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4800+|阅读预计需要12min 
文|杨清晓(简单心理认证·心理咨询师)
在《扪心问诊》第一季中,Sophie这个自杀未遂的未成年少女是个非常特别的来访。
从最初两集来看,16岁的她对咨询师的防备心很强、充满警惕和挑衅。她进门的那一刻,属于她的这场咨询关系就像高山上的一颗小石子,随时等着从山顶上随时滚落而滚落的契机,可能就是咨询师Paul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岌岌可危。
图/《扪心问诊》
然而几集看下来,这场咨询不仅维持了下来,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链接感甚至还越来越强、越来越顺了。作为一个老牌、资深精神分析师,Paul是如何做到这点的呢?我们就来按照咨询的逐次推进,来解析一下这场特别的心理咨询。
咨询关系的试探:换衣服事件中的质疑和攻击
在咨询中,所有来访都会有阻抗,毕竟揭开伤疤、敷药、包扎的每一个过程都充满着痛苦和折磨,来访者在咨询初期对咨访关系的试探、逃避甚至对咨询师的攻击,可能会非常常见,他们不能确定这个以后走入内心的人是否足够安全、足够抱持。
咨询师要做的,只能是开放性地接纳来访者的各种阻抗,真诚应对,建立足够牢靠、充满信任的咨询联盟。
图/《扪心问诊》
刚开始,Sophie对关系、尤其是和一个成年男咨询师的关系,显然是充满试探的。她要求Paul直接给她换衣服,以此来验证在这段关系里面她是不是足够安全的。
对于Sophie充满试探和诱惑的邀请,Paul让自己的妻子Kate来帮忙完成这个任务——这个举动尤为关键,一方面打消了Sophie的猜疑;另一方面,Kate的琐碎家常和出于一个母亲原始慈爱的举动触动了Sophie,让她感受到了温暖和被关注。
“换衣服”事件,让Sophie体会到了全然的接纳与信任。此后,Sophie慢慢进入到咨询状态,Paul熟稔有余地引领着咨询关系一步步走向信任和依赖,使用了面质、澄清、解释等多种技术方法,引导Sophie回忆起原本“记不起来”的自杀场景和感受,正面自杀事实。干脆利落,不见丝毫拖泥带水。
图/《扪心问诊》
一旦咨询联盟建立了,来访者体验到在其他关系里面未曾体验到的爱、包容和接纳,这种全新的关系体验才会逐步改变他的内在模式,更深层次的改变才有可能发生。这是对咨询师的考验,也是心理咨询中最重要的考验之一。
最基础的咨询技巧:均匀悬浮注意和足够的抱持
咨询进行到第五次,Sophie的状态已经从“带刺的、抗拒的”发展到了几乎完全接纳Paul的阶段。
当然,进步来之不易,在前四次的咨询中,Paul老练地用“均匀悬浮注意”,不把自己的注意力专门集中在Sophie刻意营造的冲突和抗拒上,而是平静专注、不加评判地倾听和观察所有细节,表现出均匀而持续、温和而坚定的关注,才使Sophie慢慢撤掉防线。
这些聆听和重述技术,可以说是最基础的,但也是最重要的,更是新手咨询师最需要掌握和关注的。每次治疗都是新的开始,不被已有的信息干扰,不带有任何期待,搁置此前所有的感受、成型或未成型的看法和情绪,重新把自己倒空成一个可以容纳来访者所有情绪情感的容器,这个基本功,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很深的修炼。
在“标的物“出现之前,就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些目标上,这种带有强烈的个人偏好色彩的有意识的“提前选择”,会让咨询师忽视或错过很多关键信息,咨询的过程变成了验证咨询师期望或知识的有效性的过程,咨询师听到的可能都是他已经知道的信息。
图/《扪心问诊》
但实际上,动力学咨询本质上是对潜意识的探索,而潜意识的这部分是咨询师和来访者都不知道的;来访者不知道,咨询师更不可能“提前”知道。
另外,Sophie的咨询过程之所以如此顺畅和成功,和Paul展示出的绝对的抱持关系很大。在Sophie不断坠落的过程中,无论是她的焦虑还是崩溃,Paul都能牢牢地接住,在她的不断挣扎和猛烈攻击中完好无损地“生存”下来。
