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的一篇论文终于在《整合医学杂志》(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JIM)线上发表了。这篇文章从投稿到经过三个评委的审稿后决定接收,一共用了六个月时间。即使在被接收后的校稿阶段,也花了将近一个月。期间,主编竟出人意料地再次对论文内容提出了一些小建议。整个过程真不容易!据该杂志的副总编说,该杂志每年从三千多篇稿件中只接收65篇稿件发表,拒稿率近98%!如果我事先知道这个杂志的审稿要花这么久,录稿率这么低,我估计不会选择投这个杂志。毕竟,这篇为真理而不是为奖金和升职而写的论文是笔者智慧和心血的结晶,对它像心肝宝贝一样爱护,岂可忍心让它受这番曲折苦难对待?
中医界流传一句话:文人学医,笼中捉鸡。意思是,过去只要能识汉字,懂中国文化的文人,学中医是手到擒来,非常容易的。的确,中医在很多人的眼里,是文化,是文科,不是理科。比如,很多人认为阴阳平衡,天人合一等说法都是文化范畴的东西,它们与逻辑严谨,定量精确的数理科学似乎根本不沾边儿。
今天,我的这篇文章发表了,描述中医治疗外感病机理的第一个数理公式诞生了!这个公式告诉你:中医其实是理科!
推导出这个公式的灵感来自我最近一两年来一直念叨的宿主与病原体的相互作用模型,和我从这个模型悟出的自愈力和免疫力之间的辩证关系。
这个“宿主与病原体相互作用模型”是在现代医学的感染和免疫领域被公认的模型。它是从大量的临床和科研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确切的知识。然而,主流学术界出于各种原因,没有深入发掘这个模型的深刻内涵,也没有重视模型中暗含的自愈力与免疫力的辩证关系。所以,虽然有了这个模型,但是主流医学界仍然我行我素地忽视自愈力的作用,仍然把主要精力放在控制病原体和免疫调控上。
我受中医思维的启发,发现这个模型暗含中医治病的科学原理。于是,我总结出如下要点:
1.宿主在被病原体感染时,产生免疫反应。免疫反应是把双刃剑,既抑制病原体,又对宿主造成伤害。
2.所以,在感染性疾病中,宿主受到来自两个方面的伤害:一是病原体造成的伤害;一是宿主的免疫反应对自己的伤害。
3.有伤害,就有疾病。疾病来自对宿主结构和功能的伤害。
4.自愈力是人体控制和修复伤害的主要力量。因此,自愈力是人体从疾病中恢复的最直接的、最主要的力量。
5.自愈力相当于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建设和修复的力量;免疫力相当于一个国家的国防力量,是战斗和破坏的力量。综合国力决定国防力量;自愈力决定免疫力。
6.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最佳策略是:第一、提高自愈力。提高宿主控制和修复损伤的能力;第二、平衡免疫力。免疫力既要足够强大,能抑制和消灭病原体,又要受到制约,使其造成的伤害能被自愈力及时修复。第三、如有可能,使用药物杀死和抑制病原体。但该药物不能有强烈的毒副作用,因为毒副作用的本质是损害人体正气/自愈力。
7.与这个模型相对应的中医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原则:第一是扶正祛邪。扶正即提高人体的正气能量,即提高自愈力;祛邪是去除妨碍自愈力发挥的病理因素,其本质也是提高正气/自愈力。第二是阴阳平衡。调阴阳平衡就是调系统的稳定性,调稳态。在感染性疾病中,阴阳平衡更多地是对免疫平衡的调控。
好,模型的要点讲完了。
我们再看这个公式能不能准确表达这个模型中各个因素的相互关系。
公式的推导过程如下(因为一些数学公式符号无法插入文章,我把公式做了文字化处理):
首先,我们把人体的健康状态H(health)设定为人体自愈力S(self-healing)与所受伤害D(damage)的比值,公式(1):H=S/D
伤害包括病原体造成的伤害Dp(damage by pathogen)和免疫反应造成的伤害Di(damage by immune response),公式(2):D=Dp+Di
从公式(1)和(2),我们得到公式(3):H=S/(Dp+Di)
因为Di与免疫反应I正相关,所以公式(4):Di=Ki*I(Ki为免疫反应系数)
因为Dp与病原体P正相关,与免疫反应I负相关,所以公式(5):Dp=(Kd*P)/(Ki*I)(kp为病原体系数)
从公式(3),(4)和(5),得出公式(6):H=S/(Ki*I+Kd*P/Ki*I)
对于定性分析,我们可以省略系数,公式(6)可简化为(7):H=S/(I+P/I)
通过公式(7),我们可以定性分析公式中各个变量的关系。
一、S与H正相关。
所以,提高S是医疗干预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应该列入首要考虑。
二、P与H部分负相关。
P对H的影响受到S和I的制约,无论P增大或减小对H的影响都有限。所以抑制病原体P对健康H的影响远远比不上提高自愈力S来得有效。这就直接证明西医对抗病原体的策略没有中医提高自愈力的策略有效当然,如果P很大那么(I+P/I)就很大,那么H就变小。说明,如果病原体非常强大(毒性强,数量多),它对宿主的伤害就会很严重。比如,一些烈性传染病和瘟疫,像鼠疫,天花,甚至包括非典病毒和早期的新冠病毒。这时候,治疗需要多管齐下,提高S,抑制P,平衡I,才能取得好疗效
三、I对H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复杂关系。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I变大或者变小,对(I+P/I)的影响是不确定的。数学上,可以通过求导数,来分析I的变化对(I+P/I)影响。具体的推导请参考论文。这里,为了简便起见,我们只分析当I变得无穷大或者无穷小时的情况。
 I无穷大时: P/I趋向于0, (I+P/I)趋向于无穷大, 因此H趋向于0.  
