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几乎没症状!再有致命病毒爆发 致死率达75% 人畜都受影响

最近几周,印度已有两人死于尼帕病毒(Nipah virus),当局担心还有更多人携带这种致命疾病,因为这种疾病的感染者死亡率高达75%。
印度的政府官员正在试图想尽办法控制病毒,包括关闭学校、办公室和公共交通工具,以阻止这种容易传播的疾病。
尼帕病毒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为一种高度优先的疾病,因其有可能引发另一场全球大流行,使任何疫情都成为公共卫生危机。
尼帕病毒是一种罕见且可能致命的病毒,于 1999 年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猪和养猪户中爆发后首次被发现。
WHO在其网站上说:“尼帕病毒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毒(它从动物传播给人类),也可以通过受污染的食物传播,也可以直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这种疾病不仅容易传播,而且潜伏期可长达45天。因此携带尼帕病毒的人没有症状,感觉健康——即使他们将会感染传播给他人。
尼帕病毒 (NiV)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传播给人们:
- 直接接触受感染的动物,例如蝙蝠或猪,或其体液(例如血液、尿液或唾液)
- 食用被受感染动物体液污染的食品(例如被受感染蝙蝠污染的棕榈汁或水果)
- 与 NiV 感染者或其体液(包括鼻腔或呼吸道飞沫、尿液或血液)密切接触
尼帕病毒感染没有疫苗或治愈方法,因此治疗通常仅限于缓解患者的症状——发烧、头痛、咳嗽、喉咙痛和呕吐。
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称,在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迷失方向、癫痫发作、昏迷或脑肿胀(脑炎)。
事实上,一些尼帕病毒感染幸存者会出现长期的神经系统症状,如癫痫、抽搐和不稳定的性格变化。
尼帕病毒可以感染许多不同的动物,包括马、猪、绵羊、山羊、猫、狗,尤其是蝙蝠。
澳大利亚阳光海岸大学(University of the Sunshine Coast in Australia)分子工程学副教授乔安妮·麦克唐纳博士(Dr. Joanne Macdonald)在接受《卫报》采访时表示:“这种病毒是由栖息在树顶的果蝠携带的“它们会小便,污染水果,当人们吃了水果,就会感染病毒,然后生病。”
自从1998年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猪和养猪户中首次发现尼帕病毒以来,还发生了其他尼帕病毒暴发。
目前的疫情集中在印度南部的喀拉拉邦,此前在2018年、2019年和2021年曾发生过疫情。
除了尼帕病毒,世卫组织还确定了其他有可能导致下一次大流行的“重点疾病”:
马尔堡病毒(Marburg viruses)和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s); 克里米亚(Crimean)刚果出血热(Congo hemorrhagic fever); 拉沙热(Lassa fever); 裂谷热(Rift Valley fever); 中东呼吸综合征(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也被称为MERS;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通常被称为SARS; COVID-19和寨卡病毒(Zika virus)。
世界卫生组织名单上的最后一种疾病是令人不寒而栗的“X病”,这是世界卫生组织使用的一种疾病的代号,目前医学界还不知道这种疾病是人类感染的原因。
作为一种新的致病因子——无论是病毒、细菌、真菌还是其他病原体——可能不会有任何疫苗,如果有的话,也很少有治疗方法可用。
“这不是科幻小说里的东西,”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首席执行官理查德·哈切特博士说,“我们必须为这种情况做好准备。”
点击关注视频号
更多精彩新闻
点关注,不迷路,星标我们真是酷!
大家可以点右下角的“赞”和“在看”,
同时将此公众号设为星标,
每天准时接收我们的消息!谢谢!
往期回顾
最新评论
推荐文章
作者最新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email protected]. For more detail of the source, please click on the button "Read Original Post" below. For other communications, please send to [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CareerEngine平台,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email protected]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CareerEngine平台,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email protected]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