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晨光书店
图书 •  培训 • 礼品  

关注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最头疼的事情是什么?
99%的家长都会说:孩子不听话。
那孩子为什么会不听话?
其实,孩子不听话,是因为家长不会说话。
孩子不听话,绝对有规律可循。
俗话说:话有三说,巧者为妙。
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不掌握技巧的家长。
和孩子沟通没有标准答案,
但是却有可以“以不变应万变”的基本原理。
今天的内容是从《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书里学到的,实操性很强,主要讲了五个方面。作者读书的收获分享给大家。
1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如果你经常觉得孩子说的一些话,做的一些事是无理取闹的。那就要注意了。比如我家小孩一听到回老家,就说不喜欢爷爷奶奶。看电视也是,都说不是自己喜欢看的。每次我都以为他故意捣乱而否定他。这种行为会让孩子感到困惑和愤怒。也会暗示孩子不要去了解自己的感受,不要相信自己的感觉。
#
在上面的沟通环境下,家长经常犯的三个错误
第一个沟通误区:否定和忽略孩子的感受,会让孩子不喜欢和你沟通。
第二个沟通误区:喜欢跟孩子提建议,讲大道理。这跟在公司跟员工讲大道理一样。员工也不喜欢听大道理。
第三个沟通误区:过分地表达同情、充当心理医生或者提很多问题,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很可怜、很没用,而过多的提问则会让他们产生防备和厌恶心理,会觉得更加郁闷。
2
鼓励孩子,和我们合作
鼓励孩子跟我们合作,不是要让孩子变成温顺听话的“乖乖仔”,而是让孩子从小养成好的性格和习惯,尽早地自立。
这点在我们家很难,小孩是很聪明。知道你会帮忙做的事情,有了第一次,后面他就会让你帮着做。就比如说吃饭这件事情,我家小孩直到今年上一年级才戒掉喂饭这件事。在他幼儿园的时候,我因为这件事和孩子妈争吵过。都是惯着的。好在大一点了,这毛病终于改了。
#
为了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作者也给了四个技巧:
第一,描述你所看见的问题
比如,小孩不用心喝牛奶,一不小心把牛奶洒到衣服和地上。你不需要责骂孩子,你只需要描述你看到的事实。”牛奶撒出来了,衣服脏了“,孩子听到后自然会知道自己错了。这里有个技巧就是不要说"你",带上你的话,容易让人感觉在指责,不带”你“字,更像在描述一个客观事实,没有不满的情绪。
第二,简单提示
比如,孩子玩玩具不收拾,把家里搞得很乱,你不需要对他吼叫,或者讲一番要整洁的大道理,你只需要提示一句,”玩具需要回到自己的家“,孩子立马就会明白。
这个我试过,没有啥效果。他依然会乱扔,等到小伙伴走了后,才会收拾,而且会收拾得很慢,还会跑过来找你帮忙。
第三,说出你的感受
比如,孩子总爱打断你说话,很不礼貌,你可以说出自己的感受,”我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你打断,我觉得不高兴。“注意,是说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批评。什么样算批评呢?比如,”你很没礼貌,总是打断我说话“
第四,写便条
写一些便条贴到家里的不同位置,作为提醒。比如,在电视机上贴着:”在开电视之前,想一想,作业做完了吗?“这个就是在一些关键节点上,加一个提醒。很多时候人是需要提醒的。这个方法有点用,不一定用便签形式。
作者说,鼓励孩子和我们合作,并不是用一套方法操纵孩子,好让孩子言听计从,而是培养孩子的进取心、责任心、以及体量他人需求的能力。
3
不要惩罚你的孩子
