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晨光书店
图书 •  培训 • 礼品  

关注
只要你还在读书,读什么和怎么读就是绕不过的问题,特别在现在这样信息泛滥的时代。作者C.И.波瓦尔宁(1870-1952)被称为苏联现代阅读学研究的奠基人,《应当怎样读书》是他在1923年发表的长篇论文,1924年出版为单行本,1928年又出版了增订版。简单来说,这是九十多年前的信息了。不过这本书作为苏联最先指导阅读方法的书籍之一,也被看为“有关这个问题的书籍中最好的著作之一”,其中亦有一些跨越时代的灼见。今天从书中选出几段和大家分享。文末附上的“读者守则”是本书作者的总结,精辟实用,流传很广,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01
阅读是一种艺术
普希金对叶甫盖尼·奥涅金这样描写道:“他一排排摆得琳琅满架书,读来读去,可是全都毫无益处……”就是现在也经常有这样的事:读啊,读啊,开始感到似乎从阅读中得到的益处不大。马上会有想法:我们这样读下去行吗?大概不对头吧?便开始征求意见,寻找指导和规则,开始猜想可能有一种阅读的艺术。
如果我们从产生第一个念头起,就沿着这条思路想下去,就会相信阅读确实是一种艺术,而且是一种重要的、需要下功夫才能掌握的艺术。我们会觉得下面歌德讲的话是符合真理的:这些善良的人们料想不到,学会读书要化去多少劳动和时间。我自己在这方面用了八十年的时间。但我还不能说,已经完全达到目的了。
02
阅读的基本规则
具有熟练技巧的读者应当做到:
(1)如果需要的话,应当从书中全部吸取它能够提供给你的东西,把其中有价值的和通过阅读能够得到的东西挤尽、喝干、全部吸收。
(2)读书的方法应当适合于读书目的。

不讲求技巧的阅读的主要缺点之一就是,不论什么样的书都用几乎一样的方法去读,差别不太大
习惯于快速浏览的人,也用同样的方法“浏览”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大仲马的小说、《福尔摩斯探案集》以及《爱因斯坦学说》。习惯于慢条斯理地阅读的人,看报纸也象读经济学巨著一样,这也是不正确的。这种处理方法虽然害处较小,但毕竟有害,阅读艺术的一项基本原则是:读书的方法不仅要根据读书的目的来改变。而且要完全由后者来决定。
03
深入的阅读
还是先让我们打个比喻吧。假设在我们面前有一大桶水,如果我们把棍子的一头插人水中一点儿,并用它搅动,水的表面就开始转动,但比较浅。把棍子再插深点,继续用它搅动,更多的水开始转动。如果我们把棍子插到底,并加以搅动,那么所有的水很快就都转动起来。这个粗浅的比喻多少能说明一点儿肤浅的阅读和深入阅读的区别。
阅读时花费的精力越大,我们所读的东西同我们的思想感情中已有的东西联系得趁紧,那么阅读也就越深入。
由于深入阅读的结果,书的内容应该为我们所“掌握”,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
一本书的内容,如果“被领悟”,不仅对个性的某一方面,而且对一个人的行为本身起决定作用,因为个性的某一方面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众所周知,一本被深入阅读过的、认真考虑过的,彻底感受过的书,往往决定一个人的―生。肤浅的阅读,只要求以最起码的精力进行,通常只要达到勉强懂得在说些什么的程度就行了,当然,这里根本谈不上“掌握”。
04
反复地阅读
反复阅读最重要的书籍在自学中起着不小的作用。阅读时读者无论多么细心和善于钻研书,在注意力集中到一些方面、一些思想的时侯,也常常会忽略其他的重点。在重读时第一批要点已经是我们所熟悉的了,对它们的注意力不再要求象以前那种程度了。因而我们在书中将发现新的东西。有时我们会感到奇怪,为什么以前没有发现。因此,为了深人研究一本书,阅读一遍是很不够的。
同时应当记住;读书是愉快的,反复阅读有时更加愉快。伟大的艺术作品,我们专业方面的重要著作,应该成为我们的经常的交谈者。你们试试看,在隔较长的一段时间以后,重读任意一本书,一眼就会发现惊人的现象。
一本书在初次阅读时,好象内容是很深刻、很好的书,在重读时看法常常出现明显相反的情况;而一本以前我们所“不喜欢的”书,现在却变成一本内容非常有趣和深刻的书。
这多半是我们知识增长的特征,同时也是测量增长的一种尺度。
05
“消化”书的内容
读过的书的内容应该在我们的心理上,在我们的头脑中,进行一定的加工。
如果我们只是像“死记硬背”那样简单地记住它,书的内容在我们的头脑中,就会象油浮在水上一样,不能同我们头脑里已有的知识融合在一起。
——这是一些用不上的知识,白白地塞满头脑。
我们在书本里读到的东西,应以某种方式同我们已有的思想、知识和情感等联系起来,成为它们体系中的一部分,或者使它们发生变化。这就是它的加工;这也就是“消化”书的内容。
在我们刚读过的和我们以前已有的思想、知识和情感之间建立的联系越深入,新读过的内容所带来的补充和引起的改变越多,越深,消化得也就越深刻,越好。
如果读过的书不进行加工,而只是死记硬背,这是使读者变成“无所事事的空谈家”、好说漂亮话的“吹牛家”一类人物的最好土壤。
C.И.波瓦尔宁的《读者守则》
总则

