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用昨天的漫天晚霞
为悠长暑假画上绚丽句点,
又用今晨的蓝天晴空开启新篇,
上海中小学生今天迎来新学期!
萌娃入学、“神兽归笼”,
来看看大家难掩兴奋激动的心情 ↓ ↓ ↓
还有位湖南的家长在开学季遇到了趣事:
以为自己孩子名字独一无二,
开学一进教室却发现满屋子全是“晨晨”。
网友调侃:这是进了“晨晨窝”!
教育部近日表示,今年受人口政策影响,一些大中城市的小学入学人数都达到了近年来的峰值!
由于2016年开始实行“全面两孩”政策,而这一政策施行后的首批“二孩”今年开始进入小学,所以2023年也被网友称作“最难入学年”。教育部也因此指导各地全面掌握当地适龄儿童的入学需求,切实做好学位的供给保障工作。
上海市教委一系列新举措
为学生铺就精彩上学路
新民晚报记者从市教委获悉,新学年,上海将新开办32所中小学校(含新建分校和扩增学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努力满足居民入学需求,并通过配置先进的设施设备,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上海将启动实施第二轮公办初中强校工程,79所学校入选。
本市也将继续通过师资流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共享。随着《上海市示范性学区和集团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出台,本市将启动示范性学区和集团的创建。根据规定,每年流入相对薄弱校的教师人数应不低于符合交流轮岗条件教师总数的20%,其中在教育教学领域表现突出的骨干教师不低于30%,流动期限不少于3年。
天山第一小学一年级年级组长王月婷带领新生开启“理想号” 新民晚报记者 周馨  摄
开学“见面礼”创意十足
各校“第一课”精彩纷呈
开学第一天,黄浦区蓬莱路第二小学的孩子们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两块印着校园吉祥物小企鹅“蓬蓬”“莱莱”的小手帕。大家还获得了一份护眼小锦囊——写作业的时候,把小手帕顶在头上,看谁能不让手帕掉下来,以免做着作业就弯腰曲背变成了“小虾米”。【了解更多】
头顶手帕不驼背 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摄
新学期开学首日,上海曹光彪小学迎来了208名一年级新同学。学校还特别邀请雪龙号科考船船长张旭德和孩子们进行互动,讲述南极科考的故事,鼓励孩子心怀梦想,努力学习。
雪龙号科考船船长张旭德与孩子面对面 新民晚报记者 刘歆 摄
今天一早,黄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山学校的大厅里,一块块大型立牌搭建起“南园”“远望一号”“三山会馆”“ 世博会博物馆”等学校附近的滨江实景,老师们则忙着为同学们拍照,留下新学期第一张照片。这些场馆和地标成为新学期伊始中山学子拿到的第一本“立体教科书”,一系列世博滨江思政研学课程,就将从教科书的“第一页”——“南园”公园微更新计划开始。【了解更多】
上海在每一所中小学都设立了“导师制”,包括书记、校长、教导主任等在内的校领导以及全体任课教师,人人都要带教几名学生,成为他们学业、交友、成长的导师。今早7时刚过,“开学日,我和导师有个约”活动在松江区九亭五小举行,每一位走进校门的小朋友都领取到了一张与导师“约会”的卡片。【了解更多】
“导师”们正在和孩子们“竞赛” 卢一帆 摄 
炖牛腩、红烧鸡腿、番茄炒蛋、香菇青菜、菌菇汤,还有肉松贝壳面包。这学期开始,复旦科技园小学学生午餐由原来的三菜一汤增加为四菜一汤一点心。在校方、家委会和餐饮公司的有效联动下,一系列举措升级学生营养午餐供应。大家都有共同心愿:让孩子们吃得好,好好吃。【了解更多】
今天的开学第一餐格外丰盛  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摄
上海五个新城教育扩容 
再远也有好学校
今天,在嘉定、青浦、松江、奉贤、浦东南汇等五个新城,又有一批新造、新改、新挂牌的中小学幼儿园开启校门,让大居里的千家万户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普惠。
新民晚报记者从松江区教育局获悉,新学年全区共有9所学校通过扩容、合并、加入教育集团等方式升级为8所新校,其中包括6所中小学和2所幼儿园,可以向更广大的新建居民小区辐射优质教育资源。这些学校均提出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让学生及其家庭从优质教育中获得幸福感。一清早,进校的学生欣喜地发现,原松江区中山第二小学的校名已经悄然改成上外云间小学东部分校。校长曹伟珍说,全校研究生学历教师占47%,学校致力于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融慧”课程,着力培养具有儿童味、中国心、世界眼的慧学慧玩慧生活的“融慧”学子。