关于是否惩罚孩子,每个家伙在那个会有自己的答案和理由。有的家长觉得,惩罚孩子可以让孩子长记性,不惩罚的话,孩子会经常犯同样的错误。也有的家长觉得,惩罚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会让孩子憎恨你,得不偿失。
但即便是认为不应该惩罚孩子的家长,实际上也会在不经意间惩罚孩子。比如跟孩子说:”你做错了事,所以今天不能吃冰淇淋/看电视/玩手机“,这种做法并不严重,但本质上还是在惩罚孩子。
本书的作者反对任何形式的惩罚,因为她们认为惩罚并不起作用,惩罚还可能减轻孩子对错误行为的内疚感,孩子会觉得惩罚可以抵消自己的错误,因为,下次可以更心安理得重复犯错。另外,“孩子的精力会分散到如何去报复家长上面,错失了对自己不当行为的反省,以及思考修正错误的机会,而这个反省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主张用别的方式来代替惩罚,简单点理解就是让孩子承担自己行为的自然后果。所谓的自然后果,就是如果不进行外部干预,事情会自然走向的结果。比如,孩子不吃饭,那就要承受饿肚子的后果。
现在很多家长,包括我自己家,都害怕孩子长不高,就一直做孩子喜欢吃的菜甚至为了孩子多吃一点,追着喂孩子吃。这种做法是不好,但是如果你家孩子很瘦,你喂饭就吃,不喂就不吃。你会不会喂呢?如果他不吃饭,就要吃零食?你会舍得让他饿着吗?
说实话,这个还真得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处理。有些孩子饿了几顿后,就会自己乖乖吃,但有些孩子就会一直饿着。如果是后者,那就喂大一点,毕竟孩子的成长没有重来的机会。
#
作者在应对孩子逛超市乱跑的场景,给出了几个方法。
第一种,明确表达不同意的立场。
比如:”我不喜欢你这样,在过道乱跑会干扰别人购物”
第二种,提供更多选择。
比如:”给你两个选择,要么好好走,要么坐到购物车里,你来决定。“
第三种,采取行动。
比如,把孩子直接抱到购物车里。
第四种,让孩子承担行为的后果
孩子承担如果孩子还闹腾,妈妈不得不带孩子离开超市。这时候妈妈不要去说教,而是把孩子留在家里。然后自己去逛超市。这样,孩子就会意识到,妈妈之所以不带自己,是因为自己在超市里乱跑。这就是反省。孩子可能会央求妈妈再给一次机会,但这时妈妈要坚决告诉孩子,“以后还有机会,这次我想自己去。”这就是让孩子承担不当带来的后果。
第五种,就是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
比如,下次带孩子去超市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帮你挑水果,让孩子配合你行动。
第六种,和孩子一起面对问题
如果孩子还屡教不改,那就可以试试和孩子讨论他的感受和需求,然后大家一起想解决办法,最后选出那些双方都能接受的改进方法,再付诸行动。
这些方法和目的都不是要惩罚孩子,而是让孩子改正错误行为,同时学会承担责任。当我们和孩子出现冲突的时候,不要把精力用于彼此对抗,或者担心谁输谁赢,而是要把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这跟我们说在职场上批评员工犯错一样,批评不是责备,而是帮助他更好的工作。
4
学会赞赏孩子
赞赏是说好说,但好话也不是随便乱说的,它有一些常见的误区。有时候,明明是善意的赞赏,却招来意想不到的负面反应。
#
一般赞赏有两种方式
1、评价性的赞赏。
2、描述性的赞赏。
我们要避免用评价性语言赞赏孩子。比如,聪明、漂亮、完美、棒极了等等。而应该使用描述性语言代替评价。用赞赏的语气描述你所看到和感受到的就行了,孩子在听到描述性赞赏后,更容易从心底里认可自己。
比如,孩子把房间收拾的很干净,你不要去评价说“孩子很乖,孩子很棒”,而是描述你所看到和感受到的,“今天走进客厅,玩具没有乱扔,地面也打扫的很干净,感觉棒极了”这孩子也会感受到自己做的事情是对的。
书里还提供了一个小技巧,就是在赞赏后面,用一个词作总结。比如,“你说好六点回家,就六点回家,这就叫做'守时’”
这样在赞赏的同时,还能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好的生活习惯。
