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给在在择校的文章里,我曾说过这半年我们家做了很多选择。如果说对学校这一个选择我们经过了收集信息和不断讨论的缓慢过程,那装修房子对应的就是频繁快速的无数决定。 
房子里原有的部分是拆掉翻修还是保持原样?把原来的旧东西接着用还是处理掉然后重新买?买二手的还是新的?设计师品牌的还是亚马逊的?为了凑打折买勉强接受的颜色还是咬牙任性买喜欢的?甚至厕所瓷砖缝中间涂什么颜色的胶。接到装修师傅打电话问我这个问题时,我直接被问笑了,这事儿我怎么可能知道又何必知道呢?
“随便用个常用色吧”,我回他。
那段时间饼哥刚去新单位,工作很忙,通勤很久,自然我就成了那个不得不做选择的人。直到此时,我才发现自己选择困难症患者的一面。
这是怎么回事儿?我一直以为自己做选择还挺果断的,尤其是人生的重大选择。 从两次出国读书,几次恋爱的开始和分手,结婚生子,我都是考虑清楚后就行动,没什么纠结。甚至连饼哥的博后和工作选择去哪里,在他自己犹豫的时候我的想法也都挺明确,因为深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从来都没有绝对好和坏的两条路。 
但装修的过程中有太多不懂的东西,我发现自己那阵子从早到晚都泡在网上,美其名曰“做功课”,但常常一天下来除了看了大量图片,测评,新词汇,并没有做出什么选择。往往以“看烦了,投入的时间太多,不想再拖了,就它了” 而告终。
但买地毯这件事,让我从这样的信息轰炸和选择疲惫中停下来好好想了想。 
因为对地毯这个产品完全不懂,在网上做功课也无法切实了解材质,颜色、花纹这些特性,所以我去了附近两家地毯商店,听店员介绍产品特性,技术特征,品牌特点。交谈完有了一些最基本的信息,但依然因为选择太多,信息过载,方向毫不明确。并且,对于一个凡事喜欢自己先看一堆文章或书,做一打功课的女博士来说,我似乎总觉得店员的介绍不够全面,抑或是有利益牵连,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在掌握全盘信息,恨不得做个文献综述之后,做出个最佳选择。 
显然这不可能。所以,回家之后,根据在店里获得的产品信息和优惠活动,我去了几个主流品牌的网站,按照“打折”,“家有小孩”,“也打算养宠物”的筛选条件继续学习,终于圈定了几个款式,在快看瞎眼之后确定了几个色号。为啥会看瞎眼?因为色号太多,而且非常相近。
第二天,我准备一鼓作气把这事儿做了,从checklist将其彻底划掉。正好那天饼哥在家工作,我预计到店里又会选择困难,就请他和我一起去。不出所料,进店以后,我又看起了打折区之外的款式,还真一眼看到个中意款。问题是价格比原来准备买的打折款贵了一倍。
我向饼哥求助,让他帮我做选择。在和我沟通了产品特性和个人喜好之后,他说了几条理由,建议我就买新看上的那个。他说的话自然有道理,但正如儿童的学习很大程度取决于他和对方的关系一样,我也因为信任他,尤其能听进去他的话。如果换另一个人,他的建议可能不但帮不到我,还会引来新一轮争论,如果他选了A我会提出B的优点和A的缺点,反之亦然,总之就是会把另有个人也拉下水,和我一起在漩涡里挣扎。
于是,我花了好几天学了一堆这辈子再也用不到的地毯知识也没做出的选择,5分钟就利落的解决了。一个新问题在我心里冉冉升起: 为什么我做决定这么难,而对他却这么简单?
