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塔,在藏语里是“无穷无尽的宝藏”的意思。
这个通天河右岸的小村子,不仅因虫草而盛名,还如它的名字一样有数不清的宝藏。2020年12月,我开始在云塔从事社区保护工作,每一次来到这里,都像一次挖掘“宝藏”的过程,云塔的过去、现在、未来,一个又一个故事在慢慢讲述着。

夏季的云塔村
01慢直播里的雪豹一家
和往常一样,我一到办公室就打开了三江源雪豹慢直播的超大显示屏。这时候,一只雪豹妈妈正带着三只小崽慢吞吞地走过那条我们样线调查时再熟悉不过的山脊线。“快快快,雪豹,雪豹来了”,尖叫声响彻全办公室,激动到来不急打开录屏按钮。这猝不及防的珍贵画面,让在场的每一位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出现在慢直播里的雪豹
画面里,雪豹一家悠闲地走过山脊线,在镜头前驻足停留,这三只不过三个月左右的崽崽时不时地与妈妈打闹。这是慢直播开通以来,我们日夜守着屏幕第一次记录到雪豹活动的影像(欢迎大家关注“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抖音账号观看慢直播)。山脊两侧的河流与牧户干扰了野生动物的活动轨迹,这里就成为它们在两块栖息地之间最安全且快速的活动通道
从2012年累计的监测数据显示,在云塔至少有23只雪豹个体分布,除雪豹外,在这个面积不到300平方公里的村子里,金钱豹、兔狲、豹猫、石貂、香鼬、欧亚水獭、白唇鹿、马麝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也在这里活动。
基于云塔特殊的地理位置与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2021年7月,在字节跳动公益的支持下,我们选定了这条特殊的山脊线,建立雪豹慢直播平台。通过慢直播,一方面我们可以实时监测野生动物动态,将监测结果反馈到社区保护;另一方面,我们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也借由网络和公众建立起联系。开播半年来,慢直播的镜头已记录到6次雪豹活动的影像,我们希望公众对雪豹的关注和喜爱将成为他们认识云塔的开始。
安装在这条山脊线上的摄像头,记录到了多种野生动物
02村里的“常客”
进到云塔村,从村中心一直往下走15公里左右就可以到达通天河畔。这是一条最宽处不过1公里的狭窄山谷,山谷两旁近60度的陡坡上,有成片柏树和各类灌木分布。
成片的林子给这里的动物们提供了食物与隐蔽之所,与他们共享资源的还有云塔村民以及他们的牛羊。
有限的资源与空间,是加剧人与野生动物冲突的主要因素。而每一个在云塔的日子,我看到更多的是慢直播里那样和谐的画面。当珍(云塔村村民)给我看了他手机拍摄的最新雪豹视频。一只雪豹妈妈在下午6点左右,带着一只快成年的小雪豹,出现在与公路仅一河之隔的河滩上。大雪豹在看见他后,并没有着急逃走,而是朝着他的方向走向河边与他对视1分钟左右,才缓慢转头上山。
当真在路边偶遇雪豹
除雪豹外,其他动物也是村里的常客:昨天房屋背后经过的狼、夜宿在公路两旁的白唇鹿群、每天都会来河边喝水的岩羊、河里自由穿梭的水獭、路边灌木丛里蹦跶的马麝……村里的阿姐阿吾们提到这些“常客”时,总是满脸自豪,因为这些令很多人心驰神往的景象就自然而然发生在当地人日常生活的场景中。
在三江源这片土地上,人与动物的距离并没有那么远,藏文化里的善与不杀生观念,使得“保护”这个概念不着痕迹地在当地人心中深深扎根。
03十年如一日
从2011年起,我们作为外部力量参与云塔保护工作的人轮换了一批又一批,而云塔的核心保护力量仍然是刚开始的那几位“老人”,十年如一日,他们依然在奔波和忙碌着。

