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 研究瓜氨酸血症的中国医生和医院——基于SCI论文大数据分析报告(2023)

推广专业学术交流、促进诊疗流程改善。
关键词:瓜氨酸血症; 大数据分析;专家;医院
对于罕见病患者来说,最难的就是第一时间找到合适的医生确诊和治疗;因为诊治罕见病的医生远比罕见病更为罕见。
最近我们后台收到很多留言,希望我们能够提供针对罕见病有经验的医生及医院的信息。为此我们筹建的“征战罕见病”专辑。
(点击👆,获取罕见病研究信息)
本期我们针
对
瓜氨酸血症(Citrullinemia)做了基于SCI论文的大数据分析报告,通过分析最近5年发表的SCI论文,找到瓜氨酸血症临床科研中最活跃的医生及医院等。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该报告只是提供了针对特定疾病的临床科研水平突出的医生,欲进一步确定该医生的临床水平,请结合“好大夫”等网络评价、尤其是该医生所在医院同事、或者其他医院小同行的评价。
另外,该报告仅限于使用的检索词范围内,具有局限性;且排序与临床水平无关。
特别声明:
本期为第一版,仅作抛砖引玉用;如果您发现推文有疏漏或者任何错误,请随时与文末的科研助手联系,我们会在第二版中更新。
检索数据库:
Medline
检索工具:文献鸟/PubMed
检索及分析机构:Healsan Consulting LLC(美国恒祥咨询); Stork(文献鸟)
截止2023年8月30日,全球共发表了瓜氨酸血症(Citrullinemia)研究论文687篇,其中美国学者发表的最多、为228篇;中国学者位列第三,发表了128篇。
我们对中国学者在瓜氨酸血症领域发表的论文(包括合作论文)进行了大数据分析。
(SCI论文的时间)
1,瓜氨酸血症研究最活跃的中国医院
如果按照发表的SCI论文累计影响因子的次序,
截止2023年8月30日在瓜氨酸血症领域发表SCI论文累计影响因子最高的20个医院依次为:
1)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 浙大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3)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
4) 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5) 华西医院、
6) 北京友谊医院、
7) 泉州妇幼医院、
8)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9) 仁济医院 、
10) 新华医院、
11) 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12)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13) 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
14)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
15) 上海东方肝胆医院、
16)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17) 柳州妇幼保健院、
18)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19)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20) 邵阳市妇幼保健院。
(单位统计。备注:只统计第一作者的论文所在单位;即,论文检索下载后,每篇论文只保留第一作者的单位,然后统计每个单位的论文数。当同一单位有不同拼写时,PubMed会按照两个不同单位处理。)
2,瓜氨酸血症最活跃的学者及关系网
如果按照发表的SCI论文累计影响因子的次序,截止2023年8月30日在瓜氨酸血症研究中发表SCI论文累计影响因子最高的20位中国医生是:
• 宋元宗,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遗传病肝病门诊,
• 王建设,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肝病科,
• 黄新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遗传代谢科,
• 林伟霞,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 陈黎章,华西医院神经内科,
• 商慧芳,华西医院神经内科,
• 傅清流,泉州市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 曾汉石,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科,
• 顾学范,上海新华医院儿童内分泌科,
• 王丽旻,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青少年肝病诊疗与研究中心,
• 贾继东,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
• 夏强,上海仁济医院肝脏外科,
• 叶军,上海新华医院儿童内分泌科,
• 刘芳,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新生儿科,
• 舒赛男,华科附属同济医院儿童感染消化科,
• 熊礼宽,深圳宝安妇女儿童医院中心实验室,
• 陈旭,深圳宝安妇女儿童医院,
• 张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
• 蔡娜,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医学遗传中心,
• 张瑞雪,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医学遗传中心。
(该领域最活跃的研究者。备注:只统计第一作者和最后一位作者署名发表的论文数。
如果作者的名字有不同拼写时,会被PubMed当成不同作者。如张三丰的拼写可能会有:Zhang,Sanfeng、Zhang,San-feng、或者Zhang,San Feng等不同拼写方式;部分期刊可能只会写Zhang,S,PubMed检索平台就会按照不同作者处理。)
中国专注于瓜氨酸血症的医生学术圈如下所示。
(中国瓜氨酸血症医生科学家及其学术网)
什么是瓜氨酸血症?
(下面是ChatGPT于2023年9月的回答)
瓜氨酸血症是一种因体内瓜氨酸代谢异常而导致的遗传性疾病。它主要涉及对酚丙氨酸的不正常代谢,而酚丙氨酸是一种必需氨基酸,主要来自我们的饮食。
病因
瓜氨酸血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主要因为患者体内缺乏一个特定的酶,即苯丙氨酸羟化酶(PAH)。该酶的缺乏导致酚丙氨酸不能正常转化为另一种氨基酸--酪氨酸,从而在体内积累,产生毒性。
临床表现
该疾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 发育迟缓
- 皮肤和头发颜色变淡
- 体重增加困难
- 精神发育受损
- 癫痫发作
- 必须指出的是,一些瓜氨酸血症患者可能在出生时没有任何症状。
诊断标准
诊断瓜氨酸血症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 新生儿筛查: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月进行血液检测,以识别可能的遗传性疾病。
- 生化测试:测量血液中苯丙氨酸的水平。
- 基因检测:确定致病基因的突变。
治疗
目前没有根治瓜氨酸血症的治疗方法,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管理该疾病:
- 饮食管理:避免高苯丙氨酸的食物,如高蛋白食物。
- 药物治疗:在一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药物来控制症状。
- 定期监测:定期检查血液中的氨基酸水平。
预后
在严格的饮食管理和适当的医疗护理下,瓜氨酸血症患者可以过上正常的生活。然而,未经治疗的瓜氨酸血症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智力障碍和心脏问题。
声明:
A, 本报告为PubMed检索平台仅以检索式报告的结果进行的可视化报告。
B, 大数据分析无任何排名意义。
C,本推文很可能存在谬误;也请各位同仁多多指正,以促进我们提供越来越高质量的推文。
D,如果您是从事瓜氨酸血症临床诊治的医生,并希望更多人知道您,请把您的姓名、单位、出诊时间、及挂号方式发给科研助手;我们会集中收集后统一发布。
E,本文仅为学术交流,不构成任何临床建议。
(扫描👆,与科研助手联系;请备注“罕见病更新”)
分析及可视化app:文献鸟大分析商务版。
email注册文献鸟后,可以每天免费推送你所关注的最新研究论文摘要;如需进一步了解文献鸟,可与我们联系。
(扫码👆,注册文献鸟)
最新评论
推荐文章
作者最新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email protected]. For more detail of the source, please click on the button "Read Original Post" below. For other communications, please send to [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CareerEngine平台,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email protected]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CareerEngine平台,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email protected]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