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rBing|来源:英华兰DrBing(ID:HiDrBing
No
-mama-
01
前阵子看到一个视频,热度挺高的,感觉可以和大家讨论下。
视频的内容是一博主发了工资,带着爹妈和娃出去吃烤鱼。
一家5个人点了一份鱼,端上来是满满一大盘,菜量还挺大。
但博主的公公婆婆为了让小辈们多吃点,居然自己自备了馒头蘸菜汤吃!
博主过意不去,让婆婆赶紧吃鱼。
但婆婆说啥也不吃,拿着白馒头啃得起劲儿。
然后博主难过又自责:
看完视频,我的表情是这样的:
看不懂,实在看不懂。
明明这么大一盘,五个人应该够吃了,非要当着儿女的面把自己搞得苦兮兮是什么奇葩操作?
就算不够吃,也没到自己默默啃馒头的地步,这不是在戳儿女的心窝子吗?
看了下评论,果然大家感受都一样,那就是有猫饼!绝对有猫饼!
因为网友讨论热烈,这条视频还上了热搜,被标的tag是“父母的爱最伟大”。
明明有菜吃的情况下,非要馒头蘸菜汤,这真的算伟大吗?
这种“亏欠式”教育,当真不会让娃三观拧巴?
回想一下,我们周围貌似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不少网友都惊呼“太真实了”。
父母为了娃,总喜欢表演“恨不得把自己的肉割下来给你吃”:
@设酒杀鸡作食
我家也一样,又不是不够吃,又不是买不起,但餐桌上的肉蛋奶她永远碰不了几筷子,直到那个菜一顿又一顿的热得快馊了,她再全部自己吃掉。真的,很窒息!
@第九大街
我妈就是这样,把吃苦受罪当作享受自我高潮,稍微舒适安逸一点就心里不踏实。
然后我看到她那样,遇到再开心的事儿也开心不起来,现在我也是稍微舒适安逸一点就会感觉愧疚,根本不懂享受生活。
而父母这么做,除了物质匮乏年代留下的吃苦基因根植太深洗刷不掉,更多是一种潜意识下的“表演本能”。
目的就是通过表演自我牺牲,给子女制造愧疚感,然后以此逼迫子女服从。
@匿名
我婆婆就是这样的人,整天对我老公实行愧疚教育,挂在嘴边都是我为了你养你上学多辛苦多辛苦,当年差点死了,然后我老公就觉得自己对不起妈妈。
但你辛苦并不是你养娃造成的啊,反倒是你有了娃,你才有了指望,现在生活的能好一些!
发现现在的短视频平台上还特别流行这么一种烂梗:
就是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农民工打扮的爸爸,满脸褶子、汗里淌着泥,卑微兮兮地对着镜头说:
“儿子,爸不热,爸今天又挣了200块钱,你那花呗明天就能给你还了。苹果手机下个月再买吧,这个月活少。”
或者是:
“儿子,爸不热,爸今天又挣了二百块,你在家安心打游戏,天气热了记得开空调,一定要开到最低,口渴了就喝点奶茶,一定要点大杯的!爸爸不差钱!明天我会继续努力挣钱!”
这是什么新钓鱼视频套路吗???专门搞这么弱智
招骂骗流量
的?

