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率屡创新低,是内地与香港都在热议的话题。

虽然近年来内地网络上关于“年轻人不爱生小孩了”的讨论越来越多,但与香港比起来,仍是小巫见大巫。
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最新数据显示,香港是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地区,每名妇女平均只生育0.8名子女,低于韩国(0.9)、新加坡(1)、中国澳门(1.1)、中国内地(1.2)。
据香港统计处数据显示,造成香港生育率低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迟婚、女性独身比例增加、已婚女性生育率下跌、离婚率上升等。
而生育率下降已给香港带来一系列问题,包括生源不足引发的“杀校潮”,早前甚至逼得中学老师得像地产中介一样上街拉学生→《香港中学老师疯狂上街“抢人”,目标瞄准内地生!

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7月15日在电台节目表示,政府内部正研究提升生育率,欢迎各方提供意见。
李家超指出,政府过往采取鼓励生育的措施,成效都不理想,但“一定要做”,社会以家庭发展,有助延续竞争力,本地人口占社会多数,也会令人更有亲切感。
李家超
至于政府是否会提供经济资助等诱因,李家超强调生育是个人问题,每个人考虑不一样,其他地方提供经济资助等方法,成效未必有想像中高,香港要汲取经验,因此希望集思广益,制定符合香港实际情况的政策。
李家超又笑言:“我自己是两个孩子的爸爸,自问不需要鼓励。”他又反问主持人:“我怎样可以鼓励你?”
李家超与太太及2个儿子旧照。
生不难、养才难
可能不少小伙伴都觉得,香港买房难、房子又小又贵,是导致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的主因。

然而成功践行“居者有其屋”,自有住房率高达九成以上、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名列前茅的新加坡,出生率依旧倒数……
于是有议员提出,“生孩子不难,抚养及管教才最难”——
香港立法会议员江玉欢昨日(7月17日)于社交网站发文,表示对香港生育率下降感到非常担心,她指出香港对幼儿教育的配套不足,需改革现时婴幼儿托管及教育,把所有孩子放在“贴近一点的同一起跑线”,方可解决父母的生育忧虑,又能提升未来人口竞争力
她还建议政府成立专门小组,助香港研究长远发展的人口目标,提升整体人口竞争力。
江玉欢又发文称,按2021年人口普查,香港0至3岁儿童人口约20万名,而截至2022年12月资助独立幼儿中心名额只有852个,平均使用率达99%,在疫情前使用率更达100%,托儿服务断层问题严重。
目前香港幼儿托管服务有不同种类,在上一届劳福局局长罗致光推出“社区保姆”一职;6月底,现任劳福局局长孙玉菡解说“在校课后托管服务试行计划”。除此次之外,香港社会上亦有商业机构提供不同类型的有偿托管服务。
她指,总体而言,目前政府问题在于虽然政策执行性较强,但方向不清。政府应对现有的不同类型服务的需求整合梳理,将幼儿托管服务进行分阶段分配资源,并对标国际标准。

江玉欢随即提出应对香港幼儿托管服务的三大关键:
首先,幼儿托管服务应按年龄分阶段进行。因为不同阶段对资源需求度不同,政府应避免资源浪费,有的放矢进行分配。
第二,硬件方面,幼儿托管服务应注重场地面积,场地大小对于儿童的成长意义重大,建议政府未来推出更详尽标准,以规范香港目前不同种类的幼儿托管场所。
第三,软件方面,除了托育机构的硬件设施外,从业人员也是幼儿托管实施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港府应加强对从业者培训,培养相关人才。
(本文图片来自Facebook、劳服局及网络)

往期精选 点击阅读↓↓↓
更多香港新鲜资讯,尽在橙新闻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吧~

橙子君拍了拍你
邀你点击阅读原文来b站一起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