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晨光书店
图书 •  培训 • 礼品  

关注
司布真在《浅谈注释书》(A Chat about Commentaries)一文中鼓励ji-du-tu,若想要更好理解sheng-jing,需要好好使用注释书,他说:
要熟悉那些sheng-jing注释书,注释书是一支荣耀的军队,多多涉猎、从中学习会给你带来许多喜乐与益处。当然,你们不会自以为聪明到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来解释sheng-jing,可以无须寻求古圣先贤的帮助,就是那些在释经园地上先你而行、努力耕耘者的成果。假使你们有那种想法,请停下来dao-gao,因为你们配不上真正悔改的结果,而且你们就像那小撮跟你们一般见识的人一样,认为寻求帮助的行动,是对你们的绝对无误的一种侮辱。奇怪的是,某些人口中常说圣灵如何向他们说话,但却少有想及圣灵对其他人所显示的一切。
这一期选编了短文,可以为大家选择和使用sheng-jing注释书提供实际的指引。
如何选择圣经注释书?
我们在本书中经常提到有时你会需要参考好的注释书。我们不用为这一点辩护。好的注释书与好的讲道、演讲录音带或好的辅导者一样,是给jiao-hui的恩赐。
如果你是认真研读sheng-jing的人,你会想得到或使用sheng-jing每一卷书的好注释书。
你需要注释书做的事基本上有三方面:
(1)提供关于历史背景的原始资料;
(2)回答各种不同的内容问题;
(3)彻底讨论难解的经文种种可能的意义及其支持的论据。
那么,我们要如何评估注释书呢?
首先,不要根据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来评估。
如果一本注释书确实很好,而你的解经也做得很好,你和更好的注释书往往会有一致的见解。见解一致不是基本的标准。

此外,不要根据它是否“使你振奋”来评估。
注释书的重点是解经,找出jing文的意义,而不是讲道学——在今日传讲jing文的信息。你可以善用讲道学的书,试着发现如何在现今的情况中使用jing文。由于我们本身是传道者,我们承认这一类书籍有助于我们思想现今的世代。但即使这些书籍是阐述如何将sheng-jing应用于现状的极佳范例,它们不是注释书。我们在此所关注的不是这一类的书,而是解jing的注释书。
你在评估一本注释书时,至少应使用七项标准。这些标准不都属于同一类,也不是一样的重要。但它们联合起来在最重要的一点上有用——这本注释书可以帮助你了解经文真正说什么吗?
前两项标准基本上是你想要知道的关于注释书的资料。

第一,这本注释书是解jing、讲道或两者兼备的注释书吗?
这一点只是重述我们刚才在前面所说的。请记得,你真正要从注释书得到的是解jing。如果注释书中也有释经的建议,你会发现那些建议有帮助,但你所要的是对于内容问题的解答,而内容问题主要是解经的问题。

第二,它是根据希腊文或希伯来文经文或英文(中文)的sheng-jing译本?
一本注释书根据英文(中文)的sheng-jing译本并不是坏事,只要作者懂得经文的原文,并使用这样的知识作为注释的真正来源。务必注意——你可以使用大多数根据希腊文或希伯来文jing文而写的注释书。有时你将不得不“略过”希腊文或希伯来文,但通常你可以这样做,而损失很小。
下一项标准是最重要的标准,是你要评估的真正重点。

第三,当一段经文有几个可能的意义时,作者是否讨论、评估所有可能的意义,并说明他自己的选择之原因?
例如,在本书第二章里,我们曾以《哥林多前书》7:36为例,说明这段经文至少有三个可能的意义。除非作者讨论所有三种可能的意义、提出赞成和反对每一种可能意义的理由,然后说明他自己的选择,否则那本注释书没有提供你完整的资料。
如果你想得到所需要的一切帮助,以下的四项标准是很重要的。

第四,作者是否讨论文本批判的问题?
你已在第二章里知道这方面的重要性。

第五,作者是否在重要的地方讨论经文中的思想之历史背景?

第六,作者是否提供参考书目,使你可以作进一步的研究——如果你想要研究的话?