新问题的到来总让人充满斗志。人为啥会选择困难呢?于是接下来几小时或者几天,饼哥看见一个自言自语、自我反省、找他谈心、也猛敲键盘、飞速阅读的我。想问题的过程这么开心,最后的收获当然要记下来和你们分享。 
原来关于选择困难的研究已经不少,甚至有研究把这种现象和精神健康问题,比如抑郁和焦虑症关联。而遇事不决背后的个人因素也的确比我们想象的复杂的多。
首先,当我们遇事不决,往往是因为脑子有这样一个思维,那就是只要做选择,就一定有对错好怀,而一旦做错了选择,结果会很糟糕。但这个基本认知是有问题的。正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绝大部分选择,都没有绝对的对错。 地毯是珍珠白还是沙滩白,在铺满整个房间后,根本没什么差异。 
NPR战地记者Mary Louise Kelly 最近出了一本书 It. Goese. So. Fast。 作者站在退休的当口回顾两个儿子的成长,父亲的离世。在写到很多自己当年的选择时,她提到了从给孩子买什么奶瓶、餐椅、平衡车、选什么兴趣班,到自己是否接受一次出差,度假的日程怎么安排,当深陷这个选择之时,容易无限放大其重要性,好像一个餐椅买错,就会对孩子有终身影响。但其实回过头来看,所有这些事情其实非常微小琐碎,结果也都并不重要。“我们常常高估很多选择的重要性,而低估自己适应后果的能力”。
其次,FoMo,Fear of Missing Out。这是一个2000年之后出现的新词,指的是一种对担心自己不知道或错过了可以让自己生活得更好的东西,信息、事件、经历或人生决定的忧虑。这让我想起来自己经常因为难以选择而买两杯奶茶,两副眼镜框,两件衣服,仿佛如果选择了另一个,就以为错过了另一个,而那会是很大的损失。 
为什么在2000年之后才出现,因为FoMo的提出,主要和社交媒体上出现的现象有关。人们因为害怕错过有用的信息,和其他人的关系,对潮流的了解,而强迫性的时刻使用尽量多的社交媒体平台,加入能加入的各种群,关注大量账号。删除,取关,退出如此之难,因为那意味着错过看不见却也许“有用”的东西。 
第三, 每一个选择之所以那么重要,也因为我们将“自己” 的好坏,自尊和作出的选择关联了起来。 如果我买了最新的苹果产品,最酷的穿戴装备,买对了每一样东西,那我就是聪明的,时尚的,酷的,高级的,有品位的。反之,当然就是土的,没品的,低级的,落伍的。又或者说当我们总是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保持自己优秀,强大的形象。反之就是犯了错误,有了失误,而我也就不够好了?
第四,每一个选择之所以显得那么重要,也因为我要对所有后果负责,也就要将一切掌控在手中,而不是“被动的”交出选择权。这种只要你想,一切都可以一手掌控,个人要对生活全面负责,一旦出现问题也全是个人问题的思维带有浓厚的新自由主义色彩。
但其实我们真的可以做对人生的一切选择,掌控一切么?显然这样的观念无视了社会结构性因素和命运的无常。
很多时候“掌控感”不过是一种在更加强大又无所不在力量面前耍出来给自己看的姿态。当然人类需要看到自己的这种姿态,因为那让我们觉得安全。但事无巨细的全面“掌控”,映照出的可能恰恰是人内心的焦虑慌张孤独,对关系无法信任的惨淡底色。
Ada Calhoun 在 Why We Can’t Sleep里将关注放在了婴儿潮和千禧一代之间的女性身上。这是在社会鼓吹女人可以have it all的文化下成长起来,现在正值中年的一代人。我们全方位的对自己提要求,事无巨细的力图做对做好,让一切尽在掌握。相对而言,男性对自己的要求主要还停留在事业、挣钱方面,其他的事情,得过且过。于是在生活细节上,男性似乎更加洒脱,心大。造成这个差异的,一定程度上也是社会文化的性别塑造。
比如饼哥的选择一定就是更好的么?并不是,只不过这事儿对他没那么重要,而选择的本身也没对错。
以上提到的,只是选择困难现象背后部分潜在的个人心理动机。但认识到这些原因时,我发现了一个隐藏更深的问题。那就是很多时候,我的遇事不决,往往和“消费”有关。正如前面提到,在真正人生的重大选择时,我很少犹豫。但在买东西时反而会消耗大量时间,精力。这让我意识到了,在个人心理动机之外,造成选择困难更大也更强劲的推手--消费主义。
