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晨光书店
图书 •  培训 • 礼品  

关注
你是否曾经毫无方向感地开车?设想下,你要出发去一个地方,一个你从来没去过的地方,而且压根儿不知道该怎么去。你的感觉如何?或许会有些沮丧,因为你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也不确信自己是否能成功到达目的地,或者纠结于该走哪条路。这一点都不好玩!这些问题有没有让你回想起某些时候你开始阅读后的感受?
在仔细阅读之前,先通过浏览一些重要线索来获取材料的基本框架和主题,并且激活自己已有的背景知识,会使得阅读更加主动和专注。你可以试试这个小技巧,调整一下自己的阅读习惯。
1.避免盲目的阅读
很不幸,上面所说的感受跟不熟练的读者开始阅读时的感受类似。他们面对阅读材料就像面对一场没有导航的汽车旅行一样。对所读的材料一无所知,只是横冲直撞地开始读,直到结尾。他们越读读越沮丧,但是坚持读完全篇,因为他们认为这是―种责任。从小学起,老师就告诉他们,任何阅读材料都要读完才行。他们不确定自己是否懂得所读的内容,也会感到困惑不解,因为这不是他们想要的阅读方式。难怪那么多的人不喜欢阅读。
为避免陷入完全盲目的阅读境地,一种方式是先了解些背景知识。记住,
你的背景知识包含你个人学习和经历过的独有的一切。每份背景知识都可以成为帮助你理解原文的线索。

赛车手喜欢选择自己熟悉的赛道,而非新赛道。这与人类本性相符:我们喜欢熟悉的或者了解的事物,对不熟悉的毫无线索的事物感到局促不安。如果赛车手不熟悉赛道布局——比如,弯道的弯曲度或者维修站的位置,他们就无法提前为比赛做准备。
同样地,
对阅读材料不熟悉使得理解和专注变得更加困难
你会感到自己如同置身在一片茂密的丛林中,找不到出口。想对陌生的事物熟悉起来,就需要调动你所知道的所有线索或者信息,从而让你安心,知道自己在正确的位置。这些线索可以帮助你对所读的内容做出判断,给出解释。
开始阅读前,你知道的线索越多,就越能更好地理解,且更快地阅读。

你或许想知道,自己如何在从来没有接触过的领域获取背景知识?最好的方式是获得一份地图。
2.用“地图”引领阅读
精明的司机明白,地图可以帮你看到世界。它会告诉你自己的位置,去过的地方以及你的目的地,也会让你看到周边的环境,以及周边的设施,比如加油站和休息区,这点有时很重要。
任何一次汽车旅行之前,先看看地图能够确保—次愉快的旅途,这意味着对你所去的地方感到熟悉,相信能够及时到达,并且知道走的路是否正确。有人要用地图找到两点间的最短路线;有人使用地图寻找风景美丽的乡村小路。不管什么原因,出发前知道自己旅行的目的以及目的地是至关重要的。
阅读前使用“阅读地图”是指使用“预览”的方法。预览是有意识地、专门地在真正开始阅读前,通读整篇阅读材料的方法。这种精心的略读过程使你熟悉作者的写作框架,从而在开始前就掌握阅读的方向。
因此你可以:
▶▶ 知道这篇材料是否值得阅读;
▶▶ 树立一个更加具体的阅读目的和任务感;
▶▶ 获取有价值的背景知识,帮助你更快速有效地阅读。
预览适用于任何非虚构类的阅读,包括(但不仅限于)报纸、杂志文章,说明书或课本章节、参考指南、通讯及电子杂志等。这种方法不适用于小说,因为可能会破坏这种文体的阅读体验。
预览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你所不了解的阅读对象的背景知识,除此之外还可以作为:
▶▶ 不需要细节阅读时的替代方式;
▶▶ 任何阅读的引入;
▶▶ 减少重复阅读的检阅过程。
不论出于何种目的,预览都是一种极为有效的阅读工具。预览推翻了阅读需要从头开始直到末尾这一普遍持有的观点。
很多人以为既然这些信息被写下来并印刷出来,就需要逐字阅读。
当你开始阅读时,是直接从开头逐字阅读还是看看别的,比如略读小标题,再开始读?直接从开始读到结尾,并不是最有效的阅读方式。相反
开始读之前应该先快速寻找重要线索,储备背景知识,描绘出自己的阅读地图。

