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晨光书店
图书 •  培训 • 礼品  

关注
C. S. 路易斯的《卿卿如晤》 (A Grief Observed,喻书琴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薄薄的一本书,一篇丧妻悼文,我用一个晚上的时间读完了它。在读的过程中,几度掩卷悲摧泪下。我 不敢思触他在极度痛苦中对xin-yang的拷问,更不敢去一瞥他短暂、浓烈而凄美的爱情。那份由爱情和死亡交织辉映的哀艳和悲凉从字里行间散发,让我看到人性在造物zhu面前的真实挣扎,触摸到xin-yang在生命中的立体存在。
路易斯是在医院的病房里向他的妻子乔伊求婚的。一个躺在病床上,一个跪在病床前,观礼的就只有他的哥哥,和看护她的修女。可见,这是一场并不被公众和朋友所接纳的婚姻。人类的文化传统和爱情审美青睐于郎才女貌、青梅竹马的经典爱情,对于他俩从各方面看来极不般配的婚姻,人们并不看好。
路易斯那年已经58岁。58岁的男人,纵然满腹经纶才华盖世,从领受命运赐予爱情的角度看,最风华佳美的年月毕竟已经过了。但有一点足够一个男人欣慰的是,当时其学术成就和文学造诣已经享誉欧洲。
那年乔伊37岁,本应该是一个女子最丰满的年龄,而她却因为曾经生活的残碎不堪而历尽沧桑。她离过婚[注:因前夫出轨有外遇],带着两个孩子来英国漂泊,经 济上穷困潦倒,更为致命的是,那时她已经被确诊,是骨癌晚期。在生活的各种摧残下,这个女子在望断天涯路终遇知己之际,单就外表来说已经与美丽无缘了呵!
我曾经以为路易斯爱上乔伊是出自对她的怜悯。但假若果真如此,我能感叹于路易斯的自我牺牲,但却并不会欣赏这种行为,更不会让我的心灵受到震撼。毕竟爱情的本质是一种感情,要是没有属于异性间的彼此相吸和喜爱,是不可能产生爱情的。
点击图片  线上选购
作者: (英)C.S.路易斯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A Grief Observed
译者: 喻书琴
出版年: 2013-12
丛书:
C.S.路易斯作品集(精装新版)
理智可以用来引导和管理爱情,但理智是不可能会催生出爱情。爱情既有精神层面的爱慕与欣赏,更有身体方面的渴望拥有……这是一种成分极为复杂的感情,其中有 怜惜的成分,但光有怜惜却远远不能构成爱情。作为对人性有深刻洞见的路易斯,难道是因为怜悯乔伊的艰难处境而违背自己的爱情意志便与她结婚吗?难道他不知 道,人类的怜悯如果以不恰当的方式表达,反倒是一种伤害和愚蠢吗?尤其是在爱情和婚姻上。
显然不是的。
从他的丧妻悼文中,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他对乔伊诚挚而浓烈的感情。这份爱情冰清玉洁,也热烈如火;这是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强烈爱慕,是失散于浮生的另一半在时空轨道中的重逢。
特别是他说的这几句话更是触动我心弦:妻是一个巾帼女杰,灵魂如剑,一把端直雪亮、千锤百炼之剑。但她决不是一个完美的信徒,而是一个有罪的女人,嫁给一个有罪的男人……
不知有多少年了,我没有看到过,“巾帼女杰”和“雪亮之剑”被一个男人与“妻”这个称谓如此温柔深情地揉合在一起。
在我们几千年的男权体系中,经过男人们的爱情审美过滤后成为其津津乐道之“妻子”的,差不多都是除了三从四德就是小鸟依人、温柔可人,谁愿意接纳一个巾帼女杰成为妻子?谁更敢舞动一把雪亮之剑?这将会怎样挑战一个大男人脆弱而矫揉的自尊?这又需要何等的胸怀和气度,并超然的爱情审美,穿越巾帼女杰之智慧和胆魄,穿越雪亮之剑的锋芒,而看到女人本质上的温存和柔弱。这是上帝设置在女性基因中所无法磨灭的。
极少有女人不温柔,只是没有足够优秀的男人去发现;极少有女人不柔弱,只是因为没有碰上足够宽厚的肩膀可以傍依,迫于生活之无可奈何而选择了坚强。
