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伟哥之父”的阿尔巴尼亚裔美国籍医生和药理学家,199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科索沃科学和艺术学院荣誉院士斐里德·穆拉德(Ferid Murad)于2023年9月4日在美国加州门洛帕克的家中安详地去世,享年86岁。
斐里德·穆拉德出生于1936年9月14日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怀廷。1958 年,他在德堡大学医学预科课程中获得了化学学士学位。1965年,获得凯斯西储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他是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内科实习生(1965-1966 年)、内科住院医师( 1966–1967),美国国家心肺研究所公共卫生服务临床助理和高级助理外科医生(1967-1969) 并于 1969-1970 担任高级研究员。随后加入弗吉尼亚大学担任副教授。1975 年成为弗吉尼亚大学正教授。1971-1981 年,他担任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和内科系临床药理学部主任。
1981 年他加入斯坦福大学,担任帕洛阿尔托退伍军人医疗中心医学主任 (1981-1986)、斯坦福大学医学系副主任 (1984-1986) 和医学系代理主任1986-1988 年担任呼吸内科代理科长。
1988 年离开斯坦福大学,前往雅培实验室 (Abbott Laboratories) 任职,担任药物研发副总裁,直至 1993 年创立自己的生物技术公司。
1997年他在休斯顿德克萨斯医学院他创建了一个新的综合生物学、药理学和生理学系,担任综合生物学和药理学系的主席,布朗基金会预防人类疾病分子医学研究所的教授和名誉主任,约翰·S·邓恩生理学和医学杰出讲座教授、布朗基金会分子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后来还担任布朗基金会分子医学研究所教授。
1998年,穆拉德因发现一氧化氮于血管扩张作用,摘得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他的这一科学发现,促使“万艾可”(俗称“伟哥”)的诞生。穆拉德也因此被誉为“伟哥之父”——事实上他并不喜欢这一头衔。
去世之前,他在斯坦福大学帕洛阿尔托退伍军人医院工作。
消息来源:地拉那时报、斯坦福大学 等
编辑/审核:Mz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