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开始,咨询和投行依然是MBA申请中的头部力量。尤其是今年投行和咨询行业原因,有了越来越多人申请MBA。
这两个行业的申请人自身就有优良的背景。他们往往有(1)卓越的教育背景,大都来自国内最好的大学或者海外本硕;(2)公司名字响当当,能够进入这些公司就已经可以说明个人实力;(3)见识广,特别是为企业高层提供服务的经历让他们得以从战略或全局的角度看待商业;(4)个人能力比较全面,不仅有很强的技术分析能力,而且有高超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简单地说,他们高智商、能力强、见多识广、就业前景好。因此很多咨询和投行的申请人很自然地认为MBA申请成功是很正常的事情,申请失败才是不正常的。
现实竞争是惨烈的,每年当我们看到一些咨询和投行申请人进入最好商学院时,忘记了有更多的咨询和投行申请人成为了申请大军的分母。
 竞争惨烈原因在哪里?
咨询和投行申请竞争惨烈有其他特殊的原因。一个客观原因是他们都挤破头申请最好的几所商学院,导致僧多粥少的现象。另一个原因是他们的工作同质化严重,个人特色很难体现,多数人的申请做的“正常”,没有做到脱颖而出。具体表现在:
工作经历雷同
咨询、投行都有成型的行业规范。尽管不同公司的规定略有不同,客户的要求千差万别,但是就日常工作而言相似性很高。尽管不同公司的晋升制度不同,但是相同级别的工作要求和内容也差不多。这些都导致同行的工作经历看起来区别不大。
缺少领导力
咨询、投行人很少像来自企业的申请人那样直接带下属。即使有,下属也多是学习能力强、主观能动性高的人。体现领导力的地方比较少。很多人leadership essay都很难出挑,往往写成“我们项目工作量大、时间很紧、人手不足、客户也超级难搞,通过多方沟通,加上大家加班加点完成了目标”。这样的leadership essay变成了行业模板,套路化的essay很难体现出个人特点和优势。
职业目标泛泛而谈
咨询、投行的很多人选择MBA是因为工作太累、或者周围有人读MBA、或者想从tier2的公司跳到tier1的公司,多数人对职业目标没有明确和清晰的想法。导致大家写出的career goals essay都太宽泛而显得雷同。很多人是这样设定职业目标的:第一步,从项目经历中选择比较喜欢的行业或者做的最多的行业,作为目标行业;第二步,从MBA毕业的常见职能(function)中选择比较热的作为目标职能。于是,我们常常看到“专注能源投资的职业目标”或者“加速银行数字化的职业目标”或者“关注高科技领域的咨询的职业目标”。单个申请人常常认为这样的职业目标能够体现个人特色,但是在见过几千个申请人的AO面前,这样的职业目标却很稀松平常。
面对残酷的竞争,大家想出了各种应对的妙招来增强个体的识别度,从而显示出与众不同之处。常见的做法有:
参加非盈利组织或项目来增强领导力和体现social impact;
跳槽去战略部(比如互联网公司的战略部)来增加背景的多样性和差异化;
加入VC,PE等甲方机构,加强综合能力的锻炼;
争取海外工作经历来体现跨文化沟通和协作能力,增强海外就业的可能性。
这些做法有效吗?不一定!在咨询和投行本来就塞得满满的日程表里增加额外的任务常常不得不以牺牲正常工作的质量为代价。或者不得不延后申请,等新工作有了一些成绩再申请。这些妙招不一定是最有效的,反而常常发生各种增强竞争力的方式都尝试了,申请依然无果。
最好的做法是什么?
实际上,当大家不断向外寻找“亮点”的时候,更应该“向内”探索。探索自己成长的方式和动因,发现和认识隐藏在日常经历背后的那个没有被工作磨掉棱角的自己。
学员Z来自顶级投行。一年半前他申请了MBA,被一所M7录取,却被哈佛和斯坦福拒了。一年半后他决定再次申请MBA,并加入了BeBeyond MBA Workshop。他的申请应该怎么做?第一次申请中,他突出了自己取得了各种成就。再申请时,他取得了更多的成就,是不是应该呈现更多的成就?但是如果一年半前的成就不能得到顶尖MBA的青睐,为什么多了一些经历和成就能让他被录取呢?