可见乔伊确实是以其内在生命征服了路易斯,换句话说也只有像路易斯这样的男人,才能够发现乔伊身上隐藏在“巾帼女杰”和“雪亮之剑”下面作为妻子的温存和柔美!他曾经说过,丈夫在家庭中的领导地位,乃是以十字架上的舍己之爱为基础的,那个爱上乞丐女的国王,几十年如一日地期待着他所爱的女人能够讲卫生懂礼貌,面对这样的爱,最坚定的女权主义者也不得不顺服下来。
然而在自与乔伊相识的几年里,他们之间的交往根本只是局限在异性朋友的好感层面,并没有超出普通朋友的范畴。但就在她被确诊患上骨癌,生命奄奄一息之际,路易斯却深深爱上了她并决定与她结婚。这促使我再次思考人类爱情的产生机制。
爱情的原动力乃是shang-di在人类身上设置的生殖欲望,在被文明所熏陶的心智和心理层面则表现为对于美的需要和渴求。它就好像是上帝在人类情感领域开辟的一座独特 的园子,里面有一扇门紧紧关闭,以把这座园子与其他情感领地区别开来。绝大部分的爱情是产生于不知不觉中的。当人们堕入爱河时,通常是那扇爱情之门被巧妙 打开后,积蓄在生命中的爱情就开始发动。
我想作为一代天才式的作家,在其58年的人生中,从他身边走过的女子肯定不 乏优秀的女性,并且也同样让路易斯对其怀有能够发展成爱情的好感,然而却没有一个像乔伊一样与他擦出这种程度的爱情火花。与其说是这些女子中没有一个其才 学或相貌以及独特个性等方面有超越于乔伊的,不如说是她们与路易斯之间并没有出现一个因缘以成为打开他爱情之门的契机。
乔伊所握有的那把打开路易斯爱情之门的钥匙,却是她的疾病和其相随的死亡。要和一个患上癌症晚期的女人结婚,就等于与死亡联姻。与死亡联姻,就表示自己也有可能要经历死亡。
这让我想起一幕场景:zhu-ye-su在华美的天堂决定向尘世出发,要从童贞女的腹中道成肉身时,他肯定已经遥遥地看到了各各他山高挂在木头上的那具血肉模糊的身体。当时他岂非明明知道, 他要与之合而为一的那个肉身,很快就要经历死亡?他非但知道,并且他来到尘世的目的就是要和软弱的肉身“联姻”,并与他一道经历死亡。
因 此,路易斯对乔伊的爱情与其说是带着十字jia受难式的悲壮,不如说是作为一代护jiao大师的他,乃是zhu-ye-su shi-zi-jia受难的真理在生命中的一种内化,并自然而然地以 爱情方式表达出来。应该说这是真理在生命最高程度的内化。我认为,人类骄傲的最后阵地,除zong教热情外就应当是爱情审美。
一般来说,人们选择伴侣的一些条件和标准,乃是他对自我价值认定的一种评估,因此爱情审美是能够看出zhen-li对ji-du-tu生命的更新程度。而成为打开爱情之门的那把钥匙,就更是反应了我们生命最深处的价值取向。
一个ji-du-tu的生命越是被真理更新,其爱情审美就应该越接近shang-di的标准和祂在十字架上彰显的大爱。不是在理性、意志和愿望上的接近,而是十zi架受难的真理内化为一种审美取向,升华为一把打开爱情之门的钥匙。
虽然婚姻晚到,但路易斯实践了一次人生最崇高最卓绝最深刻的爱情。在回忆几年的婚姻生活中他写道:“你尘世的爱人,即使在今生,也常常以其真实面目打碎你对她的纯然想像。但你情愿如此。你接纳她,乃是接纳她的任性、她所有的缺点以及她所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正是真实的她,而非任何关于她的影像或记忆,才是我在其离世后还深深恋慕着的。”
很多人的爱情无法经受婚姻的考验,是因为他们对所爱对象的审美,总是停留在距离产生魅力的阶段,当婚姻将爱情的浪漫面纱撩开,爱人的真实面目显露,彼此的距离感消失,他们对所爱对象的恋慕和欣赏也便消失了。
很多人的爱情也仅仅保持在“爱可爱的人”的程度,对于婚姻中所展现的那个有缺点的不太可爱的爱人就很难继续从心里生发爱情,甚至还产生厌恶和逃避。
许多人的爱情也总是停留在索取的阶段,一味地从对方身上索取爱索取美。索取的爱情只有欣赏没有接纳,只有苛刻的要求没有甘心的建造。
而像路易斯的爱情,从一开始就连对方的绝症及其伴随的死亡都敢爱和接纳,那么婚姻中对方身上还能暴露什么缺点和不尽人意,是他所不能爱和不能接纳的呢?
