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来自「简单心理Uni·CBT两年系统训练项目」2022年第一期的学员曹梦琪同学,在课程中,她详细地记录了与抑郁症来访者进行工作的咨询技术。
「简单心理Uni·CBT两年系统训练项目」为期2年,为CBT创始人梅肯鲍姆中国首个培养专业CBT咨询师长程项目,2年的课程包括理论训练、实习、督导、案例研讨等多个科学分阶培养模式,能够多方面拓展学员的个案能力与临床经验。
让我们来看看曹梦琪同学的分享。
抑郁症正逐渐成为“冰箱里的大象”,问题越来越显著,但现实中谈论具体病症的却少之又少。
抑郁症患者的思维过程与常人有所不同,通常来说,他们的思维过程会更加消极、并充斥着痛苦:
• 他们更倾向于把自己的心境描述为“黑暗的”,总是看到事情的消极面
• 他们更倾向于认为自己正在走下坡路,并陷入丧失的恶性循环
• 他们可能觉得自己肩负重担,扛不下去了
• 没有他们,别人会过得更好
• 他们是不讨人喜欢的,他们的情绪痛苦是不可忍受的,他们的问题是无法解决的
• 他们需要逃离自我,从情绪痛苦中逃离出来,因为这些情绪痛苦会真正促成他们的自杀意念
图/Unsplash
今天这篇文章,想要和大家聊聊咨询师在面对抑郁症来访者,尤其是伴有自杀倾向的来访者时,可以运用哪些技术和方法。

基于接纳的干预措施

咨询师需要“以人为本”,不同患者患上抑郁症的原因不同,例如,面对带着婚姻冲突问题来到咨询室的女性来访者,咨询师可以确认她们是在婚姻之前就抑郁了,还是婚姻冲突导致了抑郁。
如果抑郁长期存在,意味着需要了解其中的发展模式,是不是和某种无效环境和童年逆境经历有关,以及这种抑郁对婚姻关系有怎样的影响。
如果婚前并不抑郁,则干预措施可以更加关注伴侣之间的关系冲突,即正在发生的、加剧抑郁的、维持抑郁的沟通模式。
如果来访者在过去接受过心理治疗,咨询师还需要了解过去哪些技术是有用的,哪些是没有用的,哪些在当下的治疗中依旧可以运用。
咨询师还可以要求来访者每天记录任何引发他们负面情绪和伴随想法的压力事件,对来访者进行日常情绪监测,并帮助他们做行为链分析。记录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 痛苦感觉的发生率和强度(0-100%)
• 他们对这些想法的相信程度(0-100%)
• 条件反射式的自动思考的性质
图/Unsplash
此外,咨询师也可以让患有抑郁症、存在自杀倾向的来访者进行行为链分析,请他们依次跟你分享自己的想法、感受、行为,这能够让他们明白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所做的各个选择。咨询师可以问:
• “你愿意告诉我,你在考虑自杀的时候,决定自杀的时候,想到了什么吗?”
• “你能告诉我,当时你的想法、感受和行为是如何一步步把你带向自杀的决定的吗?”
• “我希望我们两个人都能更好地理解,你在试图自杀的那一天经历了什么?”
(如果能帮助他们觉察到,在他们自己脑海中循环播放的内部对话和伴随而来的感受,那么,也许我们就可以中断这种发展循环,打断这个过程)
• “你有了自杀的念头,但你又是怎么活下来的呢?”
• “你做了些什么,来防止自己的情况变得更糟呢?”
• “回想一下,当你有自杀想法的时候,是什么帮助你度过了难关?”
这些问题,不仅是在尝试正常化、认可、共情他们的体验,还是在寻找保护性因素。
图/Unsplash
咨询师可以通过这些问题从来访者那里了解到,他们做了什么来让自己活下去?他们活下去的理由是什么?是因为他们对他人的公开承诺吗?是因为自己拥有的社会支持吗?是因为自杀的想法违背了他们的精神信仰吗?
可以从多角度来询问来访者的“历史尝试”,包括服药、自我监控、向专业和非专业人士寻求帮助等。

