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把青
编辑| 无花果
今年以来,精品化成为微短剧行业公认的行业趋势,但具体到实施层面,如何落地,却始终未能有一个答案。
在保持微短剧的成本低、周期短的同时,如何从内容层面拔高,是行业内共同探索的方向,题材、剧本成为新的突破点。
最近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引爆全网,也给业内带来了新的启发。《逃出大英博物馆》讲的是,一盏从大英博物馆出逃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变身成一个身着汉服的女孩,偶遇了一名在海外工作的中国媒体人,在媒体人的帮助下,玉壶回到中国,帮其他滞留在大英博物馆的其他文物,为“亲人”带去思念的故事。
短短三集,加起来不到30分钟,甚至连时长都相差甚远,第一集2分44秒,二集4分40秒,第三集也不过9分40秒,这个看似不专业的团队是如何从内容上撬动观众的?
除了家国情怀拿捏住用户情感的同时,细节或许是这部微短剧的制胜关键。

抖音评论发酵出爆款微短剧,

一场抖音用户的共创

命运的齿轮是从今年年初开始转动的。彼时,抖音旅行博主“何香蓓Betty”在大英博物馆拍摄了自己在博物馆的见闻和感慨,“可能只有我们中国人才能理解我们现在的这种心情吧。”
评论中有网友回复,“拍一部动画!就叫《逃出大英博物馆》,各个文物拟人化复苏过来逃离大英博物馆回家过年,各个朝代的文物历经磨难回到中国时,发现已经不是他们记忆里的中国了。在文物们是失落时,抓捕他们的坏人也来到了中国,在国内四处逃亡时发现过年各种文化传统依旧在传承。”
随后,煎饼果仔和夏天妹妹在视频留下“等我”。半年之后,他们制作的微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终于跟大家见面。
“是承诺,也是自媒体人的热忱,是少年的一拍即合,是不计成本的赤诚之心,更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争口气’。我们以真心相待,在这个信息飞速的时代献出我们的绵薄之力,更希望他们,它们,都能听见我们的声音。”煎饼果仔在抖音分享回忆起创作的起因。
为了“等我”这个承诺,这个仅有四人的团队停更三个月,甚至推掉了所有商单。
“一开始看到逃出大英搏物馆这个题材的时候,只是觉得这个拍成视频一定很有趣,但当我开始认真翻阅资料创作剧本的时候,一种无名的强烈情感堵住了我的咽喉,我发现,这个故事的重量没有办法让我将就在国内拍完。我把故事的大纲跟夏天说,她在我提议前一拍大腿,激动地抢先问我:‘我们去英国拍吧!’于是,一场于我们而言盛大的、浪漫的震撼的大洋彼岸中华文物奔赴之旅,进入了倒计时。”
微短剧的首集发布于8月30号,然而直到8月4日,煎饼果仔还在抖音称,第三季还有一部分遇到困难没办法拍摄,目前在各个省之间跋涉、沟通。第二集发布后,第三集仍未剪完。
通常微短剧每集的时常相差不会超过一分钟,《回到大英博物馆》的时常差却令人咋舌,短则2分多钟,长则9分多钟。
就是这么一个看起来不专业的“小作坊”却创造出微短剧行业的“奇迹”,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点赞。截止发稿,微短剧播放量达到3.5亿,三集点赞量分别为932万、704万、810万,主演煎饼果仔和夏天妹妹7天涨粉超过500万。
从一条抖音评论发酵出一部微短剧,甚至成为现象级作品,其实也反映出了观众在文艺作品中话语权的提升,也只有观众最懂观众,正如此前的综艺《展开说说》同样是观众“攒局”。

用细节撬动观众,

微短剧内容化找到出口了?

