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的今天,在工作QQ群,我发飙了......
事后,我写了一篇文章,阅读量挺大的。
推送数天之后,学院领导建议我,可不可以先删除文章,两个月之后再推送。
我接受建议,把文章删除了,并且我延迟到了两年之后的今天,而且是在我已经辞职不再是那所高校教师之后,才再次推送这篇文章。
和我爆发这场意识形态争论的同事,也是一所985大学的博士。
2014年,我刚刚入职的时候,比我早来这里工作的他,听说自己和我有一点学术渊源关系,主动联系我并请我吃饭。
在饭桌上以及饭后绕着校园散步的过程中,第一次和他见面的我,敏感地意识到,我和他的关系肯定热不起来,甚至有可能比较疏远,因为彼此的价值观和知识体系,至少有百分之九十是不重合的。
在饭桌上,他一个劲地劝我结婚。这一点,我必须承认,他绝对是出于好心。
在所有劝我结婚的人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出于好心,而在所有劝我一辈子不要结婚的熟人中(注意:我限定为熟人,而不是读者),至少超过一半的人是心术不正的。他们要么自己不会生育,希望有人陪着自己孤独;要么想看到我将来“老了孤苦伶仃”的惨状;要么就是自己生活太无趣,希望我“孤独”和“冒险”给他们看......
我暗暗认可这位同事的好心,但是,他劝婚的理由却让我大跌眼镜:“ 你不结婚,将来你们家族的香火如何延续?为了延续香火,你还是应该结婚。”

那一刻,我心里吃惊万分却不敢表现出来:一个985大学博士,怎么会有如此强烈的延续香火的观念?
我说:“在厦门工作期间,我在台湾和新加坡公司都工作过。公司内部来自台湾和新加坡的员工,至少一半的人,到了四五十岁,都不想结婚。
他不以为然:“台湾新加坡都是资本主义社会,不能比!”
听到这句话,我倒抽了一口冷气!

我预感到,彼此价值观和认知差距如此之大,日后真的走不到一块。
好在,当时他不在我们学院而是在其他部门工作,彼此也没什么机会接触。我想,此后保持一个相互尊重的距离,对彼此都是好事。
然而,大约三年前,他从其他部门调到我们学院工作。我再次预感到,以后我们不得不频繁接触了,我和他之间存在的认知上的巨大冲突,极有可能会在教学或其他工作中檫出火花。
总之,认知冲突具体化,是迟早的事情。但是,我拿不准几时爆发。半年之后,果然.......
临近毕业了,在本科论文答辩中,我指导的学生几乎全军覆没,皆因有意识形态问题被否决,要求重写,参加二辩。
工作七年,我第一次见过一个老师指导的学生论文全军覆没的惨状。这些论文题目、框架和思路都是我帮助学生拟定的。
第一篇论文的写作主题是印度教葬礼对贵州乡村殡葬改革的启示
直到今天,贵州有些偏远农村依然无法推行火葬,殡葬改革难度相当大。
我帮学生梳理的论文思路是:通过教育,拓宽青年一代的视野,让他们用自己的文化知识去教育一辈子都困守贵州深山的老人们,告诉这些长辈,这个地球上,有一个叫印度的地方,人死之后,直接烧掉,连墓地都不要,骨灰全部撒到河里。苦苦执着于墓地、风水和尸骨,是非常愚昧落后的习俗,纯粹是浪费晚辈的钱财。
答辩的时候,论文被否决,理由之一是:贵州地方殡葬习俗改革,为什么要向印度学习?这明显是文化不自信嘛。有意识形态问题。
第二篇学生论文写的是轰动世界的美国辛普森案。
学生的论文思路是,通过在中学历史课程中穿插辛普森案件的讲解,启发法治观念普遍非常落后的贵州农村学生,让他们认真去思考什么是程序正义和什么是法治等问题。
法治两个字早就写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对于刑事诉讼的程序正义问题,中国法学界的研究和倡导从未间断过。在价值层面上,司法界已经普遍认可程序正义,争议仅仅停留在在中国司法实践中如何落实和操作的问题上。
这篇论文也被否决,理由之一是:这明显是抬高美国,贬低贵州,有意识形态错误。
第三篇学生论文写的是印度教业报轮回思想对中国人财富观的启示。
论文思路是这样的: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让很多人富裕了起来,但是,拜金主义也普遍流行开了,中国人陷入了过度追求物质财富的泥沼。
相比之下,印度人普遍受业报轮回观念的影响,认为财富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过度追求物质财富不值得,也没有必要。很多印度富翁散尽所有家财,到恒河边或深山里修炼,过着清心寡欲的苦行僧生活。
在过度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中国人是不是可以从印度教业报轮回思想中获得一些启示?乔布斯当年还专门到印度清修呢。
论文被否决了。理由之一是,业报轮回思想是唯心主义,不能宣扬封建迷信。另外,说中国人过度追求物质财富,这是在贬低中国人,有意识形态错误。
我真的气不过了!从唯心主义中获得启示,怎么能与宣扬唯心主义划等号呢?
