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纷呈的第六届中华文化节已经完美落幕。在这最为艰苦的一届文化节里,有挫折,有遗憾,更多的是满满的收获和感动!文化中心摘录九位本届文化节亲历者的见闻感想以飨读者他们中有文化中心董事,有义工,有主持人,有社区领袖,更有普普通通的观众。中华文化节,有你有我,我们一路前行!
感想之一 作者:张小莹 (文化中心董事)
热热闹闹的匹兹堡第六届文化节在文化中心全体董事《明天会更好》的歌声中圆满落幕!虽然当天是风雨交加气温骤降,但各演出团队和文化中心全体董事们的热情依然高涨,天公虽不作美,但收获更多的是感动,是希望!

由于疫情的缘故,今年的文化节比往年来得迟一些。从确定举办文化节到开幕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文化中心的董事们出钱出力、各尽其责,租场地、后勤保障,筹款及文艺节目等等,每个月、每两周都要召开全体董事会议讨论每一个细节和流程。
文化节当天的天气几乎牵动每一位董事的心,天天都在观望着天气预报,希望预报中的大雨不要到来,希望文化节当天能够艳阳高照……
然而雨没有飘走,气温也骤降,咋办?董事会决定文化节风雨无阻,如期举行……
当天早上8:30负责义工的文化中心董事赵广益就带领义工早早来到现场,负责后勤保障的董事祖蓉、阿涛、韩钢、李苏慧、李晓鸥和池胜利等早早来到现场,负责文艺节目的总策划张屹和陶虹早早来到现场,梁晔总裁和焦德泉董事长早早来到现场,所有董事和义工都在风雨中各尽其职忙碌着,一切安排就绪,迎着风冒着雨狮子舞起来、腰鼓敲起来,好日子跳起来,我们大匹兹堡第六届文化节锣鼓喧天开幕啦……

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每一个参演社团、每一个参展商,依然热情饱满的展现着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还有我们主持人们,穿着单薄的衣服,冻得瑟瑟发抖,甚至是带病坚持着……
受邀参加文化节的京剧大师童小苓和旅美著名歌唱演员杨紫萍告诉我说“小莹,我们必须告诉你,刚才我们这个帐篷被风雨吹垮了,你们那个梁总裁用她瘦小的身躯给我们修理帐篷,给我们挡风,真的太感动了”!
还有一些人当场写下支票赞助给文化节,并称赞说“了不起,你们坚持六年太不容易了,谢谢你们为我们华人社区搭建这么好的平台”!
这场在风雨中洗礼的文化节,我们就这样彼此感动着!
这几天我陆陆续续收到很多参与社团对我们的肯定和赞扬,也收到很多热心人士给予的指导性建议,非常棒,我们会继续努力前行,让我们的文化节越办越好!

感想之二 作者:张嘉辉 (匹兹堡中文学校校长)
定风波
序:2021年10月16日,第六届匹兹堡文化节。是日,风雨大作,红叶满地。然演员义工不辞辛苦,与会者颇众。更有多名华人领袖,解衣与演员御寒,人皆为之动。吾思秋风秋雨亦多情,取“定风波”之意,作此词。
天外飞仙落匹城,
榭台歌舞诵琴声。
共入花间寻笑语,
相聚,
知音红叶待相迎(1)。
文化传承千里路,
今古,
解衣衣我暖琼莹(2)。
皓首犹填芳草句,
何故?
秋风秋雨亦多情。
注:
1. 引自鱼玄机“门前红叶地,不扫待知音。”
2. “解衣衣我”,典出《史记·淮阴侯列传》。