不得不承认的是,《逃出大英博物馆》的确踩中了民族情绪。
今年8月16日,当时大英博物馆发表声明,估计大约2000件藏品被盗。这一消息不仅让大众对于大英博物馆的安保措施提出质疑,更是让“外国文物在大英博物馆得到了更好的保护”的说辞不攻自破。因而国内媒体呼吁大英博物馆归还中国文物。
《逃出大英博物馆》就在此时上线于观众见面,而在天时地利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人和。也就是主创在对于历史的深入调查和对于细节的掌控,用网友的话说就是“越扒越有”。
剧中男主角的名字叫永安,名字的来源不只是家国永安这个词,还有在大英博物馆中,有一个枕头,上面写着这几个字。
“是盏!是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在小玉壶刚出场时,对玉壶的量词进行了纠正,这也是独属于中国的量词。而小玉壶脏兮兮的脸,也隐晦地说明了在大英博物馆中,很多文物甚至都没有任何防护,任由游客随意摸。
当小玉壶到了记者家里,忍不住发出“这么大的柜子只住两个人”的感慨,则是因为在大英博物馆中,展品非常密集,甚至有的展品是挨着放的。
至于为什么是逃出来的是小玉壶而不是其他文物,则是因为其他文物都是二战期间被强行抢走的,而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则是苏州高新区东渚镇玉雕大师俞挺的作品,她是作为礼物被送到大英博物馆的,因此也只有她认得回家的路。
在超市时,小玉壶一直在超市跑来跑去拿茶叶,除了玉壶是用来泡茶的原因外,还有在运送文物的过程中,茶叶可以起到防止颠簸的作用。
而小玉壶拿着照相机不停给自己拍照,对于开闪光灯拍照,没有任何的不适应,是因为大英博物馆中并不禁止开闪光灯拍照,因此小玉壶已经习惯。
种种细节都不难看出,主创团队在创作时不仅对于文物的历史做了大量的背调,还观察了大英博物馆对于中国文物的收藏方式。而这也是《逃出大英博物馆》真正倍获好评的核心原因。

卷题材、卷内容,

微短剧行业行至赛点

而《逃出大英博物馆》除了其本身的内容外,更重要的是也为审美疲劳的微短剧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
随着微短剧行业逐渐步入正轨,今年微短剧在主流影视论坛上频繁露脸,传统影视公司纷纷下场,短剧的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成为从业者面临的新问题。
精细化、品质化、以小搏大等今年短剧最热议的方向。
而出品《二十九》的柠萌影业等传统影视公司的入场,也让微短剧的标准被进一步拔高。以短平快,小制作、回流快吸引玩家的微短剧,在精良的制作水准下,时间和成本都被拉升,微短剧本身的竞争优势被削弱。
但也不少业内人士提出,精品化卷的不应该是制作,应该从内容上入手,在题材和剧本上深耕。毕竟题材局限,内容同质化一直是短剧被诟病的一大重要问题。
然而短短几分钟一集的微短剧,要在几秒一转折的同时,兼顾起叙事的逻辑性和完整性并不是一件易事,因此不少创作者考虑从时长入手。在今年上海电视节短剧论坛上,10个路演项目大多数单集都在10分钟以上,甚至过半达到了每集15分钟。
然而微短剧变长,就失去了微短剧原有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像长剧的短剧,还剩什么?
《逃出大英博物馆》的横空出世也为行业带来了一个新的论点,关于微短剧三分钟内还是十分钟十五分钟的讨论已经没有意义,只要题材够新颖、内容够精彩丰富,时长对于短剧播放量的影响微乎其乎。
不止一个微短剧行业从业者对娱乐独角兽表示,《逃出大英博物馆》的横空出世对于行业带来新的启发,拓宽了更多题材和内容的边界,也为内容创作者点亮了灵感。
如今微短剧已经行至赛点,看过《逃出大英博物馆》的观众对于那些内容相似、粗制滥造的微短剧早已审美疲劳,微短剧也不是谁入场都能迅速挣到钱的时代了。
《逃出大英博物馆》就像一条鲶鱼,搅动着如今的微短剧市场,也让创作者们意识到,唯有在内容上深耕,把故事讲好,才能促使微短剧行业更加良性地发展。
END
【合作 | 投稿 | 应聘 | 加群 | 转载】
欢迎添加微信18668098026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