这说明当免疫反应太强时,虽然抑制了病原体,但宿主却受到免疫反应的伤害,导致疾病甚至死亡。
I无穷小时: P/I趋向于无穷大, (I+P/I)也趋向无穷大, 因此H趋向于0.
说明当免疫反应太弱时,不能控制病原体,宿主同样受到病原体的伤害,导致疾病甚至死亡。
从以上推导可以看出,免疫力一定要平衡,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既要抑制病原体,又要减少对宿主的伤害。
综上所述,这个公式准确而完美地表达了宿主与病原体相互作用中宿主的健康状态(H),自愈力(S),免疫力(I),病原体(P)几个变量的数理关系。这是描述“宿主与病原体相互作用模型”的第一个数理公式,也是揭示中医治疗外感病原理的第一个公式。
利用该公式,我们可以清楚地解释宿主与病原体相互作用的几种结局:
自愈力能否修复伤害?
免疫力能否清除病原体?
感染可能的结局
,那么
H>1: 

宿主没有疾病症状,或者从感染中恢复。
,那么P=0,  H=S/I>1:
自愈力修复伤害,免疫力清除了病原体。宿主从感染中恢复健康。
不能,那么P>0,  H=S/(I+I/P)>1
自愈力修复伤害,但免疫力没有清除病原体,宿主成为无症状感染者。
不能那么 H<1: 
宿主出现疾病症状。
,那么P=0, H=S/I<1
自愈力没能修复伤害,但免疫力清除了病原体,宿主成为有感染后遗症的病人。
不能那么P>0,  H=S/(I+P/I)<1
自愈力不能修复伤害,免疫力也不能清除病源体。宿主被持续感染和伤害,处在疾病状态。
总结:
在没有这个公式之前,宿主与病原体的相互作用,自愈力和免疫力的辩证关系,中医治疗感染性疾病的科学原理,这其中复杂的逻辑关系和内在原理都只能用语言和模式图来描述。这些描述往往抓不到重点,说不清,道不明,含含糊糊,模凌两可。数理公式是科学最优美的语言,一条公式胜过千言万语。它简洁地完成了对这些复杂关系和原理的完备而精确地描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治疗感染性疾病可以从三个方向入手:提高自愈力,平衡免疫力,抑制病原体。中医着重在前两者,是以调控宿主为中心的医学;而西医重点在第三者,是以对抗病原体为中心的医学。整合医学的发展方向就是在中医整体观的指导下,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疗效的最大化,病人的利益最大化。这个公式也确定了治疗的基本原则,即不能因为抑制病原体而伤害自愈力。所以,那些虽然能杀死病原体,但是对身体有毒副作用的药物,需要谨慎使用。
如果你读懂了《伤寒论》,你会发现早在数千年前,中医就已经在按照这个公式所体现的原则在治病了。它不但有原理,还有方法和药物。现在,《伤寒论》的原理终于有了数理化的表达。这个公式用现代科学的数理逻辑赋予《伤寒论》和中医学无可辩驳的科学性。这就是我做《伤寒论》现代解读的底气和意义所在。
声明:
本文只是分享和解读公开的研究论文、数据及其发现,并不代表作者或本公众号的观点。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完整而客观的信息视角,我们有时会分享有冲突或不同的研究结果。请大家理解,随着对疾病的研究不断深入,新的证据有可能修改或推翻之前的结论。

编辑:Henry,微信号:Healsan;助理:ChatGPT
感谢孙建军教授授权转载。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