感想之三 作者:文锦 (文化中心艺术团团员)
秋风秋雨秋意寒
中華兒女相聚欢
異國他鄉萍水緣
文化承傳抱成团
歌声优揚琴声顫
翩翩舞姿忒妙曼
佳肴美食令人讃
京劇唱作眾驚嘆
舞龍飛腾在異鄕
囬馈匹城心頭暖
感想之四 作者:赵燕 (AAIE 美国杏仁国际教育总裁)
匹兹堡文化节---AAIE第一次参展有感
今年7月初,在疫情尚未结束,家长们还在为秋季如何迎接开学心里忐忑的时候,匹兹堡文化中心张小莹董事找到我,询问我们五月搞的亚裔青少年捐书活动进展的如何。长话短说,第一次搞,从艰难到彷徨再到喜悦的捐书过程中,我们有着一个共识,为华人社区做公益活动任重道远。但是,张小莹董事鼓励我说,我们匹兹堡文化节已经搞了五年,因为疫情停了一年,今年我们十月要继续搞,十分的不容易,但是我们坚持,你是否可以同捐书活动的家长问问有没有愿意参加我们的文化节演出,宣传一下PCA Youth Center,因为你们一直关爱青少年的健康教育发展。好的,没问题,我爽快的答应了。
是的,疫情给我们亚裔,尤其是华裔社区带来的无形的压力无法想象。匹兹堡文化节活动是一个能够再次让大家汇集在一起,给各界人士展示我们社区包容,积极团结的机会。更可况,给孩子们创造演出的机会,就更应该尝试了。
到了8月底的一个周末,我如约参加文化节董事组织的一场Picnic,除了品尝到丰盛的美食以外,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所有董事为了10月文化节的活动出资出力,前前后后的安排井然有序,大家都鼓足了力气,信心十足的要把匹兹堡文化节再次展现在我们社区中来。
因为工作的原因,五年来,我一直从事美国读书的高中留学生的学业监管,以及大学留学生的申请工作,结实了很多来美国读书的小留学生,以及在美国喜爱和支持中国文化的美国家庭。短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我们的就组建成立,既有美国小朋友,也有中国小朋友。平时周末,家长们利用Bakery Square办公区会议厅,Zoom在线,还有Win Win Kungfu Culture Center 借用场地排练歌曲。别提多么有趣的经历了,你能联想到一群在美国成长的孩子们,同家长一起唱怀旧老歌《让世界充满爱》有多少开心的瞬间吗?每一次孩子们的排练的花絮,可以让我们做家长好好珍藏的瞬间。
除了组织几个小朋友家庭利用周末时间排练合唱曲目以外,有机会参与到匹兹堡文化节的义工招募活动中。提起义工不得不称赞赵广益博士这位已经参加科研工作的热心人,听赵博士介绍,他第一次参加义工的组建活动的时候,还是一名匹兹堡大学的在读博士生。而对我感触最深的还在后面,除了像赵博士这样一下能够坚持这么多年的义工,还有好几位义工朋友,在疫情的当下依然积极响应我们的义工招募活动。额外还要提到的是这次参与到义工的高中生们,从9年级到12年级,既有当地的华裔子女,也有来自中国的低龄留学生,他们从在线参加义工培训到提前两个小时抵达会场,再到冒着雨天以及降温的条件,一直为文化节忙前忙后的付出。孩子们穿的衣服少,发给他们的志愿者T恤衫远远无法抵御住当天的寒风。

文化节当天,我们《让世界充满爱》< We are the World> 节目收到了所有在场观众的好评。我们做家长的十分珍惜这次匹兹堡文化节给我们的机会,在台上让我们同我们的孩子一起唱起我们小时候的歌曲。孩子们的童声与我们家长朋友的和声部分给这两首歌带来了额外的效果。虽然天气有些寒冷,但是每一个参与到我们活动中的人都心里暖暖的。
AAIE 美国杏仁国际教育,我自己的创立的公司也第一次参加文化节当天的站台,许许多多的家长朋友带着小朋友到我们站台一起互动。展会当天,我们准备了制作中国特色书签,十二生肖涂色,以及现场给小朋友制作气球。展位上帮忙做义工的有9年级的Jack, Jonathan, 11 年级的Richard,还有 已经12年级的Dave 和Zakary。孩子们从来没学过如何吹气球和制作气球玩偶,我特别给他们买了书,边学边做。在展会结束送学生回去的路上,我们交流了很多,孩子们在为社区服务的时候,给小朋友制作气球的时候,看到小朋友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一声声谢谢的问候,我相信他们的心里也是暖暖的。
也从事留学教育工作已经十五年之久,但是创业三年以来遇到疫情,我十分能体会到坚持一件事情是多么不容易。疫情让很多留学的学生放弃了之前的梦想,许多老师选择了离开这个行业,许多公司选择另辟蹊径。文化和教育分不开,中国文化的传承和中美文化教育的交流需要坚持。在各种质疑和忐忑中,令人欣慰的是,坚持回来的家长和学生依然顺利完成了学业。如同我们这次第六届文化节一样,坚持参展,以及坚持参加我们义工活动的志愿者朋友,才能真正体会到这股力量的存在。
这次有幸参与到匹兹堡文化节的组织,体会最深的是这份力量,一份信念,一份责任。我们把匹兹堡当做是一个第二个家乡的华人,因为我们热爱中华文化的底蕴,珍爱教育给孩子们带来的希望与机遇,所以,我们在这里,继续着我们内心的希望。如同《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中所说的:
我们同欢乐,我们同忍受,我们怀着同样的期待;
我们共风雨,我们共追求,我们珍存同一样的爱。
无论你我可曾相识,无论在眼前在天边,真心的为你祝福,祝愿你幸福平安!

感想之五 作者:李道正 (文化节义工)
首先,非常感谢大家的付出使这场盛会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成为可能并且取得成功。能亲身经历这场盛会使我十分开心,并且我十分荣幸能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想法。
在这次艺术节上最使我激动的是能看到那么多人愿意为宣传中华文化而努力。我认为中华文化是开放的,包容的并且美好的。作为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或者一群人,同时中华文化也不可能被一个国家和一群人所定义。所以我们欢迎所有愿意了解中华文化的人们,并且感激为中华文化的传播添砖加瓦的人。不论是谁,身处哪里,是要对中华文化感兴趣,就是中华文化的一份子。所以,我很高兴能看到一群十分可爱也十分有抱负的人愿意在一片新的土地上传播文化自信并且以此作为自己的使命和远景。更加令人欣喜的是在这次文化节上,我也看到了很多愿意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新面孔。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碰撞与融合中,中华文化将被传承得更加熠熠生辉!