正如最近我刚看完的一本关于韩国外貌主义的书中提到,欧美的护肤化妆品牌,定位在世界最好的,而韩国的美妆品牌策略在于做最新的。他们通过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技术,新妆感,新护肤步骤等等,而刺激和制造消费。 
与其配套的,是图像为王的社交媒体上泛滥的产品测评,好物推荐,开箱展示,空瓶展示等等的套路内容。“好物”, “拔草”, “踩雷” ,“攻略”这些新词不断细分区别化各种产品,无所不用其极的夸张描述将本来无甚差别的产品说到天差地别。搭配“下颌线分明”,高颅顶,某种特定胸型,臀型等等这些“审美标准” 的不断新鲜制造,催生新的消费需求,购买原来都想不到还有这种需要的产品。
让人误以为“方便“ 的网购的普及,也助长了这种买一个小东西都要花时间做功课,看测评,穷尽产品的比较的方式,因为你没办法把东西拿在手上,看看试试。你所能看到的全是别人的商家的图片,体验,夸张的描述。 “自己” 在现场的体验和判断都消失了。那势必就要广泛收集信息,横看竖看比着看,在这个过程中把抽象的产品具像化。而当我越来越多的回到商店买东西,反而觉得更加快捷高效了。 
更重要的是,从品牌,媒体,娱乐节目,博主,群友等社会圈层共同搭建起来的庞大系统,都在给你灌输“正确”的选择了某一个产品,你的生活,人生,和你都会因此而变得更好,你能通过消费解决所有问题,掌控全部人生的观念。一切问题都可以通过买到好物迎刃而解。一切矛盾也会因为买买买烟消云散。
当然这就是广告产业的核心--卖的不是产品,而是一种美好生活的画面,一种让你感觉一旦拥有人生就大不同了的信念。
比如在母婴厂家和博主的联动之下,好像婴儿用了某个牌子的餐具,就会爱吃饭;孩子用了某个品牌的桌子椅子或台灯,成绩就会扶摇直上。你看,取名都叫“学习桌”。都是四个腿一块木板,但是写字台、饭桌、桌子就不行,学龄儿童必须配个学!习!桌! 
就像各大品牌的地毯都有自己的专利技术和独一无二的称呼,搭配视频,图片,文案,让你觉得铺上了这样的地毯,从此生活无忧。但唬人的新词和缩写背后不过是极其相似的耐脏易清洁技术。
其实道理很简单,某个护肤品产品,电子设备,家居用品,学习用具,不会让人的生活天翻地覆的改变。 也许我们内心深处也明白这点,但人总得做点什么,让自己获得一丁点力量和片刻安宁。跟风买“好物”,而不是思考,总归更简单。于是就一直买下去,把时间撒向选择跟着谁买,比较价格,等待快递,然后开箱晒货好了。 最终通往的,也许不过是买的更多,东西更多,垃圾更多,需求更多,也焦虑更多的地方。 
而在不断付出时间心力金钱去消费的时候,我们往往看不见损失了更重要东西。就好像给孩子填鸭式教育时杀死了什么,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的。 往往那些珍贵东西的消失,是悄无声息的。
根据一篇约10年前LA Times上的文章,平均一个美国家庭的家里有30万件物品。 哪怕购买其中百分之一的物品需要我们为了挑选到“正确的” “最好的”东西而付出时间精力,那我们还有什么时间去思考和讨论对自己更重要更急需面对的事情呢?而当家庭用品的消费者主要是女性,那我们还有多少时间去耕耘自己的工作和理想呢?而人人都在为挑选,购买,晒出,推荐“好物”而花费了工作生活结束后残存的时间精力,头顶着越来越大的”消费者“身份,还能有几分力气去带上”公民“的帽子呢?
在和饼哥选好地毯的款式和色号的几天后,我去店里签字交定金。结果竟被告知挑好的颜色需要额外半个月的时间才能到货,而搬家的日子已经定下,等不了这额外时间。这意味着我又要重新选择,并且是在我没那么喜欢的颜色里选。
幸好这发生在以上的思考之后,我快速选了一个更耐脏的颜色,交钱离开。这当然不是因为几天内我对地毯的知识大涨,决策能力增强了,而是明白了在每个颜色都只有细微差别的色板上,我选了浅褐色,沙滩白,或者天空灰一点儿都不重要。它对家里的每个人,对我们的房子不重要;和我是否有能力,有价值,是否足够好不重要;我不需要通过某个色号来感受自己的掌控感,更不想再为了买对”好物” 而多浪费一分钟的时间。
都看到最后了,分享给更多人吧。
更新不规律的公号,更需要加星哦。
- 相关往期文章 -
- 版权声明 -
文章版权归成长合作社所有 
欢迎转发朋友圈

转载请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