第七,注释书中绪论的部分是否充分提供关于历史背景的资料,使你能够了解该卷书写作的原因?

要查明这一切的最好方法是,只要从sheng-jing的一卷书中选一段真正难解的jing文,看看注释书如何提供资料和解答问题,尤其是在讨论所有可能的意义方面,看它做得有多好。例如,我们要评估一本《哥林多前书》注释书的价值,可以看作者如何讨论《哥林多前书》11:10或7:36。至于教牧书信的注释书,我们看它对《提摩太前书》2:15的讨论就可以查明。至于《创世记》的注释书,2:17是一个“检查站”。至于《以赛亚书》,可能是7:14-17。
当然,最后的判断标准是,
作者在根据jing文的背景理解它的意义时,如何整合他的资料。
有些注释书蕴含丰富的历史资料与参考书目,但可惜不见得精于解释sheng-jing作者的原意。
在我们列出书单之前,让我们再说一遍,
sheng-jing研究不可从注释书开始!
你自己做了研究之后,才看注释书;你最后参考注释书的原因是,要为你在自己的研究里发现的内容问题寻找答案。当然,注释书同时会提醒你注意一些你没有问但或许应该问的问题。
如何正确采用圣经注释书?
采用注释书的基本原则
1
不要怕接触注释书。
jiao-hui中有时会听到人说:“除了读sheng-jing外,我不读其他书!”表面看来,这似乎是在高举sheng-jing的权威,听起来十分属灵。殊不知,这种心态的背后正暗藏隐忧。
一方面它在提倡反知识学问的心态,否定一切有关研究sheng-jing的注释书与工具书的价值;另一方面,它不能接受圣ling同时可以透过别人的研习心得来帮助读经者明白shen的话。
当然,我们不能喧宾夺主,将知识的追求高举过于sheng-jing的权威。但研经者不能坐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孤芳自赏,将前人一切宝贵的资产全部摒弃。以色列人从埃及人“借来”的金银首饰,在分别为圣后可用作建造会幕的器具。同样,许多学者多年付上的血汗结晶,都是智慧的累积,极具参考价值。参照注释书如同站在别人的肩头上,让我们高瞻远瞩、别有天地。
2
研经时不要一开始就翻阅注释书。
研jing者常遇到一种试探,为了省时省力,在研jing开始时就参照各种注释书;这样做只会减低独立思考的能力。在遇到难解的问题时,研jing者必须先行对经文细心分析,作出初步的结论,然后才参照注释书。经过这样的过程,会保证对经文有较为深切的认识。  
傅浩夫(Howard Vos)曾指出研经者常犯的一个错误:     
研经者往往在未看sheng-jing前先找注释书,因此所得的是在狭窄的范围内,而且他的见解所导向的结论并非由圣ling来的。若只靠注释书则会剥夺他自己发现永恒不变真理的福气。
3
注释书不是“天书”,并非绝无错误
注释书是有血有肉的学者写成的,虽然他们学有专长,但毕竟他们也是人,仍有“盲点”,有看不准的地方。因此,对注释书的见解不能照单全收,须经过仔细的衡量,才可断定它们的结论是否准确。
若是研jing者的结论与注释书中的相近,那是“英雄所见略同”。若是不一样,亦不必立刻承认那是自己的错,别人的对。要先问为什么会是这样?他的立场有什么根据?研经者可以一边思考,一边跟作者对话,在经过消化后才接受别人的东西。
4
选择注释书必须注意它的写作哲学
与出版目标。
选择注释书是一门学问,尤其活在印刷业发达、ji-du-jiao出版商不断地推出新作品的时代。这现象一方面是研经者的福气,但另一方面亦会因产品琳琅满目而令人无从选择。读者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a.认清出版社,是保守派的抑或开明派的。
如美国慕迪出版社(Moody Press)至今仍坚持保守信仰的原则;有些以前保守的出版社如Eerdmans、Zondervan等,现今在出版书籍的信仰立场上有时显得开明,并没有保持一贯的保守,须要留意。    

b.认清作者是谁?
他的神学信仰正统吗?他有其他著作可供参考吗?他专长于哪一方面的研究?是一位治学严谨的学者吗?

