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群人,不管聚在一起干什么,总离不开“心念”这个主宰一切的中枢。
--金惟纯
*感谢金惟纯先生导读
*感谢本期朗读者:张蔚然突破之道(一阶)、解决之道(二阶)工作坊学员】
我曾不小心答应了一个机构去演讲,那个机构的任务和属性,与我自己所管理的事业,完全风马牛不相及。我到底有什么可说的呢?让我相当的烦恼。
然后,一本书的名字突然浮现眼前:《秘密》。这本书刚出版时,我就买来读了。读得很有感觉,也买了些送给同事。但直到最近我才猛然发现,其实我们自己的公司,正是《秘密》这本书所述说的最佳见证。
《商业周刊》创办前七年,公司营运陷入空前低潮,只能用“一无是处”形容。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当时我里里外外团团转,却发现所作所为尽是“虚工”,完全看不到成果。身处此境,难免“心无所住”,一方面开始逃避现实,另一方面又时常“一心以为鸿鹄将至”,算是准躁郁症患者一名。
有一天,在一场近乎“牛衣对泣”式的检讨会中,我有感而发,对同事们说:“我们创办事业,把股东的钱赔了,把同事的青春误了,印了一堆没人要看的杂志,白砍了不知多少棵树,实在对不起地球……。你们让我想想,如果确定我们自己是‘负面事物’,不惜身败名裂,也要把公司结束。”
说完这番悲壮之语,没吓着别人,倒把自己吓到了。我真的可以把公司关了吗?如果真能就这么关了,岂非天下太平?想着,就“心无挂碍,无有恐惧”起来。
了解到一切错误的源头是自己,了解到一切错误应该由自己终结,我反而如释重负。心想,反正整日在公司穷忙也无济于事,不如安静把问题理清楚,于是就抛开一切到庙里打禅七去了。
寺庙的圣严法师慈悲可亲,让人如沐春风;唯觉老和尚法相庄严,时常当头棒喝。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和尚说:“你们芸芸众生,放眼望去,只有两种境界,不是“妄想”就是‘昏沉’,不是“昏沉”就是‘妄想’。” 枯坐七天,才明白老和尚说的是实在话。
重回公司上班后,我不再焦虑、不再生气、不再想公司何时转亏为盈,不再问同事为什么没有完成目标……。我只要每天在公司里做一、两件“好事”就满心欢喜,我改口问同事最喜欢做什么、做什么最有成就感。
就这样,我释放了自己,也释放了与我一起工作的同事。然后,我发现大家工作时的表情变了,办公室里的笑声多了,编出的杂志有感觉了,读者开始有反应了……。从那时到现在,所有数字都翻了几十倍,完全始料未及。
如今回想,在《商业周刊》转败为胜之前,我们因为犯了太多的错误,累积了太多的失败,导致整个组织的气氛被扭曲,同事们彼此互相增强负面态度,最后人人都讨厌自己、讨厌彼此,不相信自己会做对事,也不相信公司的困境能终结。这样的一个组织,可想而知,是陷入了恶性循环,毫无前途可言。
最后造成一切改变的,是居上位者通过“放空”的修炼,转化了自己的心念,由负面而正面,然后感染、扩散到大多数的同事,于是奇迹就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回忆起这一段历史,简直就像“照表抄课”,一五一十地实践着《秘密》这本书里所说的原理。
自己公司里所经历的这一段,而且是由自己带头的,我居然花了十余年时间才弄明白。想到这一层,我才知道人的“分别心”有多顽强。一般人在探索个人成长时所领悟的道理,总不自觉地画地自限。等大家要探讨组织问题时,又大费周章地去研究另外一套。组织是一群人构成,适用于个人成长的每一项原理,必然也适用于组织发展。这么浅显的道理,多数人却习于用“分别心”对待。人的“习性”之重,可见一斑。
想明白了这一点,我就开开心心地去那个陌生机构演讲了。我心想,不就都是人吗?一个人,一堆人,一群人,不管聚在一起干什么,总离不开“心念”这个主宰一切的中枢。我发现,组织的“秘密”就是:境随心转,心想事成!END.
*本文节选自金惟纯文集《人生只有一件事》,中信出版社2021年5月第1次印刷。ISBN:978-7-5217-2824-8。
作者 |金惟纯 台湾商周出版集团创始人。1952年出生于台湾高雄眷村。29岁出任台湾第一大报《中国时报》主笔,30岁负笄美国,35岁回台创办《商业周刊》,经历7年经营危机,将其发展为台湾最具影响力,发行量第一的杂志。现在商周集团属华人首富李嘉诚旗下TOM集团一员,堪称两岸三地华人圈传媒巨子。2009年6月,卸下商周集团执行长一职,现为商周集团荣誉发行人,以及《商业周刊》「创办人的活学院」专栏作家,并持续投身生命教育工作的推动。
金惟纯先生在niwo成长学院开设了【突破之道】等系列工作坊。他温润通透的人生状态,影响和带动着越来越多的学员,走上了“突破过去”和“终身成长”的全新人生道路。 
niwo X 金惟纯系列工作坊
【一阶·突破之道】
【二阶·解决之道】
【三阶·圆满之道】
【企业定制工作坊】
【突破之道为三天两夜】
【地点:北京周边郊区】
【滚动报名中】

👇👇👇
详情请联系
微信/电话:13693632420
为防止走失
请点亮在看
星标我们
别吝啬转发
留言最欢迎
⬇️⬇️⬇️
和我们联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