你是否记得高中或大学时,老师让你在开始写文章或论文前先写个大纲?毕业后继续从事非虚构类的写作或者编辑工作的人,肯定依然记得这条明智的建议。因为,
所有非虚构类的阅读材料本身都是遵循着大纲来展开的。大纲提供写作观点的组织结构,通常可以总结主要观点,并简单地分为标题和小标题。

3.绘制阅读地图
下面介绍绘制阅读地图可以使用的图例,及其对应的阅读线索。
阅读地图图例
#
旅程名称——题目
>
旅程出发地点——引言段
§
沿途大城市——小标题
T
沿途小镇——每段首句
-
各条道路——每个段落
<
旅程目的地——概要或结束段
旅程是否完成——结尾问题(只适用于课本)
记住一点,并不是所有的非虚构类的材料都有这些线索,但大多数都有。只使用和你阅读材料相应的线索即可。下面我们详细分析一下每个元素的作用。

# 标题:
事实性的标题很好地表达了文章的内容。例如:“知识时代的领导力”、“外出就餐,吃出风格”、“节日如何应景装饰”等等。

> 引言段:
你是否记得学生时代,每篇文章都必须有开头、中间和结尾?这些部分又被称为引言、主体和结论。任何文章或章节的第一段或前几段几乎都是引言段,作用是确立文章的方向。引言可以是一段或几段。如果你不确定引言要读多少,可以先读前几段,很有可能读完第二段后你已经了解了文章的方向,那就不用再读下去,转而读第一个小标题或者每段的第一个句子。

§ 小标题:
小标题是地图上的大城市,是阅读大纲的基石,并提供明显线索,提示文章的内容。小标题经常用粗体表示且自成一行,字体比文本内容大一些。

T 段落首句:
段落首句包含文章的主题思想,课本上称之为主题句。这应该是最重要的线索,会告知每个小标题下包含的细节内容。这就如同地图上每个城市穿梭而过的主要街道。如果你训练自己只读每个段落的第一个句子,你会发现作者写作大纲的重要结构组成。有时你会发现首句很模糊或者观点不完全,这样的话,就继续读第二个句子找出完整观点。
- 各条道路:
这是每段剩余未读的部分。开始使用预览方法时,不要读整段。不熟悉这个方法时,你可能担心漏掉什么信息,又退回到劳心费力地逐字阅读阶段了。正确做法是只读那些言简意赅的词汇。当你适应了预览时不再逐字阅读时,就可以继续读选定的段落了,这些段落需要既能吸引你又能符合你的阅读目的和任务。这样你就是在有效略读而不只是预览了。
< 结论或概括段(又称为摘要):
每篇文章的结尾处都会有概括或结论,告诉你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可以是文章的最后一行,也可以是最后几段。很多研究型文本以摘要开始——通常是文章的总体概括,有时是一或两段——提供给读者了解文中复杂概念必需的背景知识。
?结尾问题:
这只适用于每章最后带有问题的课本。在读正文之前,先读问题比较有效,因为这样你会带着任务去读,或者会让你更明白作者的意图。有人认为这是作弊行为,我更愿意称之为正大光明的主动阅读。
当你预览章节时,
可以将阅读路线图中的符号单独写在—张纸上,或者标在文本的空白处。
这样你就能透过标记获取完整的路线图。
在开始真正阅读之前,你的路线图上
还有一些其他有趣的地方值得一看。比如:图片、表格、黑体字、列表、旁注、脚注及文本框等。
透过查看这些线索,结合你的路线图,你就可以在短期内找到大多数非虚构类文本的主旨。
来源:本文摘自艾比·马克斯·比尔《如何阅读:一个已被证实的低投入高回报的学习方法》(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06)。
点击图片⬇︎  查看精美文创介绍

END
往期精彩回顾
以文字及文创产品来传播更美生命文化,建立更美生命的连接与共享提供优质讲员与多样化的培育平台。
晨光图书礼品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BJchenguangbooks
座机电话:010—84823626
店址:昌平区天通苑西一区二号楼晨光书店
营业时间:09:00-19:00(周日休息)
图书  ‖  培训  ‖  礼品
 合作联系  传播文化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晨光微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