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聊天框回复“消费”获取下载链接
2023年以来,经济回暖复苏趋势明显。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4922亿元,同比增长5.8%。五一期间,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同比增长70.8%,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9.1%。与此同时,消费者健身、购物等消费热情高涨。智联招聘发布《2023年职场人消费趋势报告》,从消费信心、消费热点、消费项目等,全方位解读职场人“逛吃买”的一面。
核心发现
一、职场人消费信心增强,近半数预计本年度增加消费
  • 约7成职场人预计国民消费整体向好,私企人对消费回暖信心更强
  • 近半数职场人预计消费金额增加,行政/后勤岗位占比最高
  • 超5成职场人将收入4成以上用于消费,90后较省、00后最壕
  • 近8成职场人消费受同事影响,房产行业职场人消费最有主见
二、线上线下消费齐升温,职场人热衷数字化及户外消费
  • “精心打扮”成疫后消费第一热点,男性比女性更爱美
  •  数字化新消费火爆,“云看展”成数字化消费首要热点
  • 超3成职场人培养健康消费习惯,女性更爱智能家居
  • 4成以上公司疫后组织过露营等户外活动
  • 超8成职场人有旅游行程或打算,金融业占比最高
  • 4成以上职场人希望周边游,人均预算2000元以内
三、职场人大宗消费更“理性”,“稳就业”是最好的促消
  • 4.2%的职场人今年有买房打算,市场/公关/广告占比最高
  • 近9成职场人买房是因资产保值,近4成“漂一族”想有个家
  • 近4成职场人准备购车,超2成想“捡漏”
  • 半数以上职场人表示消费券“很难抢”,女性感受更深
  • 近3成职场人认为,“稳就业”是最好的促消费
报告正文
一、职场人消费信心增强,近半数预计本年度增加消费

约7成职场人预计国民消费整体向好,私企人对消费回暖信心更强
智联招聘数据显示,对于2023年国民消费整体情况预测,29.1%的职场人认为将“回暖”、19.4%认为会有“惊喜”,也分别有10.6%、10.2%的职场人认为2023年国民消费将“狂飙”、“稳增”,总计有69.3%的职场人预计消费整体向好。其中,36.7%的私企人将“回暖”作为2023国民消费关键词,占比高于其他性质的企业。
近半数职场人预计消费金额增加,行政/后勤岗位占比最高
相比2022年,30.9%的职场人认为今年的消费金额会“小幅增加”、15.8%认为消费会“大幅增加”,共有46.7%的职场人预计会增加消费。也有33.4%的职场人表示消费会“持平”,与去年保持相当。从不同岗位看,共有52.5%的行政/后勤职场人预计消费会增加,占比排名各岗位第一。其次是运营和产品,占比分别为51.1%、49.7%。
超5成职场人将收入4成以上用于消费,90后较省、00后最壕
数据显示,共有54.8%的职场人将4成以上收入用于消费,在花销方面“大手笔”。也有11.7%的“省钱小能手”将消费控制在收入的20%以内。
从不同年龄层来看,超3成00后每个月将60%以上的收入用于消费,最为“豪气”,仅16.7%的90后有此“手笔”,消费最为节省。可见,生长在丰裕时代的00后,生活压力较小,更舍得花钱,初入职场收入较低也是他们消费占比较高的原因。70后、80后正值父母养老、子女教育的投入阶段,开销相对也较大。反而是处于成家立业期的90后、95后更加需要精打细算,消费占收入的比例最低。
近8成职场人消费受同事影响,房产行业职场人消费最有主见
近8成职场人的消费行为会受周围同事的影响。其中,有22.2%会化身“团购能手”,和同事一起省钱,表示会“跟风消费”和“被迫消费”的各占2成左右;还有13.5%的职场人表示“很容易受影响,同事是代购/博主”,看来不少职场人成为了“兼职KOL”。表示同事对自己影响不大或没有影响的仅占2成。
从不同行业看,房地产/建筑业职场人最有主见,有45%从业者表示,周围同事消费行为对自己“没有太大影响”或“完全没影响”。其次是汽车/生产/加工/制造、能源/矿产/环保行业,占比分别为32%、30.1%。
二、线上线下消费齐升温,职场人热衷数字化及户外消费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职场人纷纷增加消费,24.5%在服饰类上“肯投资”,占比排名各消费类型之首,受访者表示外出活动增加,需要“精心打扮”。其次是旅游、学习和美食,占比分别为20.6%、20.2%和18.2%。
职场人也是美食家,18.2%计划去餐厅、网红店、美食城等地打卡。男性比女性更爱吃,19.1%的职场男性选择美食探店,占比高于职场女性的17.3%。

