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证监会与沪深交易所发布实施全面注册制改革制度规则后52天,A股主板注册制首批企业就将登陆沪深交易所,A股将进入全面注册制时代,并且相关交易规则也会发生改变。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后,注册制改革渐次展开——2019年率先在科创板试点注册制,随后,2020年、2021年分别在创业板和北交所试点注册制。全面注册制改革落地,标志着A股正式进入全面注册制时代。
作为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升直接融资比重这一总要求的牛鼻子工程,全面注册制改革不仅仅是将注册制覆盖到主板,而是综合过去近四年注册制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对A股制度的全面优化,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一次系统性的制度机制重塑,这将激励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动能向创新驱动转型。
我国经济增长面临
新的战略机遇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40多年的艰苦奋斗,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二。然而,在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长面临内忧”“外患
我国如何顺利实现经济增长动能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和人口红利得以释放,工业化、城镇化迅速展开,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例持续上升,最高时期的2015年、2016年该比例占比达到80%以上。在巨大的人口红利和大幅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共同推动下,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在较短时期内从低收入国家成长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房地产开发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和制造业投资是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组成部分。从房地产业的发展来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在2011年达到峰值后呈下降态势,导致住房需求总量也随之下降,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相应地于2011年开始趋势性下行。
从城镇化进程来看,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镇化进程在2015年后开始放缓,从2015年的城镇化率提高1.58个百分点逐次下跌到2022年的提高0.5个百分点。城镇化进程的放缓影响了基础设施投资。
从工业化进程来看,我国重化工业在工业中的占比在2011年达到峰值后缓慢下降,表明工业化转型已基本完成,资本投入的高峰已经过去。
从劳动力方面来看,由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生育政策从鼓励转向计划,我国自2000年前后开始的老龄化进程远快于西方发达国家,这表明,未来经济增长难以继续主要依靠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来推动,更多地需要依靠源自技术进步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经济增长动能要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
经济增长模式能否转型,即驱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能能否实现由资本、劳动力等传统的要素投入向技术创新转型,这是我国经济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
金融结构需要向市场主导型转型以满足技术创新企业的融资需求。技术创新企业普遍具有高风险、高回报和轻资产的特征。银行的间接融资模式无法解决创新型企业的融资约束难题——在资金需求侧,由于技术突破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风险较大,前期需要大量资本投入,企业对外融资需求较大,而创新企业的轻资产特征使其没有足够的抵押品用于贷款融资;在资金供给侧,银行的高杠杆经营特点决定了其只能将资金投放于低风险的领域,倾向于将资金放贷给更为稳健的处于成熟期的企业。也就是说,当经济增长需要由技术创新来驱动时,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结构是低效率的,难以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
相反,市场主导的直接融资模式,特别是股权融资,能够通过对风险的合理定价,以超额收益与高风险匹配,提高了技术创新企业的资金可获得性,有效地解决融资约束困境,使企业有足够的资金支撑技术突破,从而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因而,需要加强资本市场建设,使金融结构向市场主导型转型以满足技术创新企业的融资需求。
全面注册制改革将推动
经济增长动能向创新驱动转型
一国的金融结构是对经济发展阶段的适应性选择。在改革开放的前30多年里,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力、资本等要素投入来推动。在这个时期,重资产行业繁荣发展,土地、房产等资产作为抵押物具有天然的优势,间接融资更具效率,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在推动经济增长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人均收入上升到中等偏上水平、人口老龄化加速、城镇化进程放缓及工业化转型基本完成,由要素投入来推动经济增长的动能减弱,导致我国经济增速自2014年开始放缓。同时,也出现了诸如宏观杠杆率过高、经济增长由债务增长驱动、金融风险向银行集中、居民低配金融资产且存款占比过大等问题,这些问题与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相关。这表明,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已经不适应新的经济发展阶段的要求。
在经济发展到向高收入跨越的阶段后,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不能继续有效推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更多地需要依赖主要源于技术创新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因而,技术创新对经济的持续较好增长至关重要。国际经验表明,在较大规模经济体中,只有日本、韩国等极少数国家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其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国家在工业化基本完成后就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将经济增长动能成功地向创新驱动转型。
注册制改革将极大地激励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动能向创新驱动转型。技术创新企业在创业初期的较长时期里需要投入大量资本,很难满足核准制所要求的持续盈利的条件,因而,在核准制下这些企业难以上市。而注册制以信息披露为核心,把选择权交给市场,发行上市条件多元包容,风险定价机制与技术创新企业更为匹配,畅通了技术创新企业的上市渠道。注册制将使代表技术突破、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如新能源、医药生物、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科技企业直接获益。另外,注册制将显著提升IPO的效率,缓解企业上市的堰塞湖问题。
此次全面注册制改革实现了我国资本市场注册制的全面覆盖,但这只是全面注册制改革的工作之一,对各板块的首次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发行交易、持续信息披露等全面改革和优化,建立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资本市场效率,打通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循环,建立资本市场促进技术创新从而推动经济增长的机制,这才是本次改革的最终目的。这是在新的发展阶段推动经济持续较好增长的关键性机制。随着全面实行注册制,股权融资份额有望快速提升,资本市场将更充分地发挥资源配置功能,更多资源将向技术创新型企业集中,进而助力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
以全面实行注册制为引领,进行资本市场制度体制的重塑,不断提升直接融资比重,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促进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这应该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金融市场建设的重点工作。资本市场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动能转型的关键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本文刊载于《金融博览》2023年第9期
投稿邮箱
订阅方式:
1. 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2-488
2. 电话订阅:010-6326 5031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