,这是千年以来人们所虔诚礼信的护法善神,祈愿使众生逢凶化吉,事业顺利,健康平安,家和如意。
在传统文化的密宗佛教中,通过天干地支、十二因缘、“地、水、火、风、空”五大元素相生,推出了有八位佛和菩萨保佑十二个生肖,称为“本命佛”,也叫生肖守护神。
玉有五德——仁、义、智、勇、洁,深入人心,千古不变。
文人苦心孤诣,工匠穷极工巧。观复一生如意金鳞通天玉牌就是物质和精神的结合,应时代之运而生,入明者之眼而藏。在细微之处用心琢磨,以求于世卓然。
中国人在漫长的文明进程当中,一方面追求物质的享受,一方面追求精神的享受,这是中国人的生活哲学和乐趣。
9月21-29日,此观复一生如意金鳞通天玉牌上新限时优惠中,喜欢的朋友别错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