这样的咨询,给了Sophie极其安全的依赖感,在这样的环境中,Sophie才能脱去假自体的外衣,一点点地表达自己的恐惧、焦虑,慢慢找回到自己的真自体,真切地感受真自体被保护的感觉。
图/《扪心问诊》
咨询的最后,Sophie逐渐认识到父母婚姻的失败责任不在于自己,开始原谅自己,曾经扭曲的思维逐渐理清,曾经厚重的、一直想着压迫和伤害自己的假自体开始慢慢地离去。
在这个阶段,Paul的解释和澄清,帮Sophie减轻了很多防御的痛苦。Paul用自己客观的观察、均匀悬浮注意的技巧、即使遭受Sophie的疯狂攻击也不会有报复的反应,以及即使被疯狂攻击后仍然健康而稳定存在的事实,为Sophie提供了一个可信赖的、全然接纳的安全环境,在Paul的守护下,她的真自体慢慢回来了。
Sophie的假自体:我是一个怪胎,我不配被爱
Sophie一直觉得自己有严重的问题,站在平衡木上会两腿发抖、骑着自行车撞向汽车、全身长满了皮疹、身体胸部很小、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怪物、老想着杀死自己……这些,都让苏菲觉得自己是个“怪胎”。
这个怪胎,就是Sophie的“假自体”。Sophie用这个假自体,来抵抗无法满足想象和期待的现实
无意间撞见父亲出轨,Sophie把这个巨大的秘密藏在了心里,期待母亲能早点发现。她期待一个更敏锐、更有力量、更能保护自己的的母亲,然而理想中的母亲并没有出现。
母亲抱怨Sophie的父亲已经一个月没有给Sophie打电话了 图/《扪心问诊》
父亲背叛母亲,Sophie没能把父亲的背叛告知母亲;父亲离开了两人,母亲因陷入抑郁对她疏于照顾,Sophie变成了被父母抛弃的孤儿。不好的事情相继发生,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我错了,我是个怪胎,我不值得被爱。因为,没有其他合理的解释了,父母不可能有错。
于是,她把真实的自己藏起来,担负起自己是父亲出轨、父母离婚、家庭不复存在的元凶。
假自体中的Sophie,讨厌近在咫尺又未能保护自己的母亲,喜欢那个远离她同时又“最爱”她的父亲。
Sophie拒绝把自己自杀未遂的事告诉父亲 图/《扪心问诊》
她把Cy(Sophie的体能训练师)的家庭当作自己的第二个家,又不拒绝用自己的身体做诱饵,让Cy的家庭也上演了一遍自己家庭的分崩离析,并把这个家庭解体的重担,一如既往地担负到了自己身上。这也是在无意中完成了一场强迫性重复。
Sophie用假自体来防御恐惧、悲伤和失去的感觉,唯有如此,她才能活下来。所以,假自体把Sophie看作麻烦,觉得自己总会制造各种混乱,处处都是“我的错”。经历了两个家庭的崩塌之后,她选择用自杀来惩罚自己。
Sophie和父亲:在对父亲的攻击中完成自我的重建
Paul引导Sophie一步步认清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对父亲的理想化,对母亲的不放弃。
父亲“远在天边”,所以成为了那件“华美的袍”,充满了理想色彩,成了她心中“最爱我的那个人”;母亲近在眼前,不离不弃,所以成为了“爬满袍的蚤子”,成了她眼中没有发现能力、贪慕虚荣、能被她时刻用“自杀”镇住的只会抹眼泪的老母亲。
Sophie一直在合理化父亲的离开,强调“爸爸这个世界上最爱我的人”。父亲的摄影作品,激起了Sophie强烈的愤怒。她表现出很强的投射,把对自己的愤怒,转移到了Paul身上。
图/《扪心问诊》
Paul在回应Sophie情绪的同时,引导Sophie思考自己绝望的根本原因,也许是情感缺失。她对自己处境的感觉就跟刚开始咨询时对父亲的摄影书的处境一样:被孤独冷清地摆在柜顶上。
实际上,孤独冷清的何止是书,还有被远方的父亲抛弃的自己。也许,她心中的怨念也跟书面上的灰尘一样,积满了厚厚的一层。
通过九次咨询,Sophie逐渐找回了本我的关联,慢慢发展起来了自我的关联性,从对爱、对关系强烈渴求的状态,通过内化重组,发展出了“独处的能力”。
精神分析学家比昂认为,人的心理状态有三个属性,三个属性又分别存在有或没有两种状态,包括L(love,爱)和-L、H(hate,恨)和-H、K(know,理解)和-K。