1、不要用一种方法读所有的书。阅读方法要适应阅读目的。

阅读守则

2、要记住阅读是最重要的、最需要的和最严肃的工作之一,不只是“消遣”。
3、在你所读的书中至少要精读一本。
4、在这种阅读上不要吝惜时间和精力:终将偿还有余。阅读要全力以赴。
5、要毫不松懈地同阅读的最凶恶的敌人——思维和想象的懒惰作斗争。
6、要力争做到:对书中的每一个地方都完整面清楚地搞懂。
7、除非万不得已,什么也不要放过去不读。
8、除非万不得已,读一本书不要半途而废。
9、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要求助于人。要全力以赴地力争在没有别人帮助的情况下,自己克服困难、解决问题。首先要独立思考。
10、哪里需要想象——就要“尽量地”想象。
11、要想好好地认真读书——就要拿着笔读:要写摘要、批语和摘录。
12、要学会使用目录。
13、不要只是“从左往右”读,还要常常“从右往左”读:即要回过头来重读已经读过的地方。
14、先要很好地理解,然后再评论。
15、读完一本书后,再读别人对这本书的评论。
16、读完一本书之后,要搞清它的实质并扼要地记录下来。

选书守则

17、读得少些,但要好些。
18、读必读之书,即使是没有兴趣的也要读。
19、读能够找到的最好的书。
20、读不大容易懂的和不大难的读物。
21、按照一定的阅读计划读(按大纲或专家的建议)。
来源:作者C.И.波瓦尔宁,摘编自《应当怎样读书》。
扫码进入,查看更多
END
往期精彩回顾
(约翰派博)圣诞节:对每一个人的邀请
对圣诞节的五个常见误解
荐读   |   圣诞月查看一份无法完整收录的感动
圣诞电影片单15部「暖心电影」真诚推荐!与亲朋好友享受视觉与心灵的飨宴吧!
马丁路德的婚姻与家庭
C.S.路易斯:巨匠背后的亮光
奥古斯丁的思想及其著作
书单  |  适合10-20岁青少年阅读的11本属灵书籍
面对焦虑书单:8本书,重拾你的生命盼望
以文字及文创产品来传播更美生命文化,建立更美生命的连接与共享提供优质讲员与多样化的培育平台。
晨光图书礼品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BJchenguangbooks
座机电话:010—84823626
店址:昌平区天通苑西一区二号楼晨光书店
营业时间:09:00-19:00(周日休息)
图书  ‖  培训  ‖  礼品
 合作联系  传播文化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晨光微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