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千妈。
开学不久,老师开了一次纠正“网络梗”的班会,因为在收上来的暑假作业里,发现很多孩子在练习试卷、作文里大量使用网络热词,什么“你个老六”“完了,芭比Q了”“我没K”“yyds”......比比皆是。
千寻回家跟我聊到这个事,我觉得挺有意思,就索性跟她来了场80后和10后的“思想碰撞”。这些年,随着娃年纪增长,独立思考能力迅速见长,像这样的碰撞讨论,在我们家越来越多。这也是我一直期望的状态,希望她对任何事物,不论书本上的知识,还是老师传递的观念,都能保持open态,不是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而是多想想,辩证去看。
接下来,我就把和家里小学生关于“网络梗”的讨论思考分享出来,也欢迎大家就这个话题,在留言区聊聊自己的看法。
#1
"网络梗"
在小学生里真的很流行吗?
这个问题是我率先提出来的~
虽然现在网上很多专家批“网络梗”正逐步渗透孩子生活,但我觉得,还是有必要跟小学生了解下真实情况。
千寻回答挺有意思滴~
首先她肯定了这个说法,表示“网络梗”在小学生中间的确很流行,比如,上午最后一堂课下课铃一响,大家就会喊着“干饭人,干饭魂”和“干饭不积极,思想有问题”,迅速冲向食堂。
还比如,有天老师在课堂上提问,一个男生回答错了,突然蹦出一句:“小丑竟是我自己。”惹得全班哄堂大笑。
写作文就更常见了,有同学写自己唱的歌:“漏漏漏有包头,砖头里动的是蛆,猫里猫里猫里猫里,砖头里动的是蛆……”
 图源:网络
老师半天也看不懂,亲自“逼问”才知道,“漏漏漏之歌”的原版是抖音热曲《Row, Row, Row Your Boat》。
然后,千寻特意提到,感觉网络梗在男生中更流行,相对而言,女生玩梗的频次少很多。
我很好奇为什么会出现明显的男女差异。
她想了想说,可能是男生家长管得松一些,平时玩游戏接触电子产品的机会更多。女生家长管得更严,一方面担心女孩子学坏更加不愿意让她们接触抖音这样的开放式平台,一方面女孩子除了学习往往还安排有琴棋书画类兴趣班,没有那么多时间接触网络。
这个说法对不对我暂时无从考证,不过,对孩子的思考我还是给与了认可,大家如果有“旁证”也可以留言告诉我。
#2
"网络梗"
对孩子有负面影响吗?
可能90%以上的大人面对这个问题,第一反应都是:
 当然有负面影响。
这是由立场决定的,但如果我们客观一些,就能听到来自孩子不同的声音。
千寻从她小学生角度提出的两个点,我就觉得还是有一定道理。
一个点是她认为“网络梗”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并没有家长老师想的那么可怕。
“你们大人可能潜意识觉得网络梗是脏话,应该令行禁止,但其实可以分开看,有的网络梗的确含义不太健康,但有的只是大家觉得组合起来比较有趣比较便捷的词语而已~”
“而且就算是脏话,也没有那么大副作用。妈妈,你们小时候肯定也说过脏话吧,但你看你现在还会说脏话吗,不会了,对不对?因为你现在要维持文明的人设,自然就不会说脏话,我们小孩子长大后,一样也会成熟,也会懂得约束自己.......”
另一个点是她觉得网络梗是同学间的“社交货币”,大人如果特别强力地禁止,可能会影响孩子在集体中的自洽感。
在之前文章里,我也分享过“社交货币”这个概念。
人的社交行为一般有:寻找谈资,表达想法,帮助别人,展示形象,社会比较,相对应可以提供 5 种不同的社交货币。
其中,谈资是最常见的“社交货币”,拥有谈资的人在群体中更受欢迎,这点小学生也适用。
所以你会发现,孩子们连阅读也是有“从众趋势”的,有段时间,千寻她们班就特别流行看《寻宝记》,这套系列漫画书我也给她买了,用孩子的话说,方便跟小伙伴交流。
我并不是赞成“从众”,从我自己认知看,我反而觉得适时的孤独,更容易让人保持清醒头脑和专注的能量。
但孩子尚且弱小,没有具备成人一样强大的内心,这时候如果不能顺利融入集体,对成长不见得好。
从这个角度,我能理解千寻关于网络梗也是“社交货币”的观点。
不过,耐心听她表达完自己观点后,我也提出了来自成人视角的看法:
我认为“网络梗”对孩子的语言和思维,还是有不小的负面影响。
首先我跟她聊了语言。
你知道会说话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吗?
一个经典回答就是:
有一天,当我们面对大千世界里的无数美景,脑子里出现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只会说“yyds和绝绝子”。
“网络梗”最大的问题不是归不归属于脏话,而是千篇一律。
无论北京的、上海的、桂林的、拉萨的风景,都可以用“绝绝子!”来形容,不论新口味的奶茶、新色号的口红、新款的衣服,都是排山倒海的“yyds”。
而一旦孩子习惯了这样千篇一律、单薄的语言,即使想使用复杂丰富的表达也无能为力了。
之前网上就有年轻人,发现自己出现了张口难言、词不达意、组织语言的能力严重衰退等“症状”,似乎不玩梗,就连话也不会说了。 
这些年轻人在豆瓣创建了名为“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的小组。没想到,短短两年时间,小组成员就已经超过30万。
 豆瓣“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小组
比语言负面影响更糟糕的是思维。
孩子年纪小,缺乏独立的判断,很容易对网络上的东西“照单全收”。很多时候,很多孩子并不知道那些“网络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说,只是因为身边人都在说,一说大家都在笑,他们也跟着说。
当孩子们异口同声说着“网络梗”时,看似彰显了个性,实际却在失去宝贵的思考过程和独特表达的能力。
暑假前,南京市就有位小学语文老师为“网络梗”召开了一次特别的班会,这次班会得到了人民网的大力点赞。
班会上,老师把跟风说“梗”的小朋友比喻成气球:
“气球是空心的,风一吹,气球就飞走了。而如果做一只蝴蝶,风吹过来,蝴蝶在花蕊上悠闲自得、随风飘扬。”
“区别就在于蝴蝶有生命,它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判断,而气球没有。所以,气球跟风走,小蝴蝶却会迎着风,用它的翅膀舞出自己最喜欢的舞蹈。”
“大风可以吹起一张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老师借用作家冯骥才的话引导孩子面对网络热词,不要盲从,要有自己的判断。
这一番直抒胸臆的讨论下来,我看见了之前忽略的“小学生角度”,而千寻也对大人反对“网络梗”有了更多理解,思考让话题变得深入,不再是停留在浅薄的人云亦云阶段。
EASTWEST
最后,我们还讨论了如何做出改变~
我说,我有个小小的建议,遇到“网络梗”时咱们可以想三个问题:
这句话是哪里来的?
这句话存在的场合是什么?
这句话到底有没有意义?
这三个问题同样适用于我,作为成年人,接收新资讯时也应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千寻则“狡猾”提醒我凡事都要身体力行:
“妈妈,你还记得我们之前看过的一部教育短片《听,孩子们在说》吗?”
里面有一幕让人印象深刻,一个10岁女孩满脸落寞地坐在沙发上,一言不发,她的爸爸正在一旁玩游戏,而妈妈则在追剧。
 短片《听,孩子们在说》
我很认同,最好的改变,永远是由父母自己开启。
5G时代,我们可能无法完全禁止孩子接触网络,却可以在家里,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和阅读、思考、讨论的氛围。
如果你也认同,就随手点个“赞和在看”吧~
文章封面&配图:采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