父亲最后的意外出现像个催化剂,带来了短暂且强烈的冲击,让Sophie自我重建的道路充满了迂回曲折,又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她的重建。在Sophie和父亲的关系中,可以看到很多爱的联结,父亲的很多关键行为中,都可以看到-L。
而Sophie,也终于从自己惯常的模式中走了出来,不再隐忍、压迫和伤害自己,而是对着久别重逢的父亲吼出了自己的不满。
图/《扪心问诊》
但好在,表达出不满之后的Sophie并没有停留在H的层面,而是慢慢在向-H靠拢。她用自己的K,坚定地守护边界,同时也极度渴望着挽回自己和父亲的关系。
在对父亲的攻击中,Sophie知道了边界,也获得了力量,她不再像一个被抛弃的孩子一样停留在埋怨中,而是发展出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洞察力,需要父母时,她有能力让他们进入她的生活,不需要他们时,也有能力坚定地拒绝。她在构建自己的新世界,在慢慢走向成熟。
Sophie和母亲:在罪疚感中完成自我修复
在第七次咨询中,让我们看到了真正阻碍、拖垮Sophie的大秘密——撞见父亲和模特发生关系,以及围绕这个秘密,Sophie对父亲这个客体的假想的逐步破解。
图/《扪心问诊》
但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Sophie对母亲的一个心理上的转变。
幼时的Sophie,或许和母亲关系并没有那么差。也许转折就发生在父亲出轨的时候,那时候对母亲,Sophie还是有所期待的。
Sophie期待母亲能目光如炬,期待她能发现父亲和模特的奸情,期待她能觉察父亲已经永远离开她们的事实,所有这些期待汇集一处,便是希望母亲能保护好她,让她免受伤害。这也是她对一个“好乳房”的期待。
然而母亲并没有满足她的期待。
也许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她开始对母亲这个“坏乳房”进行攻击、恣意地释放自己的愤怒、把所有的不好都投射在她的身上。这攻击和憎恶带来的,是Sophie对母亲深深的罪疚感。
所以当最后Paul说,她(你妈妈)坚如磐石——面对你的蛮不讲理和侮辱谩骂,她用自己“惊人的毅力和耐心”承受着;比起爸爸撒手就走,对你们漠不关心,甚至连你的死活都不知道,妈妈一直在坚守着你,“哪儿都不去”。
图/《扪心问诊》
听到这些话的Sophie,沉默了。
这沉默意味深长。在沉默中,或许她觉察到了内心深处对母亲深深的罪疚感。在沉默中,她完成了一次从“分裂到整合”的转变,对母亲的怨怼在被慢慢清理,她在原谅母亲的路途中顺便完成了与自己的和解,再一次回到了抑郁位。
随后的Sophie,艰难前进,她尝试跟妈妈“好好沟通”,不再想像原来那样对她冷嘲热讽,然而她“什么都说不出来”, 就像西西弗斯一样,想翻过跟妈妈正常沟通的这座高山,然后却一直被“假自体”这个重重的石头不断地打回到原点。简单几句话的跨越,对她来说像是一场褪去旧我的重生。
图/《扪心问诊》
这个瞬间就像破茧成蝶,更像在石头重压下的种子萌芽的刹那,沉重、挣扎、怀疑、纠结,然而最重要的,是向上和希望。
经历过九次心理治疗的Sophie,内心已经有了母亲、咨询师驻场,本我的冲动开始慢慢回来支持自我,自我的生命力越来越强。如果说之前的她对爱有着强制性需求,咨询后的她,已经不再需要那么强烈的联结,她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个体,有着稳定的爱和妈妈的、咨询师的功能。
咨询结束,Sophie带上气球,和Paul拥抱,说:“再见了,老家伙。”
若干年后,她在Paul的主页上留言:感谢你拯救了曾经的我。也许,这就是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最好的告别。
封面图源:《扪心问诊》

点击名片,看看作者的其他文章
👇戳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心理咨询师信息
点亮在看
抱持来访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