《易经》也被认为是唯心主义,却给了人类关于什么是生态平衡的启示。
牛郎织女也是唯心主义神话,却启发了人类关于什么是忠贞爱情的思考。
举头三尺有神明、阴曹地府、十八层地狱......也是唯心主义迷信,同样给了人类恪守道德,免遭报应的启示......
中国社科院研究论文尚且承认,中国人正陷入物质主义价值观的泥沼。我这怎么就成了贬低中国人了?一个人只要阅读视野稍微扩大一点,都不至于如此政治过敏?
第四个学生写的是通过给中学生推荐阅读《乌合之众》这本书,培育中学生的理性思维。
被否决的原因之一是《乌合之众》这本书有贬低人民群众的意思,有意识形态问题。
请问,这本书如果有意识形态错误,能通过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审查吗?能一版再版吗?这本书可是北大清华复旦浙大......文科生的重点推荐阅读书目啊。
第五个学生写的是美国嬉皮士群体。
论文主题是用嬉皮士的人文精神去教育启发农村中学生。
估计内容看都没有看,封面题目嬉皮士三个字一入眼帘,论文就被断然否决。理由是:嬉皮士是流氓,哪来的人文精神?” 
当年,在反抗消费主义和美国正统价值观的时候,嬉皮士确实有一点过激行为。他们的人文情怀主要体现在关怀社会,尤其是积极反对越南战争上。
对于美国结束越战,从越南撤军,嬉皮士群体功不可没。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倡导和平的精神,不是正好可以启发那些陷入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人群吗?
那一天,答辩结束,学生打电话告诉我,带头提出否决意见的人是作为答辩组长的他,其他几个答辩老师则抱着”看热闹心态不嫌事大“跟着附和。我怒不可遏,马上在工作群发飙.......
这些人,恐怕连什么是意识形态都没有搞清楚,全凭感觉乱说话,给别人乱扣大帽子。
所谓的"意识形态",指的是对社会未来发展方向提出的一个囊括多方面的解释体系和整全性的解决方案。比如,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方向、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
怎么可以把对其他国家的评价这种正常的观点之争,上升到意识形态高度?
只要不是批评美国,只要文章有赞扬美国某些优点的味道,就认定是意识形态错误。那国内几乎所有美国史教材和美国研究专著都要烧毁了。
因为几个月之后,我们专业将接受部级评估,他担心学生论文检查环节出现闪失,而在意识形态问题上过度敏感,我不是不能理解,毕竟学校能从成教学院发展到本科院校这一步实在是不容易。
那一次,我让学生对论文做了比较大的修改。一周之后的二辩,学生论文全都通过了。一场意识形态冲突就这么平息了,其背后的真正诱因,并非利益之争,而是个人观念上的冲突。。
今天,重新推送此文,不是出于对他的个人恩怨,而是对自己过去八年半短暂的大学教师生涯中发生的一件大事的个人回忆。
若他能读到这篇文章,那本文就权当个人提醒:和我认识的几年时间里,他一直暗暗认为,我是一个思想观念有严重问题的人。其实,真的有问题是他那陈旧过时的知识体系。该更新更新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