上午,“共谋优质引领 同筑强国之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浦东实验中学北校、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浦东实验小学北校揭牌仪式隆重举行。这是浦东新区与上海交大全面深化合作协议的首个落地成果。两校将委托上海交通大学实施一体化管理,依托上海交大和交大医学院的专业引领和资源优势,紧密结合生命教育、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的建设,打造出更具特色、创新型、现代化的优质学校,为高质量教育的发展和教育创新改革提供“交大-浦东”方案。记者在实验小学北校龙阳校区看到,主教学楼冠名为“懿嘉楼”,呼应交大医学院的“懿德楼”,同时谐音“一家”,寓意浦东新区、上海交通大学、交大医学院将秉承“区校一家”的理念。此外,浦东还新开了两所高中(校区),一所位于川沙新镇,一所位于南汇新城镇,都极大满足了新城区孩子入学的需求,促使浦东加快从教育大区向强区迈进。
奉贤,位于奉贤新城的奉浦小学,规模为30个班,以生态为主题,形成了公园化的景观校区。学校主体建筑除了普通教室,还有公共学习中心、共享学习空间、风雨操场等,将促进学生展示特长、健康成长。
嘉定,位于南翔镇的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中学,办学规模为32个班。学校还设有室内体育馆、小剧场、多功能演播厅、数字化图书馆、物理化学标准化实验室、科技创新实验室等20多个专用教室,有助于实施高质量、多样化的教育教学。
青浦区东湖中学从朱家角迁建到青浦新城大型居住社区内,办学规模为25个班。学校将紧紧围绕“尊重差异,让每个学生得到最佳发展”的办学理念,强化校园环境与景观的教育功能,凸显环境育人的目标。
黄浦区蓬莱路第二小学的同学们开开心心地重回校园 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摄
新学期,别焦虑
今天是新学年开学第一天。一早,朋友圈里就喜气洋洋,爸爸妈妈们都在庆祝“神兽”归笼。孩子们也喜气洋洋,今天,他们中的不少人有了新的身份——幼儿园小朋友、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走进新的人生阶段,站上新的起跑线,当有一番崭新姿态。
昨晚,不少孩子都在收看《公共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了解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安全知识。之前,一些学校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安排了一堂特殊的“第一课”——心理调适讲座,教育对象主要是家长,而非学生。
开学前首先提醒和帮助家长调适心态,大有必要。毕竟,作为和孩子朝夕相处的人,家长的心态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孩子的状态。
家长需要调适的心态,主要有哪些?首先是“焦虑”。焦虑往往不分人群,“学霸”和“学渣”的家长都可能焦虑,只是诱因和内容不同。焦虑是会传导的,从一名家长传导到一个家庭,从一名家长传导到一群家长,裹挟着更多人一起“卷”起来。
于是,开学前不少家长就开始做“准备”。这个“准备”不是买包书皮、买文具这么简单,而是物色心仪的校外辅导班——“双减”明文规定不能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但一些家长会找跨洋网课,以及在企业会议室、菜场隔间、民居里悄悄补课的“个体户”。想“鸡娃”似乎总能找到办法,焦虑的家长们会用一串长长的转账记录暂时给自己吃一颗定心丸。
但是,从长远看,补课多、超前补的学生一定会比其他学生更优秀、更健康、更快乐吗?没人敢打保票。而因为压力太大导致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倒是屡见不鲜。
为什么开学之际谈心理调适、提醒大家不要焦虑会格外重要?这是因为经过长达两个月的暑假后,无论是家长、学生还是教师,即使面对熟悉的校园,客观上也有一个需要重新适应校园生活的过程,而对于刚升入新学校的,这个过程可能还会更长一点。如果忽视这种客观存在的心理需求,强行把一段松弛的皮筋突然拉到最长,结果可想而知,轻则让皮筋失去弹性,重则很有可能把皮筋给拉断了。
所以,在开学之际,学校和社会应该多关注学生与家长的心理状况,一方面积极营造班级氛围,增强集体学习生活的吸引力和归属感,另一方面要加强心理评估和危机干预。
当然,加强心理调适不仅仅是在开学之际,摒除焦虑的坏情绪更不仅仅是在开学之际。其实,行稳方能致远,能笑到最后的才是真正赢家。新学期,当有一番崭新姿态——别焦虑,悠着点!
校园内同学们体验手帕课间游戏 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摄

新民晚报
记者:陆梓华 王蔚 易蓉 马丹 孙云
摄影:周馨 陶磊 刘歆 张龙
视频制作:司徒若辰
编辑:何迪 龚紫珺
推荐阅读
觉得不错
下方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四连击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