数字化新消费火爆,“云看展”成数字化消费首要热点
数字化浪潮下,层出不穷的数字化新消费让人“过足瘾”。22.7%的职场人愿意尝试“云看展”,隔屏陶冶情操,占比排名数字化新消费之首。其次是观看数字人/虚拟主播直播带货,体验无人售卖早餐摊和无人零售商店,占比分别为21.1%、18%。此外,云医疗、云旅游、数字藏品、VR体验设备等,也成为消费者的数字化“新宠”。
超3成职场人培养健康消费习惯,女性更爱智能家居
经历了疫情防控大考,职场人逐渐培养了健康消费习惯,31%的职场人常备口罩、酒精、消毒液,是妥妥的“居家健康小能手”。29.4%的职场人为品质生活“解放双手”,将智能马桶、清扫机器人带回家,女性对智能家居的需求更高,31.3%的职场女性培养了智能化生活习惯,高于职场男性的27.7%。也有25.5%的职场人追随潮流热点,将飞盘、陆冲等“花式运动”玩起来。
4成以上公司疫后组织过露营等户外活动
春夏正是团建好时节,调研显示,44.8%的职场人所在公司组织过露营、周边游、境外游等旅游活动,占比最高。其次是38.7%组织过唱K、剧本杀、密室等室内娱乐项目。响应职场人露营等活动需求,户外电器也不断推陈出新。据阿里官方自营的喵速达电器数据显示,开春以来,户外电源、投影仪、电烤盘搜索量同比增长120%,成为露营装备的“新三样”,驱蚊器、车载冰箱、便携热水壶等小家电销量也逐渐走高。
超8成职场人有旅游行程或打算,金融业占比最高
“放开”后的世界格外精彩,85%的职场人表示,今年已经旅游或有旅游打算。金融从业者想旅游的占比91.7%,排名各行业之首。其次是交通/运输/物流/仓储行业职场人,91.3%有“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打算。
4成以上职场人希望周边游,人均预算2000元以内
除了跨境游、远距离游,周边游也成为职场人新选项。42%的职场人准备周边游,预算2000元以内,占比排名各种旅游首位。其次是公园遛弯,占比30.6%。也有25.8%的职场人希望在附近景点游玩,预算1000元以内。
随着周边游、附近景点游的兴起,一些小众目的地正在迅速崛起,例如山东淄博、贵州黔东南、湖南株洲等。据媒体报道,“五一”假期的五天里,淄博站客运累计发送旅客超24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8.5万人次,旅客到达量约24万人次。
二、职场人大宗消费更“理性”,“稳就业”是最好的促消费
34.2%的职场人今年有买房打算,市场/公关/广告占比最高
大宗消费也是职场人消费热点,34.2%的职场人今年有购房打算,38.7%仍然观望。从行业层面来看,文化/传媒/娱乐/体育行业职场人买房热情最高,40.8%有买房打算。而经历过房地产低迷期,房地产/建筑业职场人有买房打算(22.9%)和观望中(23.7%)都占比最低,“不买房”才是其首选。从不同岗位看,42.5%的市场/公关/广告职场人有购房打算,占比排名第一。其次是行政/后勤和采购,占比分别为40.5%、40.4%。
近9成职场人买房是因资产保值,近4成“漂一族”想有个家
职场人买房的原因各不相同,88%选择“余额”充足、资产保值,占比最高。其次是改善居住条件、投资房产市场,分别占比64.6%、58.5%,也有35.9%表示自己是“漂一族”想有个家。可见,投资保值是购房对大部分职场人的首要意义,房屋的价值沉淀功能优先于居住功能。
近4成职场人准备购车,超2成想“捡漏”
提起买车这件事,23.9%的职场人表示有想法,但是囊中羞涩。另外,22.4%准备趁降价“捡漏”,15.4%因“代步刚需”购车,8.8%准备入手新能源车。
半数以上职场人表示消费券“很难抢”,女性感受更深
最近几年,不少地区已向居民发放消费券,大部分职场人使用过消费券。调研数据显示,54.2%的职场人表示“秒光难抢”,51.7%的男性有此看法,而女性有同样看法的占比56.9%。52.3%的职场人希望“政府多发消费券”,41.3%表示“消费券确实省了钱”。
近3成职场人认为,“稳就业”是最好的促消费
对于国家的促消费政策,28.3%的职场人表示稳就业才是“牛鼻子”,占比排名第一。其次是提供绿色环保产品、引进更多免税店和改善养老、托幼等基础性消费,占比分别为27.6%、26.9%和25.7%。可见,低碳产品、价廉物美、民生保障,是职场人心中促销费的“王道”。
后疫情时代,职场人的消费热情普遍高涨,户外消费风靡,购房、购车等大宗消费保持热度,数字化及健康消费等新消费热点兴起。职场人对2023年整体消费形势报以乐观态度,也对发放消费券、稳就业提出了希望。相信随着经济的企稳回暖,打工人将在职场上“升级打怪”的同时,尽情享受生活!
—  END  —
往期推荐

2023届毕业生积极求职,国企偏好持续上升

2022年智能制造人才供需均大幅攀升

85%职场人认为存在“35岁门槛”

点击“历史报告下载”,查看报告盘点大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