这 让我想起zhu-ye-su把地上的jiao-hui看为自己的新妇,从来就不是这个新妇完美得讨他喜悦,相反却是以他极大的忍耐和包容接纳她,并用圣洁的宝血藉sheng-ling时时清洗和遮 盖,使她一天天地变得美丽、高贵、圣洁。因此可以说,路易斯短暂而凄美的爱情,是一次把神的大爱在婚姻中的落实和操练。
但正如他曾经说过的,在人类的各种情感中,爱情是最具备与shang-di性情相似的品质;原本两个毫不相识的男女,一旦真正的爱情产生,马上就有了甘愿为对方赴汤蹈火的勇气和牺牲精神。但人类生命中越与shang-di性情相似的东西,往往越能够成为偶像而与shang-di争夺在人灵魂和心灵的位置。
这句话正好也应验在他自己身上。当他妻子的癌症由短暂好转而突然剧变,路易斯万般恳切求神医治却没有任何果效而离开人世时,这个在xin仰旅程上做了多年赤诚之子的学者,其整个思想和情感竟然都出现了崩塌和瘫痪。
作 为一代shen-xue家和护jiao大师,他岂不知道shang-di对人类的绝对主权吗?他岂不知道救恩是shang-di赐给子民的必然性恩典,而疾病得医治却只是或然性恩典吗?他难道不知 道,他刚刚做了新郎马上又要做鳏夫,岂非他选择了这份爱情的正常结局吗?……然而这一切原先在真li和信心上的确定,对于那个时候的他,仿佛都成了一道虚无 的幻影了。他甚至连shen的良善都产生了怀疑。
在回忆妻子重病在床历尽折磨时,他说,可怕的是,一位纯然良善的祂竟然让这种惨事发生,其可怕程度不亚于一个宇宙施虐暴君;我们越相信shen鞭伤是为医治,就越怀疑求shen高抬贵手刀下留情是否行得通。
当时看到这段文字我是触目惊心的。shang-di借此向我们每个人展示了人性的软弱。感谢祂让我成长在一个有着纯正xin-yang的jiao-hui,就我现在来考察,周围有一些弟兄即便生命中发生这样的事,他们也不会出现像路易斯这样的属ling瘫痪。
是他们的生命底蕴比路易斯更加深厚吗?非也。是路易斯所经历的爱情比他们的爱情更加伟大吗?也不全是。而是人类在追求shen的道路上,完全是靠着祂恩典藉sheng-ling的护理才得以成就。一旦祂稍微将恩典撤回,无论什么样的属ling伟人,摩西还是保罗,照样跌倒不误。
这种情况其实sheng-jing早就有记载。但当祂把真理落实在每个人的真实生命来操练时,一个个都像小学生从头再来地学习和领悟。祂借路易斯这次晚年婚姻中的属ling经历,对我们每个人敲响警醒之钟,并让我们在他面前更加谦卑。
可 以说自从人类犯罪以后,寻找偶像取代shang-di是人类的天性,不单单是世上的荣华、富贵、美誉等能成为人心的偶像,人性吊诡的软弱之处在于,甚至连竭力追求真理 这行为本身以及那个我们呕心沥血为之实践真爱的对象,都可能成为偶像而让我们怀疑祂、离开祂。就如在jiao-hui发展过程中,起先是本着爱灵魂的心要把fu-yin传到地 极,然而一天却发现事奉和jiao-hui的发展不知不觉地成为我们的偶像而取代了zhu自己。
图书推荐
点击图片  线上选购
作者: (英)C.S.路易斯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A Grief Observed
译者: 喻书琴
出版年: 2013-12
丛书:
C.S.路易斯作品集(精装新版)
点击图片⬇︎  进入晨光微店选购图书礼品
END
往期精彩回顾
以文字及文创产品来传播更美生命文化,建立更美生命的连接与共享提供优质讲员与多样化的培育平台。
晨光图书礼品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BJchenguangbooks
座机电话:010—84823626
店址:昌平区天通苑西一区二号楼晨光书店
营业时间:09:00-19:00(周日休息)
图书  ‖  培训  ‖  礼品
 合作联系  传播文化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晨光微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