云塔村民
监测员藏巴仁青,十年来,一直承担着慢直播镜头里那条山脊线上红外相机的监测工作。他自豪地说:“这个地方,雪豹有了,多多的有了,天天来天天来”。我反问他:“这么多年,你不厌烦吗?”他却说:“这是件好事,村子里的人现在把野生动物保护得很好,也和我们做的事情有关。”
监测员扎江,这么多年来一直使用着同一批红外相机。与他一同爬山,见他在调试好镜头角度后,从口袋里掏出纸巾,仔细认真地擦拭着相机上的镜片。他说,他能清楚地记得每台相机拍到了多少次雪豹,就像清楚自己家有多少头牛一样,监测工作早已成为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监测员成尕,身上一侧挎着数码相机,一侧挎着望远镜,它们被仔仔细细地包裹着,分别放在已经换了两根背带的相机包里,这不仅是他监测巡护的装备,也是放牛的必备品。每当在熟悉的区域看见野生动物,他还是会像第一次看到那样兴奋雀跃。
与扎江一起布设安装红外相机
从物种名录到分布区域,再到生活习性,所有监测员像研究者一样认真地在心底默默记着每一条数据。通过云塔14位监测员的工作,我们积累了当地野生动物的大量信息。
 云塔村14位社区监测员
这十年来,云塔的野生动物数量在原有基础上逐渐增长,村民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不断提高,巡护工作中遇到的猎套数几乎清零,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不仅是自己对“善”的表达,也是对家乡的热爱,这一切都凝结成为他们引以为傲的无形的资本。
04一个共同的目标
云塔十年,我们见证和参与了这里的坚持与改变。

在去年底召开的社区监测会议上,依旧和往年一样:确认监测员信息、整理红外相机数据、讨论新监测计划、划分监测区域、分配监测任务……像这样的流程他们保持了十年,并且能鲜明地感受到随着监测员对工作的投入与熟练程度加深,会议的效率在逐年提高,热情丝毫不减当年
社区监测会议
除了社区监测外,还有许多事他们也如开始那样,一直坚持至今。云塔给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干净与舒适,但在环保理念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普及的十年前,他们便开始了垃圾管理。村子集体手工建造垃圾房,通过分类,一周一次或两次把家里产生的垃圾汇集到垃圾房,再由村里出经费统一运到能处理垃圾的哈秀乡或隆宝镇上。一年年过去,村子干净了,不乱扔垃圾的环保理念也深入人心。
云塔垃圾清理
我还看到了村里崭新的佛塔、村民们一起修的路,无一不是全村共同努力的结果。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我们今天为社区贡献了一份力量,社区的未来就会变得更美好。
05无穷无尽的宝藏
在通天河畔的牧场沟,去年夏天,红外相机记录到了金钱豹与雪豹在同一位置出现,我们又惊又喜。这是通天河流域首次记录到雪豹和金钱豹同域分布的现象,也是
现阶段国内已知金钱豹和雪豹同域分布的最北端

在云塔通天河峡谷同一地点拍摄到的雪豹和金钱豹
无论是居住在这里的牧民、野生动物,还是大家十年如一的坚持,云塔总是能一次又一次的给我们惊喜。
四月的三江源,微风和煦,万物新生。在云塔的春风里,我们与字节跳动公益一起,成功落成了云塔雪豹保护地项目立牌,这意味着我们又多了一位伙伴,和我们一起继续推动云塔160万平方公里雪豹栖息地的保护工作。我们也要感谢战略合作伙伴华泰证券“一个长江”项目的长期支持,正是这些前期的无数努力,才有了现在的诸多可能。
雪豹保护地项目立牌
在未来,我们将带领当地牧民一起,开展以社区为单位的野生动物监测与巡护,努力探索更好的环保理念来支持垃圾分类及管理,科学合理地开发有限但无价的虫草资源,基于社区现状开展人兽冲突防熊试点,在生态先行的理念下开展自然体验......
无穷无尽的宝藏之地,不论是十年来努力生长的树苗,是正在萌发的新芽,还是更多随风而来的种子,最终都将成长为通天河畔的圆柏,扎根这里,让“宝藏”永远闪闪发光。
-END-
撰文/姜楠
编辑/淡饰
排版/王善玮
*本文来自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引用。
如有需要请后台留言或联系[email protected]
作者介绍
姜楠
雪豹与草原保护团队雪豹项目协调员,主要负责三江源及祁连山区域社区监测。兔狲头号粉丝,为兔狲和雪豹扎根三江源。
关于云塔,你还可以了解:
识别下图二维码 加入山水月捐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