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上有个热门话题:那些看着《读者》长大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有个高赞答案,引起无数人的共鸣:
那个20多岁的男孩说,第一次看到《读者》,是在同桌的抽屉里。
借来看了一节课后,从此一发不可收。
课堂上被拿出的《读者》
那时他父母闹离婚,自己成绩也不理想,是普希金的诗给了他莫大的鼓励,他说“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过去;相信吧!快乐的日子会来临。”
《母亲的账单》,第一次了解到生活的不易;读《向中国人脱帽》,懂得了身为中国人要挺起脊梁。
许多大师故事中,感受大师风骨、民族气节
也从无数普通人的经历中,收获善良的温情和向上的勇气。
他说,作为一个从中学读到大学的资深读者,没能考上清华北大,自己创业也没能进驻世界500强。但他从《读者》中学会了很多课本上没教的人生道理。
比如,想要做成一件事,首先就要做到无视他人的打击。那些不看好的声音,绝大多数是对的,但是唯有坚持下去,你才有可能成功。
比如,要想快乐,你要警惕自己的嫉妒。唯有学会从别人的成就中获得乐趣,你才可能真的快乐。
还有不要从小就学的圆滑。一个人少年时就圆滑、懦弱,就很难再是施教成才;小时方正,哪怕刚烈、莽撞些,也可裁头修边,煨弯成才。
这些朴实但实用的处世哲学,都被用浅显、好读、趣味的语言,写进了一篇篇故事里,融入了他的人生中,也陪伴了一代人长大。
点击下图,马上拥有
席卷亚洲的国民读本
承载了几代人青春记忆
提起《读者》,我想它会勾起许多人的回忆。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它像一扇知识之窗,带我们看见更广阔的世界
许多人在这里,第一次了解到“纳米技术”、“宇宙黑洞“和“破窗效应”的心理学原理。
它也是无数青春学子,文学之梦的开始。
学生时代的我们,在这里抄写名家语录,了解关于文学、艺术、历史、音乐的名家故事。
许多人直到多年以后,依旧记得其中的某个故事,曾陪伴自己走过一段低谷的岁月。
对80、90后的读者来说,它也是青春校园的心灵陪伴。
低谷的时候,它告诉我们如何坚强应对;迷茫困惑的时候,它告诉我们要先走好眼前的路,再想未来。
每一个故事,都足够温情;
每一个主题,都足够向上。
既帮助我们答疑解惑,也带给我们温暖和力量。
《编辑部的故事》里说:
真正的好杂志,就是随时随地拿起来,随意翻开一页就能读的。
《读者》就是这样的杂志。大师名作、有杂谈随笔、社会热点、情感思考……随手拿起一册,任意翻开一页就能读得进去。
从1981年算起,《读者》已走过42年时光。
它陪伴了几代人的青春,也见证着时代精神风貌的变迁。
80年代初,一片“文化荒漠上,它是国人眺望世界的知识之窗。
创刊号叫做《读者文摘》
2006年,《读者》发行量超1000万创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期刊发行量的最高记录,甚至曾被称为“亚洲第一刊”
点燃80后的的文学之梦,也陪伴90后度过迷茫困惑的青春时光。
对许多人来说,
它不止是一本博采众长,与时俱进的杂志,更是一方可以卸下所有疲惫和浮躁的精神家园。
一位上海读者坚持订阅33年。即便书页已泛黄,仍把它们当做传家宝来收藏。
读者家中杂志实拍
42年对文学趣味始终如一的坚持,对帮助读者解惑人生的积极引导,《读者》证明了:
能滋养人心的文字,永远不过时。
在上海外滩一间实体「读者书店」里,有一个特别温暖的角落,写满了大家对《读者》的爱。
满满一面墙的手写卡片
多少年来,不断有读者呼吁:希望《读者》可以出一版纪念合集,让我们得以重温读者走过的那些高光时刻。
冰心的散文、席慕容的诗;马尔克斯的短篇精选、卡夫卡的手记……
让我们在浮躁的当下,能回首过去,重温那样一段承载无数人青春回忆和文艺之梦的时光有。
《读者》编辑部早期工作场景
于是,2023年。《读者》编辑部依然决定:满足读者的心声!
