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政治简报
2023年第12期 · 总第99期
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 · 南亚问题研究小组
编委会:王思远、吴孟克、孙上了、张潇予
责任编辑:王晶
本期主编:施兰茶
本期编辑:宋可馨 陈珏可
本期提要
【双边外交】莫迪时隔多年访问埃及,扩大对埃军事合作,构建印埃“战略伙伴关系”,示好穆斯林世界
【同一民法】总理莫迪呼吁加快落实统一民法,印东北、中部部落与南部态度消极,北部和西部表态积极
【通货膨胀】印粮食等关键食品零售价格飙升或引发通胀危机,印中央政府暂停向各邦开放粮食销售市场
【电影产业】印人党借宝莱坞电影进行政治宣传吸引年轻选民,为2024年大选开展印度教民族主义叙事

【双边外交】莫迪时隔多年访问埃及,扩大对埃军事合作,构建印埃“战略伙伴关系”,示好穆斯林世界
6月24日至25日,莫迪应埃及总统塞西(el-Sisi)邀请,对埃进行国事访问,这是自1997年以来印总理首次访埃。访问期间,莫迪多次会晤埃总理马布里(Madbouly),并会见埃最高宗教领袖大穆夫提阿拉姆(Allam),其在阿拉伯地区和穆斯林世界极具影响力。此外,莫迪还参观哈基姆清真寺。该寺翻新工作由名为达乌迪·波赫拉派(Bohra Muslims)的印度什叶派穆斯林社群资助。分析认为,莫迪此举旨在补救“狂热印度教民族主义者”形象,并争取印国内穆斯林群体支持。此外,莫迪此访突出成果包括升级印埃关系为“战略伙伴关系”,并在农业、国防、航空、文物保护等方面签署合作协议。美中东研究所所长索利曼(Soliman)表示,印埃伙伴关系一方面巩固印在非洲立足根基,并提升其全球供应链地位。同时,印通过出口军火获得展示国防能力的平台,埃借此加强国防工业。另一方面,印埃建立伙伴关系标志两国已脱离“不结盟”思维,更加着眼于现实利益。
——综合摘编自《印度教徒报》和印外交部网站
【美印关系】莫迪首次赴美国事访问,签署一系列协议,重点推进科技、防务、经贸、能源等领域合作
6月21日至24日,莫迪应邀对美进行国事访问。莫迪2014年执政以来,先后6次赴美,此访首次被提升到“国事访问”规格。莫迪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参加国际瑜伽日推广活动后,在华盛顿特区会晤美总统拜登,并在国会发表演讲。莫迪此访成果丰硕,不仅推动两国降低部分领域的潜在摩擦,更在科技、军工、产业等方面取得重要合作成果。经济方面,印美协商解决两国在世贸组织内的六项争端,并对影响贸易关系的部分产品市场准入问题达成谅解。例如,印已同意取消针对美鹰嘴豆和苹果等产品的报复性关税。军工方面,印美启动《美印防卫加速生态体系》,并通过《国防工业合作路线图》推动先进国防系统联合生产及项目研究、测试和原型设计双方致力于解决国防工业合作面临的“任何监管障碍”,促进两国国防技术联合创新和先进技术共同生产。同时,美同意向印部分转让F-414发动机技术。印拟采购美MQ-9B无人机,并成为美海军前沿部署依靠的维护和维修中心。科技方面,印签署《阿尔忒弥斯协议》,加入由美主导的载人登月项目,加强美印太空研究。美印还签署《半导体供应链与创新伙伴关系谅解备忘录》,协调实践两国半导体激励计划。美半导体巨头美光公司宣布拟投资8.25亿美元在印建立新的半导体组装和测试工厂,并在印联邦政府和古吉拉特邦的财政补贴支持下,将该设施总投资提升至27.5亿美元。其中,50%来自印联邦政府、20%来自古邦。美应用材料公司也宣布投资4亿美元在印建立合作工程中心。此外,印还将加入美“推倒重来计划(U.S. Rip and Replace Program)”,构建美印联合量子协调机制,推进电信、量子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深度合作。新能源方面,印加入由美主导的矿产安全伙伴关系(MSP),推动全球多样化、可持续的关键能源矿产供应链发展。美印还同意在气候与清洁能源议程伙伴关系和战略清洁能源伙伴关系(SCEP)下,成立新工作组,负责开发和部署储能技术。人文交流方面,美将放宽H1-B签证限制,更好培养和吸引印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人才。
