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2300+|阅读预计需要7min
今天是卡尔·古斯塔夫·荣格逝世的62周年(1961.6.6-2023.6.6)。
荣格是世界知名的分析心理学创始人。分析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专注于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以帮助人们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他们可能面临的问题。
通过以下五个鲜为人知的事实,你可以了解更多他对于知识和自我的追求。
荣格创造了“内向”(introvert)和“外向”(extrovert)这两个词
“内向”和“外向”这两个词(后者在荣格的拼写中以a开头,尽管现在美国的主流拼写并非如此)首次出现在荣格1921年用德语出版的《心理类型》一书中。
在他的模型中,性格之间的差异基本上可以归结为能量的差异:外向的人在社交互动中补充能量,而内向的人在社交互动中消耗能量。因此,参加完派对或其他社交聚会后,内向的人需要独处的时间来“充电”。
图/Pinterest
外向者通常被认为是那些直言不讳、主要关心外部世界发生的事情的人。相比之下,内向的人安静、善于反思、专注于内心世界。
基于荣格理论衍生出的16型人格测试 图/Pinterest
但荣格认为没有人可以完全内向或完全外向,他提到:“这样的人会进疯人院的。”
“内向”和“外向”通常被视为一种连续统一体,人们会表现出内向和外向相结合的混合性格——即处于这个连续统一体当中的“中间性格”。
荣格把参加灵媒降神会的经历写进了博士论文
1902年,荣格发表了他的博士论文《论所谓神秘现象的心理学和病理学》,其中就提到了他自己参加过的一个灵媒降神会。
在《便携式荣格》(《The Portable Jung》)一书中,编辑Joseph Campbell详细讲述了荣格参加灵媒降神会的有趣轶事:
年轻的荣格傍晚到家时,发现他的母亲、他十四岁的妹妹和女仆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大约一小时前,一个震耳欲聋的破裂声来自一个沉重的十九世纪的餐具柜附近,妇女们随后检查了这个餐具柜,但没有发现任何迹象。然而,在附近装着面包篮的柜子里,荣格发现了一把钢刀。它的刀柄留在篮子的一个角落,而刀刃的每一个小部分都散落在其他的角落里。
荣格猜想,他母亲的房子里出现的现象可能与灵媒有关。他参加了灵媒降神会,并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一丝不苟地做着记录。
图/Pinterest
据《卫报》(《the Guardian》)报道,这项工作为他思想中的两个关键观点奠定了基础。首先,无意识包含部分人格,即复合体(complexes)。他们可以通过一种方式来展示自己,那就是神秘现象。第二,人格发展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在无意识层面上完成的。
1959年,荣格正式出版了另一本有关神秘学的书:《飞碟:天空中所见事物的现代神话》(《Flying Saucers : A Modern Myth of Things Seen in the Skies》)。
然而,这本书的文本证明,荣格更感兴趣的是有关外星人的谣言对人类思想的影响,而不是外星人是否真的存在。
荣格曾与一位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维持了长约25年的友谊
在一篇名为《原子、原型和同步性的发明:标志性精神病学家卡尔·荣格和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沃尔夫冈·泡利(Wolfgang Pauli)如何架起精神和物质的桥梁》的文章中,作者Maria Popova写道:荣格与和泡利建立了一种不寻常的友谊,这段友谊持续了四分之一个世纪,直到泡利去世。
荣格(左)与泡利(右) 图/themarginalian
两人在荣格位于苏黎世湖畔的哥特式豪宅里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一边吃着精致的食物,喝着陈年的葡萄酒,抽着最好的雪茄,一边讨论着心理学、UFO、世界末日、耶稣和泡利的梦等话题。
图/Pinterest
两人的联系肇始于泡利对梦的兴趣,其后,他们的谈话和通信逐渐延伸到通过物理学和心理学的双重视角,来探索现实的本质。他们在原子(原子核和绕轨道运行的电子)和自我(中心有意识的自我和周围无意识的自我)的类比中找到了共同点,两人都深受这种思想交流的影响。
荣格在他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作品中写道:正因为精神和物质相互依存的,所以人们常常猜想,它们可能在我们目前的经验之外的某个地方是相同的。
他认为自己内心有两个人,他称他们为“1号”(NO.1)和“2号”(NO.2)
《卫报》作者Mark Vernon写道:荣格的伟大创新就是认真对待他的内心世界,这使他走上了一些有趣的道路,比如他认为自己的内心有两个人,他称他们为“1号”和“2号”。
“1号”是他父母和时代的孩子,然而,“2号”是一个永恒的个体,完全没有可定义的特征——他出生、活着、死亡,“2号”包含一切,是对生命的全面展望。

图/Pinterest

荣格花16年写成的书曾被藏在瑞士银行的保险库里
荣格花了16年时间编写一本名为《新书》(Liber Novus)的书,现在被称为《红皮书》。在这本书中,荣格对自己的无意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一半是日记,另一半是对神话学的探索。原版被藏在瑞士银行的保险库里,直到2009年才正式出版。
图/Pinterest
在出版之前,《红皮书》只有少数人看过。据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报道,“荣格学者Sonu Shamdasani博士花了三年时间说服荣格的家人将这本书从隐秘之处带出来,又花了13年时间来翻译它”。
最后,想引用荣格的一句话:就我们所知,人类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在纯粹存在的黑暗中点燃意义之光。
图/ideapod
斯人已逝,思想不朽,让我们一起向荣格致敬,感谢他曾做出的伟大贡献。
封面图源:Pinterest
编辑:Aurora
责编:Alwaysfifi
Five Fascinating Facts About Carl Jung
https://www.smithsonianmag.com/smart-news/five-fascinating-facts-about-carl-jung-180964112/
The Science of What Makes an Introvert and an Extrovert
https://gizmodo.com/the-science-behind-extroversion-and-introversion-1282059791
Who’s More Productive, Introverts Or Extroverts?
https://www.fastcompany.com/3016100/whos-more-productive-introverts-or-extroverts
Carl Jung - Flying Saucers:A Modern Myth of Things Seen in the Sky-Taylor and Francis(2014)
Atom, Archetype, and the Invention of Synchronicity: How Iconic Psychiatrist Carl Jung and Nobel-Winning Physicist Wolfgang Pauli Bridged Mind and Matter
https://www.themarginalian.org/2017/03/09/atom-and-archetype-pauli-jung/
Why two geniuses delved into the occult
https://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dn17023-why-two-geniuses-delved-into-the-occult/
4 Fascinating Facts You Might Not Know About Carl Jung
https://psychcentral.com/blog/4-fascinating-facts-you-might-not-know-about-carl-jung#1
👇戳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心理咨询师信息
点亮“在看
走近荣格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