从40年近千本杂志里,选取了代表《读者》风采、时代印记鲜明的9本杂志就是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套——
《读者》杂纪念刊合集
1980-2021精华(全9册)
让我们一起翻开时光记忆本
回忆这40年来的变化
原价 158元/套
福利价98元/套
点击下图,马上拥有
一共9本,本本精彩:
1981年,《读者文摘》创刊号;1991年,创刊10周年;1993年,正式更名为《读者》的7月刊;2001年,创刊20周年;
2008,喜迎奥运;2010年,相约世博;
2011年,《读者》创刊30周年;2019年,寄予了总书记深厚期许的10月特刊;以及2021年,创刊40年的“生日期刊”。
每本杂志背后,都是一个时代的精神记忆。
因为它,乡村少年心中种下了一个作家梦;因为它,小镇青年,告别故土,踏上了远方的闯荡之路。
60后、70后重温它回首逝去的纯真时代;
80后、90后再读它找回梦想涌动的青春记忆。
今天的孩子们阅读它,则会惊叹于短短40年,神州大地上发生着怎样惊人的革新、繁荣!
那些我们熟悉的名家名篇、社会话题、科学文明、幽默漫画、人生感悟……还有新晋的诺奖得主作品精选。
这9本杂志里全都有。
把它放在家,全家人的闲暇时光都会变得有质量。
潜移默化中,也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送长辈和朋友,也是一份温暖、用心、诚意满满的礼
每本杂志70多页的体量,算算9本杂志,约等于三四本厚书。
冰心、毕淑敏、林徽因、蔡康永、万维钢、草间弥生等名家大作,里面全都有。
而且这套纪念刊是限量发售! 几乎每一篇文章,都是现在市面上再难读到的精品佳作。不仅有阅读价值,更具珍藏价值。
喜欢《读者》的新老朋友,一定不要错过这套40年一遇的典藏珍品。
《读者》纪念刊(礼盒装9本)
原价 158元/套
福利价 :98元/套
点击下图,马上拥有
40年如一日的高水准
有温度、有品位、有启发
在人人唱衰纸媒的今天,《读者》杂志却逆势而上,摘奖无数。
许多人觉得它过时了。
可打开它的内容就会发现,这么多年,它一直与时俱进,保持着话题的多元,和思想的开放。
题材之丰富、内容之广博,同类杂志难以望其项背。
每一篇文章,都精挑细选。
仅仅是1991年4月刊这一本杂志里,就收录了史铁生、三毛、王蒙、庞贝克和陈嗣庆大师级的经典名作让读者的每一次翻阅,都满载惊喜。
比如纪念刊里1993年7月的这期,就选取了毕淑敏的《婚姻鞋》。
借助鞋子和脚,通过一个夹叙夹议的散文,讲述了婚姻的相处之道。
各行各业的名家汇聚,让你足不出户,感受多彩世界的丰富、有趣
无论你正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
彷徨或者迷茫,失落或者哀伤,浮躁或者焦虑......
这套纪念刊里,都能找到启迪你智慧,宽慰你身心的“文学良药”。
横跨40年的阅读体验是,带给你的,
是在时代变迁中,俯瞰整个社会、家庭、个人在时代浪潮中的碰撞、成长和思考。
就像一位订阅10年《读者》的读者说的:
“温暖、智慧、积极、进取,读者始终如一的带给我广博的视野,着眼当下的智慧,和不失纯真的质朴。
这就是我十年如一日喜欢它的原因。”
迷茫时读它,重时前进的方向;失意时读它,找到坚持下去的勇气;难过时读它,收获被理解的感动。
每个热爱阅读的家庭,书架上都应该有一套《读者》纪念刊,既是过去40年的时代缩影见证,也是一家人的高质量阅读陪伴。
装帧精致,审美前卫
它始终走在时代前沿
除了博采众长的内容,我还喜欢它大气、前卫审美。
带着时代烙印的配色和设计特色,始终如一的简约、质朴,任何时候拿出来都保持它独有的风格。
清新疏朗的排版,大小适中的字号,让上了年纪的长辈,也能轻松阅读不费劲。
一张张唯美有艺术气息的配图,全部高清、彩印。
任何时候拿起来翻阅,都有一种亲切、舒适的惬意。和孩子一起读,丰富见识,培养文学兴趣;自己读放松身心,疗愈疲惫。
这套9本纪念刊,全球限量发售,机会真的难得
阅读它,你能清楚地见证,影响几代人的杂志,是怎样精准把握时代脉搏。
也能从9本杂志上看到一幅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40年来的生活画卷。
不管你是文学、艺术、心理学爱好者;
还是想要重温那段纯真、质朴、充满理想主义的逝去时光;
这套纪念刊都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感动和启发。
《读者》纪念刊(礼盒装9本)
原价 158元/套
福利价 :98元/套
点击下图,马上拥有
- 广告 -
阅读原文,读本好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