——综合摘编自美国白宫网站
【印欧关系】莫迪将会晤法总统马克龙,并担任法共和国阅兵式主宾,重点对法商讨军工与科技领域合作
综合印媒报道,应法总统马克龙邀请,莫迪7月13日赴法访问,并担任法国共和国阅兵式主宾。印空军三架“阵风”战斗机将参加法国庆日飞行表演。同时,印法领导人会晤将重点商讨军工科技领域合作。航空方面,印法欲联合开发发动机。法赛峰集团将同印合作研制发动机,包括设计、开发、测试、制造及最终认证的全流程。法为此提供的产品包括全新发动机、新材料、新架构及完整供应链隐秘合规服务。同时,赛峰还拟在印建立燃气轮机技术卓越中心,提供完整设计和冶金精密的软件工具。这将促进印发展双发先进中型战斗机(AMCA)和双引擎甲板战斗机。据此,印预计将在发动机联合研发中获益颇丰,有望10年内完全掌握GE-414发动机(即F-414)研发技术。据悉,相较美在法律上严格限制敏感技术转让,法技术供应政策更为宽松。此外,印法或签署采购协议,包括印订购26架达索阵风海(M)战斗机用于装备航母。作为配套,达索公司拟在安巴拉为订购战机建立维护和飞行训练设施。海军方面,印或自法采购3艘鲉鱼级潜艇,并探讨印法联合制造核潜艇的可行性。2023年初,法提出在印“自给自足(atmanir bharta)”倡议下联合开发核潜艇,并有意转让梭鱼级核潜艇技术,提高印自主军工能力。目前,印法均对该项目兴趣浓厚。对法而言,2022年澳大利亚突然放弃采购法12艘常规柴电攻击级潜艇,严重损害法利益。因此,法欲通过对印合作填补损失。同时,印则考虑俄乌冲突和美西方对俄制裁长期化,俄后续对印稳定提供核潜艇的能力难以预测。
——综合摘编自《印度斯坦时报》《outlook india》
【统一民法】莫迪呼吁加快落实统一民法,对此印东北、中部部落与南部态度消极,但北部西部态度积极
6月27日,莫迪在中央邦博帕尔参加党工集会时呼吁尽快落实统一民法(UCC),声称这是“保证宪法规定公民权利的唯一途径”。莫迪表示,继续拖延UCC落地只会加剧票仓政治及对少数群体的“绥靖”政治。莫迪这一言论在政坛引发巨大争议,招致反对党激烈抗议。例如,国大党中央指责印人党此举意在“极化选民”“分化社会”,使民众注意力从经济疲软、失业、曼尼普尔暴乱等重要议题上转移。值得注意的是,印东北部、印中部、南部各邦的政治社会力量对此普遍表示反感。甚至印人党与国民志愿服务团(RSS)在东北部和中部的组织也公开表示,希望推出“针对部落民的UCC保留条款”。泰米尔纳德邦执政党德拉维达进步联盟(DMK),与印人党在该邦盟党安纳德拉维达进步联盟(AIADMK)均明确反对UCC。与此同时,印北部和西部则普遍表态支持。如国大党喜马偕尔邦组织表示支持UCC,但反对印人党借该议题谋取“政治私利”。其他反对党大多持类似观点,例如平民党(AAP)、大众社会党(BSP),但部分也选择含糊其辞,例如人民党联合派(JDU)。值得注意的是,印人党执政的北阿坎德邦已为UCC法案筹备数月已,有望成为UCC首先落地的“试点邦”。据报道,北阿邦首席部长近日曾专程就UCC进展向莫迪单独汇报。
——摘编自《印度快报》《印刷报》
【马邦政局】NCP领导人投靠马邦印人党联合政府,短期有利印人党选战,但长期恐侵蚀印人党邦内根基