于是,我们一起梳理他的成长道路,发现在他成长中经历了各种挫折、失败、遗憾、甚至痛苦。他最值得钦佩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成就,而是在每段失败的经历后总能看到更好的自己、发现更应该努力的方向。比如,在大学里他想成为最受欢迎的学生,遵守极其苛刻的学习和生活计划,就为了获得学习成绩第一和学生工作最优。随着心理和身体上的巨大压力和透支压得他喘不了气的时候,他意识到自己不可能在所有的方面都做到第一和最好,他必须承认自己的局限和接受在某些方面的失败。这个转变改变了他的大学生活,让他放弃追求高GPA和学生组织领袖,转而选择自己喜欢的研究和创业。这才有了他不一样的大学简历和被顶级投行的录用。
他的经历还是那些经历,但是他对经历的认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找到了自己拼搏的原因,看清了自己成长的轨迹和支撑他的力量。于是,他用三个故事展示了一个不放弃、不屈服的小人物,赢得了斯坦福Offer。
还想和大家分享学员M的例子。来自咨询的她由于GMAT不高,申请做的特别没有信心。第一轮她申请了CBS的ED,很快就挂了。做失败分析的时候,我们和她对被拒的原因看法不同。她认为被拒是因为申请递交的晚了,以及不高的GMAT。我们认为她的GMAT虽然不高,但是和CBS的平均分持平,不应该成为她被拒的原因。至于申请递交晚而被拒是基于CBS rolling admission(先到先审)的猜测,无法被验证。我们认为被拒的原因是她的不自信。由于不自信,她在essay里极尽能事地堆砌她取得了各种成就,导致essay内容支离破碎,很难形成一个鲜明的个人形象。其实,她的工作做的很好,简历就足以展现她的优秀。她不需要反复强调这些,而应该反思为什么她能做出这些成绩。对于遇到申请失败的她来说,选择再考一次GMAT是一件更容易的事情,选择相信自己并认识自己格外地艰难。不得不说,优秀总是体现在绝地反击的时刻。她放弃重考GMAT的念头,选择重新认识自己。在第二轮申请essay里,她找到了自己贯穿职业选择和未来的目标的主线,语言中透露出自信和坚强。在没有改变任何硬件条件的情况下,她第二轮被Wharton录取了。
常常有人问为什么BeBeyond的学员总能以看似平凡的经历和更低的GMAT被top MBA项目录取。
原因是:我们看清了硬性条件只是申请的一个组成部分,不是成功申请唯一的决定因素。有这个认识的人很多,但是坚定地以这个认识来做申请的人很少。
大家会忍不住用更多(不同)的经历、更高的成绩来增强申请竞争力,特别是当大家参加学校info session时遇到背景更好、成绩更高的申请人时就更难坚守最初的原则, 很难平心静气地“向内看”了。
向内看,需要做到两点
1. 关注自己,而不是外界的标准。而很多人多年已经压抑了自己的需要。确实需要从大量过去的经历里面去找,去挖掘那些“不乖”的一面。
2. 做以前没做过的事。不怕出乱子!凡事那些顺风水水的经历,大部分都是不会是你的亮点。而每一次走出舒适区,才是一些成长发生的时刻,才是你为下一个阶段积蓄实力的时刻。而很多人是不允许这些混乱的出现的。我们要做的恰恰是重新审视你所经历过的混乱,甚至主动踏入乱局。
而这些要有系统的方法和环境的支持。不是问问朋友,soul searching几次能解决的。 
我们用workshop的方式用正向的力量把大家聚集在一起。当学员自我怀疑和看不清自己的时候,不仅有来自不同行业的队友的鼓励和基于彼此了解的反馈,而且有经验丰富的培训师的1对1辅导,让他们有方法“向内”认识自己、有力量相信自己。
对于咨询投行或者其他行业的申请人,MBA申请正是向内看的好时机,发现日复一日的工作背后那个不一样的你,是你申请最好的武器。
如果你在考虑这些问题:
我申请HSW有多大把握?
我申请M7有多大把握?
我适合用什么策略做申请
我如何能够提起士气,有方向地做完申请
扫描二维码, 预约一对一申请咨询,我们和你一起探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