庆幸的是,很多人年轻人已经意识到这么干是不对的,是纯纯道德绑架。
@白玉

我小时候就是这么过来的,家里总是扣扣索索的买不够吃的做不够饭,比如3个人非买2个苹果这种,然后非紧着我吃。
我抱怨的不是3个人非买2个苹果,是非紧着我吃。
我难道是白眼狼?给我吃我什么不管不顾的就自己大快朵颐??所以我经常就是非常内疚的推搡我也不吃。
且并不是说我家穷得就只能这样,我明确知道家里经济还可以,但是就非这么做,真的很道德绑架!
现在的人终于反应过来,这么对孩子是窒息的,是不对的!!但以前我就是这么过来的!!
No
-mama-
02
对于这种现象,我Bing先发表看法:完全的付出就是最大的自私。
这句话听起来有点晕,但事实就是忽略他人的真实感受、用“爱”的名义强迫他人接受自己的付出,这种“爱”一点都不伟大。
相反的这是最极致的自私,目的就是想把亲人变成自己的木偶。
但为什么我们的父母会有这种奇葩的举动?这背后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机制?
这在理论上,它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投射机制”。
如果我们站在父母的角度,他们那个年代物质极其匮乏,可能天天少不了挨饿、受冻。
于是他们的内心就产生了一个“挨饿的小孩”,他们可能会在心中发誓,以后有能力了,绝不会让自己的后代受这种苦。
于是在产生“挨饿的小孩”的时候,同时产生了一个天天都能吃饱的,快快乐乐的“理想小孩”。
这就是“真实我”和“理想我” 。
长大之后,当生活情况逐渐好转,物质也渐渐充裕,父母心里这个“挨饿的小孩”就被压到潜意识。
但当有了孩子之后,他们又很自然地把这个“挨饿的小孩”投射到孩子的身上,不管孩子到底愿不愿意接受。
而父母干的事也很简单,就是让“挨饿的小孩”变成“理想的小孩”。
所以当我们死命的对一个人付出时,是因为我太爱这个人了吗?
其实不是,是因为你太想把“真实我”变成“理想我”了。
这种畸形的爱,本来就是不健康的。
这里还有些人会问:想把“真实我”变成“理想我”,为什么要投射到他人身上呢?自己改变不就得了?
问得好!
这是因为这些人失去了“自我”,通常他们还有个通病,那就是养成了“外部评价系统”,极其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比如视频里的这种非要牺牲自己利益的父母,多伟大啊!
宁可自己饿着,也要把食物留给孩子,宁可自己吃苦,也要让孩子买苹果手机打游戏喝奶茶。
当他们表演这种爱时,周围的亲戚朋友同事和那些不了解情况的网友纷纷竖起大拇指:简直是伟大的父爱母爱!
于是父母就会沉浸在这种“快乐满足”当中,无法自拔。
他们丝毫不在意,自己的做法会把孩子陷入了“不孝”的深坑里。
No
-mama-
03
回顾我们身边,你会发现有些人做这种事的时候是带着明确的“控制别人”的目的。
而有些人是潜意识的行为,他们把控制藏在爱的糖衣之下,连自己都没发现。
想起来之前号里一个读者就这样。
她为了娃上学,卖掉房子,辞了工作,到娃读书的城市租了间小房子,一边打零工一边照顾娃,活得很是憋屈。
而娃呢,什么都不用做,什么都不用操心,生活学习大小事务全部都被安排好了。
结果娃并不领情,天天说话噎她,搞得她怀疑人生。
归根结底,她这么做正是因为她小时候日子太苦,因为没有好的教育环境,错失了很多机会,所以太害怕投射在娃身上的“真实我”偏离轨道,无法变成“理想我”。
所以她才给娃强行定制了这么一套轨道,让娃必须按照她规划的路线严格运行。
可是
娃就是娃,他并不是机器。
当娃表现出一点点反抗,一点点独立意识时,父母的信仰被挑战,就会导致彻底精神崩塌,根本无法接受。
说白了,这是“伪爱”,不是“真爱”。
很有趣的一点是,潜意识定律还有一条“付出越多,喜爱越甚”。
爱的是谁,是孩子本身吗?
并不是。
也可以说,我们爱一个人,是爱我们在他身上的付出。(为啥父母偏心听话的弱孩子?真相了吧。)
我们把那个“真实我”投射到孩子身上,不管孩子愿不愿意。然后,我们尽一切努力,让自己心中的“真实我”变成“理想我”。
如果孩子表现的和你心中的“理想我”很接近、很像,你就感到无比快乐,无比满足,甚至愿意为他付出一切。
如果不是,那就惨了!通常家长会用2种方法来控制这个孩子。
1)一种是,“牺牲自己式的付出”,把自己扮演成一个牺牲者,受害者。
2)还有一种是“不停的否认他”,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拿他跟其他小孩子比,打击他、讥讽他,不停地给他泼冷水。
而结果也只有两种,一种就是孩子彻底被控制、被摧毁,成为父母的工具。
在长期“爱”的压迫下,ta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的感觉是什么?自己这么痛苦到底该恨谁?自己的敌人是谁?
特别是女娃,长大以后遇到那些对她好得不得了、试图拯救她的“好男孩”,她会马上产生厌恶感,逃避,甚至是惩罚那个“好男孩”。
相反的,那些有独立意识的,想干嘛就干嘛,根本不在乎你利益和感受的“坏男孩”,反而对她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另一种,就是孩子看清真相之后彻底反抗,远离父母。
Bing总结:
曾经有很多家长留言问我Bing:
“Bing,我现在在一个小地方有自己的事业,生活很幸福,但是看到你说的,为了孩子的视野我想搬到大城市去,即使我会失去很多......”
“Bing,我家孩子在上一所很昂贵的国际小学,但是今年家里经济出了一点问题,如果继续上这所学校,会非常吃力,我应该继续吗?”
“Bing,我被老公家暴很多年了,为了孩子我一直没有离,但孩子偏偏不知道感激,我应该怎么办?”
我的回答总是:“孩子一点都不会因为你的牺牲而得益,反而可能因为你的强迫性施爱,变成一个“关系受虐狂”(Relationship Masochist)。”
在每次“我是为了你好,你听我的准没错”压迫娃成为你“理想我”时,冷静一下,问问娃:这是不是ta想要的?
问问自己:这究竟是为了娃,还是为了满足自己?
每个人心里有一定有答案。

微信改版,做到以下三步
星标★点一点,我们每天见!

推荐阅读
排海后,这些海鱼别给孩子吃了!还能吃什么,怎么吃,一篇说清
作者:DrBing,本文来源公众号英华兰DrBing(ID:HiDrBing)。
本期编辑:精神一米七。
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