7月2日,马哈拉施特拉邦主要反对党民族主义国大党(NCP)领导人阿吉特·帕瓦尔(Ajit Pawar),突然宣布加入印人党与湿婆军信第派(SHS)组成的联合政府,并出任该邦副首席部长。与其一同加入联合政府的还有8名NCP邦议员。阿吉特声称其派别是NCP名称与标志的所有者,这导致阿吉特与其叔叔、NCP党首沙拉德·帕瓦尔(Sharad Pawar)彻底决裂。沙拉德一直推动马邦反对党联合对抗印人党政策,并在不久前决定“传位”给自己女儿。当下,阿吉特与沙拉德围绕NCP控制权争夺激烈。然而,直到7月9日,在阿吉特力量宣誓集会上出现的邦议员仅为31人(在这些人中也并非全都表明态度),不足全部53人中的2/3,或触发《反叛逃法》。目前公开支持沙拉德的仅为16人,且全部NCP人民院(下院)议员支持沙拉德。沙拉德还在推动各地基层组织表态支持。本简报认为,印人党策划分裂NCP的举措短期内或有助于稳定其马邦联合政府,并有利于2024年大选,但长期看势必饮鸩止渴。分裂NCP实质上是印人党在地方和全国遭遇阻力的反馈。印人党联合政府在马邦基层组织建设落后于反对党,同时印人党与其盟党SHS矛盾日益严重,因此反对党加速联合已在全国层面开始冲击印人党。因此,阿吉特加入马邦联合政府短期内有利于缓解上述压力,这却可能不利于印人党在马邦的政治基础。原本敌对的三个政党“合体”为一个阵营,各方既有矛盾还未解决,又围绕新的权力结构开启了新的竞争,这或抵消稳固阵营的根基,进一步削弱其基层力量。领导人层面,阿吉特已明确表示希望担任马邦首席部长,但印人党马邦领导法德内维斯(Fadnavis)同样野心勃勃,且SHS籍首席部长也不肯放弃既得利益。同时,在大选迫近的背景下,三方议席分配也面临更多矛盾。
——摘编自《印刷报》《印度快报》
【邦级政治】拉贾邦国大党两派内斗以妥协告终;泰邦印人党组织指责邦长越权干涉,凸显双方重大分歧
7月5日,拉贾斯坦邦国大党组织领导人派洛特(Pilot)表示:其对盖洛特政府所提的三大诉求已基本获得满足,拉贾邦国大党组织将团结一致争取赢得即将到来的邦选与大选。值得注意的是,拉贾邦国大党政府长期被派系斗争所困,派洛特与首席部长盖洛特(Gehlot)争斗不休。派洛特的声明表明,国大党中央已介入其中并成功调解两派矛盾。在泰米尔纳德邦,6月28日,邦长拉维(R.N. Ravi)宣布解除受腐败指控的德拉维达进步联盟(DMK)籍部长巴拉吉(V. Senthil Balaji)的职务。这遭到DMK、国大党的普遍谴责。DMK称邦长决定“逾越宪法权限”,应被判无效。次日,拉维收回决定,称请示联邦内政部后会再做定夺。7月5日,泰邦印人党组织主席安纳马来(K Annamalai)表示,邦长应遵守宪法,而不应越权参政。这一发声显示,泰邦邦长与印人党组织存在分歧,虽然双方均反对DMK联合政府,但目的不同,因而力量或彼此抵消。
——摘编自《印刷报》《印度快报》
【通货膨胀】印粮食等关键食品零售价格飙升或引发通胀危机,印中央政府暂停向各邦开放粮食销售市场
印最新数据显示,多种关键食品零售价格上涨,其中西红柿、洋葱、土豆等蔬菜月涨幅明显。6月27日,西红柿的全国零售均价为每公斤46.1卢比,比5月时的23.6卢比高出95%。相较之下,牛奶价格月涨幅较低,为0.5%。从年涨幅率来看,黄扁豆价格比2022年同比上涨26%,在所有关键食品中年涨幅最高。为控制粮食价格上涨,莫迪政府6月底宣布停止“开放市场销售计划(OMSS)”,将打开中央库存向各邦销售大米和小麦,并出售国家储备的黄扁豆、大米和小麦等谷物。莫迪政府计划在公开市场上销售5万吨的黄扁豆以压低市场价格。印2023-24财年黄扁豆进口量预计达120万吨,高于上一财年的89万吨。此次食品价格暴涨背后的主因为气象问题。雨季对印农业生产至关重要,严重影响食品价格。2023年降雨较少,早先时候莫迪政府已发出通胀风险预警。
——综合自《印度教徒报》和彭博社网站
【基础设施】印国家基础设施与发展银行首发2362.95亿卢比债券,并计划为绿色项目提供1万亿卢比贷款