c.了解该注释书出版的对象与目的。
有的注释书是纯学术性的研究,只适合有专门训练的人参阅。另外有些是ling修性的注释书,是记录作者研经心得的作品。最理想的注释书是:那些治学严谨的学者提供透过各种途径钻研经文而得出的解释,而且将给专门人士参考的原文解经资料放在附注中,使不懂原文的人亦容易读。
找到合适而又具代表性的注释书,解经将会事半功倍。
5
好的注释书必定会指出经文中解释的难题
好的注释书不单提出作者认为正确的答案,更指出支持该项答案的论证,甚至列举其他各种不同的立场,逐一讨论。
参照注释书的步骤


A.找出问题

1.有些问题比较明显,一看就可以发现。但明显的问题不一定就是重要的问题。要解决问题,必须先找出问题的症结,并且知道它们对明白整段经文的重要性。
2. 注意不同类型的问题:
  //  
a.  历史文化的问题——时代文化差异而引出的问题。
b. 字词本身意义的问题——字词潜在的基本意义及在经文中实在的意义。
c. 语言语法的问题——文词语句的意义,词句与词句之间如何组合的问题。
d. shen学的问题——与神的本性或计划似乎互相矛盾的问题。            
e. 逻辑推理的问题——经文如何按语言法则作合理推论的问题。

 B.解决问题

1. 问题可能会有不止一种的答案。在研读jing文的时候,研经者可能已发现有不同解释的存在,但通常是在参照注释书之后才会接触到不同的论点。      
2. 参阅注释书必须明白作者的观点与论据,千万不要草率下判断。若有不明白之处,要花时间再三阅读,直至完全了解为止。 
3. 找出作者为何持定某种看法,试将他所提出的理由逐一列出。 
4. 分析每项论据,看它是否忠于jing文、合乎情理或与shneg-jing整体的教导相符等。
5.  试从反方的角度去看,找出该观点或论据的弱点。
亚特勒(MortimerAdler)描述这过程时说:
在读者提出赞成和反对的意见之前,这课题值得花一些时间进一步思考。如果读者能与作者达到共识,掌握作者的议题和思维过程,他便能分享作者的心意。事实上,整个诠释的过程,就是借着语言的媒介达到彼此心灵的交会。

C.衡量对照
1.参看其他的注释书,看是否有另外的解释。若有,重复采用上列B点第2至5项的步骤,看该解释是否可取。
2. 试将各项解释排列在同一张纸上,列出它们的优点与缺点。若遇有不同的立场或见解,不要立时把它“枪杀”,要存客观的态度,看它的论据在哪里,以便参考对照,衡量取舍。
3.  经过衡量分析后,找出一个最切合经文的解释作为结论。
[摘自《圣经导读:解经原则》,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12]
作者:戈登·菲、道格拉斯·斯图尔特
[摘自《十步释经法》,新世界出版社,2012.01],作者:赖若瀚
来自:生命之光读书汇
点击图片  线上选购

作    者:【加】戈登·D.菲、【美】道格拉斯·斯图尔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丛书:基督教文化译丛
END
往期精彩回顾
穆勒与玛丽的婚姻见证:他已使她心生爱意
荐书《非暴力沟通》学习高情商沟通秘诀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最头疼的事情是什么?
巴刻之金钱观:贫穷与财富的软弱较量
修复破裂关系,用“道歉的艺术”建造充满爱的关系
必读经典新书:《奥古斯丁的人生智慧》被他的大能转变
奥古斯丁的思想及其著作
开学季 |  顶尖大学校训:在真光中,我们必得见光!
C.S.路易斯论婚姻和爱情
书单  |  适合10-20岁青少年阅读的11本属灵书籍
面对焦虑书单:8本书,重拾你的生命盼望
以文字及文创产品来传播更美生命文化,建立更美生命的连接与共享提供优质讲员与多样化的培育平台。
晨光图书礼品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BJchenguangbooks

客服电话:010—84823626
店址:昌平区天通苑西一区二号楼晨光书店
图书  ‖  培训  ‖  礼品
 合作联系  传播文化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晨光微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