感想之六 作者:李雨航 (文化节义工)
我觉得这次活动让我特别感动。自从出国以来,每年春节,这个合家团圆看春晚的时候, 都是我 在学校期中考试的时候,每年都是在匆匆忙忙的复习中和家里人简单的通个话,拜个年就结束 了。身在异国他乡,在不断赶due的时候,常常没有机会去重新感受到那种被中国元素所包围的, 像家乡一般的感觉。即使我对于京剧一知半解,对于腰鼓或者民族舞蹈没那么感兴趣,我依然非常享受在中国元素的活动中,看着熙熙攘攘人们来来去去,时不时有些人们驻足观望,在表演的 结束后送上掌声。我同时也感到十分欣慰,有这样这么大的场面来展示各种各样的传统文化。这个暑假我拜访了美国中部的十个州,去了乔治弗洛伊德的受害地点,和很多在美国的华人聊过关于少数族裔在美国近来的情况,以及对于Asian hate 的看法,我得到的答案和匹兹堡中华文化节 所想传达的思想不谋而合, 及为“Let’s celebrate , cherish and promote our heritage. If we don't honor our own culture, how do we expect others to respect our culture and who were.” (quote from 梁医生演讲稿)。
最后,我想分享下对于天气的看法。诚然天公不作美:早上一直到一两点都 是阴云密布,飘着雨;下午雨停后,又有凛冽的寒风,不但帐篷都吹变了形,人们情不自禁的蜷在 外套里面。但是雨过天晴,即使是五六点的斜阳,也依然给留到最后人们一丝久违的暖意。我放完合唱的音乐,匆匆跑到舞台前,去参与庆祝文化界的完美结束的时刻。明天会更好那熟悉的旋律 ,歌词,以及你们的合唱,在某一瞬间,我的心脏被狠狠的戳了下,有一股暖流涌出,渐渐的布满四肢百骸。在暖暖的夕阳下,我又回忆曾经在春晚那个温暖的团圆的时刻,想到了最近在CMU学习上种种不顺以及挣扎,想到了周六上午令人厌恶的大雨和狂风,但是在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我觉得很受鼓舞,因为感受到了中国文化带来家的温暖以及展现中华文化的民族自豪感,感受到“让 我们笑容充满着青春的骄傲;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所传达的希冀和曙光。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 虹,也许正是恶略的天气才更加烘托出下午那斜阳的温暖,或许冥冥自有天意,我认为这次天气不是缺点,反而是意外之喜,让这次文化节是如此的不一样,更加令人难以忘却。
感想之七 作者:黄潇霄(匹兹堡大学学生)
10.16,CUSA at pitt街舞社受小莹姐的邀请参加了匹兹堡文化节。尽管天气寒冷,我们都还是觉得非常兴奋。现场有很多中国的餐馆在分享他们的美食,在候场的期间我们看到了很多社团表演了传统的中国艺术,比如琵琶,京剧,中国舞……这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文化氛围,在遥远的美国也有了家的感觉。
    感想之八 作者:陈艾文 (卡耐基梅隆大学学生)
一开始收到小莹姐的邀请参与文化节的时候感到喜出望外,因为文化节的意义不仅仅是团聚,更是一种内在的连结;加入了策划群之后,更是被友好互助的氛围,被大家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所感染,于是对文化节又平添了一分期待,也十分感激能够参与演出、传递中华文化。文化节当天突然降温、还下着小雨,可不管台前、幕后都热火朝天地准备着,不管演员、志愿者、还是观众都全身心投入、享受着这场盛会。看着小莹姐顶着风雨站在台下为精彩的演出捧场鼓劲、或在帐篷间忙前忙后与大家沟通,我想,中华文化的体悟与传承,其内核在于表演形式背后乐观的生活态度,在于华人面对生活的积极与热情,在于社群成员们彼此间的支持与共情。

感想之九 作者:Victoria Li (文化节主持人之一)
非常荣幸参与了这次匹兹堡中华文化艺术节的主持工作,很高兴这次活动举办得这么隆重和成功,为能为我们中华文化传承发扬和光大出一份力而感到无比得骄傲。虽然天气有些凉,但来参与活动的中外友人,表演的艺术家们和同学们的热情温暖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还有幸向有丰富主持经验的学长学姐们学习,并非常感谢各位幕后的小伙伴们,和摄影师们的支持!
我们志同道合!
我们彼此鼓励!
我们砥砺前行!
祝愿匹兹堡华人社团相亲相爱!
祝愿匹兹堡华人社区明天更好!
      热烈祝贺第六届文化节圆满成功!更多详情请访问匹兹堡中华文化中心主页https://pghccc.org

往期精彩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