印国家基础设施与发展银行(NaBFID)首次发行10年期挂牌债券,成功募集1000亿卢比,票面利率为7.43%。该银行基础设施债券(无担保非可转换债券)获得近4.7倍超额认购,合计认购额为2362.95亿卢比,超过基础发行额500亿卢比。这是印国家级机构发行规模最大的债券。2022-23财年,该银行发放贷款1800亿卢比,本财年计划发放6000亿卢比贷款。NaBFID是根据2021年印议会法案成立的“开发性金融机构”,旨在填补基础设施发展长期缺乏债务融资的漏洞,重点是加强印债券和衍生品市场发展。中央政府向该行投资2000亿卢比的股本,并拨款500亿卢比作为运营资本,拥有该行全部股权。值得注意的是,该银行2023-24财年计划为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绿地和棕地投资提供1万亿卢比的贷款。但批评者表示,该银行贷款发放缺乏气候风险评估,使其聚焦关注短期风险,而忽视全球气变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长期风险。
——综合自《印度快报》《印度斯坦时报》《印度教徒报》
【生态农业】印内阁批准PM-PRANAM推广使用生态肥,并为农民提供肥料补贴,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
印经济事务内阁委员会(CCEA)6月底批准PM-PRANAM(总理地球母亲修复、意识、生成、滋养和改善计划),以兑现政府2023-24财年有关肥料补贴的预算承诺。相关官员表示,新方案总成本为3.7万亿卢比,有望提升营养生物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的作用。CCEA还为化肥部门提供14.51亿卢比有机肥料补贴,并首次推出硫涂尿素(Urea Gold)以解决土壤缺乏硫元素问题,并减少施用尿素。自2022-23财年起,印政府继续推行为期三年的尿素补贴,并批准14.5亿卢比的“市场发展援助款”(MDA),以更好推广源自植物的有机肥。中央和邦政府各项目叠加花费约6.3万亿卢比,最终农民每人每年可获约5.3万卢比补贴,每英亩田地每年可获1.8万卢比补贴。
——综合自《商业标准》《印度教徒报》
【电影产业】印人党借宝莱坞电影开展政治宣传吸引年轻选民,为2024年大选强化印度教民族主义叙事
近年来,宝莱坞与莫迪政府合作日益紧密,接连推出多部印度教民族主义色彩浓厚的电影为印人党造势,包括《克什米尔档案》(2022年)、《喀拉拉邦故事》(2023年)和即将上映的《72 Hoorain》。电影试图为印人党塑造传媒优势,并选取年轻选民为目标受众。德里安贝德卡大学电影和文学助理教授萨亚德布·乔杜里(Sayandeb Chowdhury)表示:“每五年就有一批新的年轻选民参与大选投票,而电影势必深刻影响其意识形态。此类电影打造的政治与文化叙事严重违背印历史实际。例如,很多影片营造2002年古吉拉特邦未发生宗教骚乱的影像,以此粉饰古邦时任邦长莫迪的罪行。”印作家兼电影历史学家阿贾伊·布拉马塔马杰(Ajay Brahmatamaj)认为,“印独立后,左派曾对电影产生影响。但如今印人党和RSS赤裸利用电影进行政治宣传,以打造政治偶像叙事,谋求2024年大选的胜利。”据悉,多部以印度教民族主义为题材的传记电影将于大选前上映。其中包括,讲述RSS创始人的《Hedgewar博士》;关于印度教偶像Deen Dayal Upadhyay的《Main Deendayal Hoon》;凸显印度教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捍卫者VD Savarkar等人的《Swatantrya Veer Savarkar》。评论认为,部分电影一直享有政治支持和免税优待,导致印电影业“缺乏骨头和脊梁”,使宝莱坞无法摆脱宣传工具的“宿命”。本简报认为,与其他媒介相比,电影可影响大众信仰、态度和社会认知,对舆论及思想影响更大。然而,正是基于这一特点,政治影片和传记片的内容及其上映时间就富含浓厚的政治意味,但这也容易导致社会质疑政客操纵宝莱坞以干预大选。此外,由于公众记忆不同且喜好多变,并非所有政治片都能收获预期。此前“莫迪传记”遇冷,就体现出民众对此类宣传手段的抗拒。