认知重构程序

咨询师需要理解提问的艺术,并记住来访者是讲故事的人。
 1.询问来访者人生故事的其他篇章 
治疗师可以问来访者以下类型的问题:
• “你是如何产生你是X的信念的?”
•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学会把自己看成X的?”
• “你相信X的证据是什么?”
• “你和你生命中的其他人因为持有信念X而产生的影响或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 “持有信念X在实现我们共同设定的治疗目标时会成为什么样的障碍?”
图/《女心理师》
 2.上述问题可以用三种类型的认知重构问题来跟进 
• 询证的问题——帮助来访者将他们的自动思维视为值得检验的假设,而不是事实和真相;
• 基于替代问题——帮助来访者对事件和他们的感受形成另外的观点,学会命名和驯服他们的感受,并尝试换位思考,“TA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还有其他解释吗”?
• 意涵的问题——咨询师帮助来访者检查TA的结论和信念,即使信念是真实的,是否一定意味着由它延伸而出的推论是合理的?如来访者有一次考试没考好,当下的TA认为自己是一个不擅长学习的人,而这就意味着TA永远是个不擅长学习的人吗?

行为激活(Behavioral activation,下称“BA”)

人们发现,锻炼会激发大脑中对抗抑郁的神经递质。BA鼓励来访者从事愉快和有益的行为,并由此促成人们的成就感、掌控感,增强自尊和对抗回避。
咨询师可以帮助来访者罗列这些愉快的活动,并把它们分成更小的、可行的步骤。如果活动难以进行,咨询师还可以和来访者一起思考不从事活动的潜在原因,以及如何预测和解决这些原因。
图/Unsplash

了解精神药物对来访者的作用

咨询师需要关注抑郁来访者是否在使用会增加自杀可能性的物质——人们可能同时使用一种以上的物质,这会加剧来访者的应激。
因此,咨询师可以仔细询问有关物质的使用或多物质滥用的情况,包括以下几点:
• 来访者使用物质的原因和种类
• 他们是为了缓解自己的情绪痛苦而使用这些物质的吗?
• 这对他们的睡眠有帮助吗?
• 这能帮助他们变得更加外向吗?
使用这些物质的理由越多,他们复发和预后不佳的可能性就越大。
图/Unsplash

使用时钟隐喻

“时钟隐喻”技术由唐纳德‧梅肯鲍姆提出,它是指把听到的故事反馈给来访者,帮助来访者意识到⾃⼰所处的困境是他们重复在做的事情。咨询师通常会将手指向想象中的方向(如12点钟方向、3点钟方向),不同方向代表来访者不同的情绪/行为发展阶段。
图/简单心理Uni
通过“时钟隐喻”技术,咨询师可以帮助来访者分析自己的积极经历,并请来访者将这些改变归功于自己,以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以下是咨询师们可以参考的问题:
• 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感觉如何?
• 当你完成了很多事情时,你觉得自豪吗?
• 你可以看到一些积极情绪在发挥作用是吗?你是如何处理这些感受的?
• 你跟别人分享这些感受了吗,你把这些感受写下来了吗?你会拍拍自己,表扬表扬自己吗?
• 现在你可以觉察,可以“抓住”情绪了吗?我是说,你是在告诉我还有希望吗?
理解、相信、抱持你的来访者,建立起坚固的咨访关系联盟,与来访者一起携手突破“抑郁症”这道难关吧。

目前,2022年第一期「简单心理Uni·CBT两年系统训练项目」第一学年的理论学习已经进入尾声,在今年10月即将开启实习与督导部分的课程。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社群中会不定期举行「学霸笔记分享会」活动,令同学们深度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巩固已有知识,让学习之路不孤单。
👇上下滑动了解更多课程互动👇
👇扫码了解课程详情👇
编辑:Aurora
责编:Alwaysfifi
封面图源:Unsplash
https://unsplash.com/photos/VhcxuEGNXo4
https://unsplash.com/photos/kxblPqfYc9E

https://unsplash.com/photos/MtBsjmC4RT0
https://unsplash.com/photos/aZVpxRydiJk
https://unsplash.com/photos/ju2cWEOw8_Q
https://unsplash.com/photos/rNBaaxyeWWM
👇戳阅读原文,了解更多CBT课程信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