5
鼓励孩子自立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在《幸福的勇气》里有一个经典定义,“自立就是脱离孩童时代的生活方式,摆脱自我中心性。”不再凡事都以我为中心、让世界围绕我转,而是逐渐摆脱对成年人的依附,独自去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
如何鼓励孩子自立呢?作者给了六点建议
1、多让孩子自己选择
我们可以从一些很小的选择开始,比如穿什么衣服,吃什么菜,想去哪里玩,想什么时候洗澡等,让孩子更多地参与选择,而不是什么都给孩子安排好。主动性地创造给孩子选择的机会,这样对他们将来选择职业、生活方式、伴侣时会更加从容。
对于七岁以下的宝宝,有些时候,提供选择有奇效。比如,跟宝宝这样说:“你是现在就回去?还是十分钟之后再回去?”,大部分孩子会选择10分钟回去。把你想要做的,变成他自己选择的。
2、尊重孩子的努力
当孩子在努力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不管他们做得如何,我们都应该积极鼓励。
3、不要问太多问题
孩子到了一定年龄也会有自己的小心思、小秘密,不要总是打探太多,给孩子留下自己的独立空间。当孩子想跟你分享的时候,他们自然会说。
4、鼓励孩子独立思考
当孩子向你发问的时候,别着急告诉他答案,你可以鼓励他自己思考,自己找答案,或者寻求外部资源。比如邻居、朋友、互联网都可以成为解决问题的渠道。通过问题引导孩子学习,也是一种方法。
5、别毁掉孩子的希望
孩子小时候的愿望可能不切实际,但作为父母千万不要去打击/毁掉孩子的梦想,因为你不知道孩子会有怎样的禀赋和爆发力。不要轻易对孩子做出否定。
6、帮孩子从标签中释放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给人贴标签,比如”某某孩子性格不好,就是倔,蠢“,这些标签对孩子的心理会产生深远影响,孩子可能永远被禁锢在那个被定义的角色里。所以,我们一方面不要给孩子贴各种负面标签,另一方面要帮助孩子从已有的负面标签里释放出来,寻找机会让孩子看到全新的自己。
父母经常无意间给孩子贴标签,比如在辅导作业的时候,”你怎么这么蠢啊“一下子就脱口而出,这种习惯要改。对于孩子学习经常犯同样问题的我也没有好办法,只能说,放宽心,我见过很多孩子,早期好像什么都学不好,但到了5、6年级,成绩哗哗的上去了。所以不要着急,人生是场马拉松。我们不妨多一点耐心,去守护孩子的成长,给孩子一个更幸福的童年。

作者:石云升,来源:稀土掘金
点击图片 线上选购
作者: [美]阿黛尔•法伯 伊莱恩•玛兹丽施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原作名: How to Talk So Kids Will Listen & Listen So Kids Will Talk
译者: 安燕玲
出版年: 2007-11
END
往期精彩回顾
“书”的流传,终是指向正路
巴刻之金钱观:贫穷与财富的软弱较量
修复破裂关系,用“道歉的艺术”建造充满爱的关系
必读经典新书:《奥古斯丁的人生智慧》被他的大能转变
奥古斯丁的思想及其著作
开学季 |  顶尖大学校训:在真光中,我们必得见光!
C.S.路易斯论婚姻和爱情
书单  |  适合10-20岁青少年阅读的11本属灵书籍
面对焦虑书单:8本书,重拾你的生命盼望
以文字及文创产品来传播更美生命文化,建立更美生命的连接与共享提供优质讲员与多样化的培育平台。
晨光图书礼品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BJchenguangbooks

客服电话:010—84823626
店址:昌平区天通苑西一区二号楼晨光书店
图书  ‖  培训  ‖  礼品
 合作联系  传播文化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晨光微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