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图摄影 by 辉友彭莫山」

宇宙浩渺,时光易逝,外界持续在变化,绝大部分变化超出我们的预想,更不在我们的控制内。春节期间我去北京蓝色港湾看灯光节,好不容易找到停车位,到了地面,看到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人群,我问家人:两个月前,你们谁敢想象这般情景?但它现在的确发生了。
2023年具体会怎样,我们谁都无法预测,有人看到了复苏的机会,有人看到了危机的蔓延。2023年会怎样,只有等到2024.1.1到来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做出客观的总结。
而我的疑问是:在这样一个不可控的世界里,如何才能找到一个自己安心的场所?没有经过太多的苦思冥想,一个答案自然出现在我面前,即「把自己视为研究对象,更多地理解自己,发挥自己的核心优势,弥补自己的关键短板」。在一切不可控、不可预测的变量面前,「自己」是一个相对而言最可控、最容易影响的要素。而且「自己」的状态,在一切有关结果的公式里,都占据了至少70%以上的影响力。
前两天和一个辉友交流,他提到我在知识星球各个系统的语音中,「道」方面的内容很好,「术」方面的内容略显不足,这会带来一个问题,即效用随着时间而递减。我觉得他的确说到了一个关键点上。善于布道,而不精于术,落地方面内容不足,是我的特点,但也是我今年希望能着重做出改进的方面,即增加自己在「术」方面的投入,以避免「道」的落地效果打折扣。
比如在工作上,我认为自己在如下几方面有关键的不足,分别是:
1、财务;

2、组织和绩效;

3、团队管理;

4、具体业务的核心逻辑与关键细节。
在写作和布道方面,我需要做的关键步骤是培养自己梳理课程体系,搭建道与术紧密结合的内容,并能得到更多辉友的认可,对他们的生活发挥更为显著的影响。
以上这些领域,都是我在2023年需要花时间重点补足的地方。其实很多事情只要意识到,而后制定目标,围绕目标分配时间和精力,就一定会有认知层面的提升,进而带来结果的变化。所谓一万小时定律,并不是培养天才的理论,而是对每个普通人的启发。说得更清楚一点,一万小时定律告诉我们「时间花在哪里,结果就会出在哪里」,绝无偶然 —— 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但也容易被我们所忽视。
一个同事有比较强的目标管理能力,她会围绕自己着重要提升的地方,比如战略、业务,每年各分配100小时在上面,专注投入。这样的计划必然带来她在这方面能力的持续改善,直至迎来突破。但大多数人缺乏这样意识,更别提实践。
大多数时候,我们的时间并未花在最关键的地方,甚至,并非围绕自己的目标分配时间和精力,而是围绕每天出现的具体问题应对。这样的结果是每天都比较辛苦,但一年到头却收获甚少,到了2023年结束的那一天,又在感叹时光飞逝,外界变化多端,超出自己的预期和控制,所以又是一事无成的一年。我们要避免这样的问题一再重演。
上面提到要有目标,有策略地进行关键性的「补短」,在重视补短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扬长,即围绕自己对于人生意义的理解,发挥自己的核心优势。
比如我对自己写道:
我无需打造人设

我的人设就是我自己

我以自己为标本,研究人类

我以自己为对象,观察人生苦乐

我以自己的问题为起点,去寻找答案

我以自己为样本,通过自我实践检验思想真伪

我以自己为鼓手,传播经我检验的答案
其实这就是我内心中一个布道者应该有的生活状态。尤其重要的是,我需要坚持以自己为研究的对象,带着始终关心的大问题(人生意义和人生自由),从每日生活的苦乐中找到线索,发现答案的碎片,直到拼成一个完整的图板。
之前我也会默默地实践类似的模式,但处于相对自发的状态,而且经常是痛苦驱动的模式,即遇到困难,遇到心结的时候才会开启这样的模式。其实完全可以变成更为自觉的状态,每天自动开启这样的模式,以每天的自己为观察和研究对象。
如何具体落地?其实每日自省,写备忘录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我曾经要求自己每天在flomo中记录三条memo,虽然一年下来,日平均memo超过了5个,但并没有做到每日三条的底线,那些灵感爆发的日子每天有十条、二十条的memo,拉高了平均线,掩盖了问题。
其实最难的不是在某些突破点时的爆发,而在于日复一日努力坚持在底线以上,即这一天无论是忙碌还是悠闲,无论是痛苦还是愉悦,都能坚持至少写3条备忘录,对当天的生活工作状态做诚实的记录,并记录内心所想,这才是最难、也最关键的事情。我们往往在忙碌的时候,痛苦的时候坚持得不够,其实这个时候恰恰是最应该反思、自省的时候。
另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是冥想,这无疑是最好的加深对自我觉察的方式。但此前比较遗憾的时候,我只有在焦虑的时候才会主动冥想。焦虑情绪一过,立刻会忽略这方面的时间投入。原本以为每天5-10分钟的冥想并非难事,但在实践的过程中才发现,其实每天坚持5-10分钟的冥想,安静下来与自己的内心相处,是一件非常难以坚持的事情。
我们用了太多的力气,用了太多的大脑,尝试用逻辑与努力去应对生活,但到最后发现疲惫不堪的自己。这里面一个关键的失误在于缺乏关心自己的内心,缺乏足够的时间与自己的心相处。
一个朋友说,身体是非常诚实的, 对于当下正在做的事情,自己内心是否接纳、是否拥抱、是否觉得愉悦,身体和心灵会有非常明确的反馈。但我们经常忽略这些信号。如果能每天花时间与内心相处,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相信会看到真相。哪怕身心所反馈的问题没有立刻可见的解决方案,只要这些内心深处的声音被我们自己听到,就是一个足以慰藉的好消息。
外界的变化越是不可控、不可知,我们对于内心的感知、适应与调控更显得重要。我们自己,会成为一切变量中我们最可以把控的要素。我们要做的就是真正重视自己,重视向内的探索、倾听,真正花时间与自己相伴,花时间培养自己。围绕自己的人生意义、人生目标,用以终为始、知行合一为原则,这会让我们获得一个更具有确定性的2023年。

今天继续分享新鲜出炉的知识星球语音「驱动人生的一页纸(2023版),复盘与更新」。
2018年的时候,我在知识星球上发布过驱动人生的一页纸,在过去的几年,辉友们持续呼吁我更新这页纸。正好,我最近也在梳理自己的人生,在探索破局的道路。这两天正好有突破性的发现,于是借此机会对2018年版本做了复盘,也在复盘基础上做了更新。
如果你正在探索自己的人生,正在寻找破局之路,这篇语音可能会非常适合你。因为我发现,一旦我们被恐惧或者焦虑所笼罩、所驱动,大概率是因为我们忘记自己是谁。而梳理自己的「驱动人生的一页纸」,就是让我们重新梳理和发现自己。
收听方法:扫描下方二维码。

(辉友听完语音的反馈)

点击「阅读原文」
加入辉哥的知识星球
跟辉哥以及14000+辉友一起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请续费会员也点击「阅读原文」完成续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