——摘编自《外交官》
【移民问题】印侨民及改国籍人数创新高,印媒称为追求生活品质及护照便利,“更多印度人不做印公民”
近期,莫迪在美国会演讲时致敬印裔美国人,后者也首次打破惯例齐声高喊“莫迪”。莫迪表示“印裔成功就是印度成功”。对此,印媒体评论称,政府应反思“印度人为什么不愿做印公民,而选择深耕他国并能获得成功”。根据联合国报告,印侨民规模达到全球第一。2020年,海外印度人规模达到1800万,而2011年至今逾160万印度人放弃公民身份,其中2022年达22万余人,平均每天618人。同时,亨利私人财富移民报告统计,2019年多达6500名百万富翁离印。2023年《全球财富移民评论》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2%印的百万富翁涌向海外。此外,根据印教育部最新数据,2022年近77万名印学生出国留学,创六年新高,但超90%称完成学业后不愿回国。印富裕阶层移居海外,旨在实现财富多元化、建立替代居住地、开展业务并追求高质量生活——他们往往认为,尽管印市场具有商业和企业发展吸引力,但生活质量较低。另需说明的是,护照流动性限制也是印度人更换国籍的决定性因素。印不支持双重国籍,但印精英倾向更高国际流动性。2023年最新全球护照流动指数排名中,印护照跌幅最大,位列144位。
——摘编自《印度经济时报》
【环境保护】印确定30种关键矿产,为加速开采锂矿摆脱对华依赖,但专家称此举危及生态、不利民众
印近日发布《关键矿物鉴定委员会的报告》确定对国家经济发展与安全至关重要的30种关键矿产,包括锂、钴、镍、石墨、锡、铜等,为下一步解决依赖问题确立路线图。印 2023年2月曾在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发现590万吨锂矿,开采将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生活。因此,印未立即开发锂资源。据悉,2022-23财年,印锂电池进口额超20亿卢比,其中55%来自中国。为加速扭转关键矿产对华依赖,印或着手在克区开采锂矿。当地居民对此深感担忧,民众普遍不信任政府。Salal村是锂矿具体所在地,尽管村民多为印人党支持者,并希望从开采中收益以改善生活,但从上世纪70年代起,当地建设水力发电大坝极大破坏了当地生产,政府的相关补偿承诺却迟未兑现。当地人表示,国家发展不应以牺牲民众利益为目的。据悉,政府已完成建筑物标定,但尚未制定居民拆迁移民的补偿保障政策。环境问题专家贾汉吉尔称,锂矿开采消耗大量水资源,生产1吨锂约需220万升水。
——摘编自《印度调查》
本期编辑:宋可馨 陈珏可
*前往公众号后台发送“编译”,即可查看往期编译合集

 往期推荐↓ 

政报·98期|印东北有多重要?欧盟竟然也要来掺一脚......

经报·91期 | 印度崛起背后的六大财团,是支柱还是短板?

▲军报·14期 | 印密集推出多款新式武器,掀起国防工业小高潮?

重磅 | 印学者眼中,中俄关系居然可以这样摆...

重磅 | 印专家:重划议会席位可能导致“印度解体”?!

  更多内容请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