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2900+|阅读预计需要8min
“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常被误解的复杂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最核心的特征是对自我重要性的夸大。自相矛盾的是,在这种自大之下,自恋者往往长期体验着一种脆弱的低自尊,只是由于自恋者的自大总是无处不在,才使我们更倾向于将其非人化看待。
事实上,自恋者深藏的自卑感才是他们真正的问题,自大只不过是用来掩盖内在深层“不足感”(inadequacy )的假象。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美国精神病学会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ifth Edition, DSM-5)是这样诊断自恋型人格障碍的。
● 具有自我重要性的夸大感
● 期待自己被认为是高人一等的,即使自己并没有什么成就来证明这一点
● 对自己的成就和才华过分夸大
● 关于成功、权利、才华、美丽或理想伴侣的幻想占据自己的头脑
● 认为自己是高人一等的,只有跟自己一样特殊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自己
● 持续地需要外界的赞美之词
● 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赢得的
● 期待自己能够得到特殊的优待,并且别人自动地服从自己的这种期待
● 利用别人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 不会也不愿意认同他人的需求和感受
● 嫉妒他人,也认为别人会嫉妒自己
● 行为高傲、傲慢
图/《美国犯罪故事》
自恋者的自大行为主要是为了增强其自我的满足感(adequacy)。由于自恋者不能自己维持这种满足感,因此TA需要通过寻求他人对自己的崇拜来达到这一目的。
但自恋者极度脆弱的自我价值感让TA无法冒险去经受任何批评,因此,TA会避免与他人产生有意义的情绪互动。自恋者在寻求他人对自己的崇拜的同时,又会与他们保持距离,这样的方式往往能让自恋者忽略人们的真实反应,从而维持自大的幻觉。因此,自恋者在被夸奖时自大感会增强,而遭受批评时却通常不会受影响,而是去贬低批评自己的人。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成因

 弗洛伊德 
通常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自己对病情并不自知,但是自己的很多行为让周围的人无法跟TA好好相处。很多理论也试图解释这种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
关于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研究,最早应该追溯到弗洛伊德在1914年发表的文章《On Narcissism(关于自恋)》。在这篇文章里,弗洛伊德介绍了本源性自恋(Primary Narcissism)和继发性自恋(Secondary Narcissism)的区别。
本源性自恋是所有人类婴儿都会经历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婴儿会认为自己就是自己宇宙的中心,需要外界环境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呵护。当婴儿意识到自己无法控制父母,而是需要依附于他们时,这个阶段就会慢慢过去。
通常情况下,婴儿会放弃对自己无所不能的盲目幻想,开始在情感上寻求跟父母的依恋,但是当婴儿没有把这些情感投注到抚养者身上,而是投注到自己身上时,这种病态的继发性自恋就发生了。这通常发生在俄狄浦斯阶段之前,孩子大概三岁的时候。从弗洛伊德的角度来看,自恋型人格障碍发源于儿童早期,这也是在长大后很难治愈的原因。
图/《美国犯罪故事》
在弗洛伊德之后,科胡特和科恩伯格也对自恋的原因进行了阐释。他们赞成弗洛伊德将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根源追溯到原生家庭的紊乱,尤其是儿童三岁前亲子关系的建立,但是他们并不赞同弗洛伊德具体的阐述。
 科胡特 
科胡特认为有两个过程对于儿童顺利度过原发性自恋至关重要:一个是父母的反应(例如:父母的赞同和表扬),一个是把父母理想化。
通过这两个过程,孩子获得更加真实的关于自我的感受,也树立了个人理想和价值观。但是,如果父母没有很好地给予孩子反应,也没有让孩子对他们产生理想化,孩子就会被困在这个发展阶段,从而变得傲慢而不切实际,同时还依赖于他人的赞同来获得自尊
 科恩伯格 
科恩伯格认为,自恋型人格障碍根源于孩子对于冷酷而毫无共情能力的父母的防御机制。
孩子面临情绪上的饥渴,并且对于这种情感剥夺性的父母十分愤怒,他们只能退回到父母所看重的一部分自我中,那部分可能是长相、智力或是某种特殊的才能。孩子让这部分完美的自我充分膨胀,任何缺点都被隐藏在这部分“完美”的自我当中。
这种优点和缺点的分离,使得孩子在极端的傲慢与极端的空虚感和无价值感之间徘徊不定。
无论是哪种解释方式,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无法跟他人建立满意的人际关系,自恋者长大后会对自己有种夸大的高人一等的感觉,但同时他们心理上对他人有强烈的依附感,需要得到他人的肯定与认可。
 社会角度 
还有一些研究者试图从社会角度解释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发生。在二战后的西方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被诊断为自恋型人格障碍,这可能与一些社会因素有关。如政府部门和大型公司都在用管理风格来对领导进行评价,而非客观的工作表现,因而促使更多的人用“印象管理”的方式以求得一个好印象。
社会对于金钱、地位、成就的过分追求,谦虚和自制不再是被人们提倡的良好品质;大众媒体中充斥着名人富足的生活方式,很少报道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教堂等宗教场所减少,孩子们逐渐失去融入集体的意识,而更加强调个体性。
图/《美国犯罪故事》
自恋的类型
在对环境觉知需求不确定时,自恋者可能向两个方向发展。如果个体所处的环境支持TA的夸大自我,同时对TA的要求又超过了TA能成为的样子,这个个体就会发展成一个暴露的自恋者(an exhibitionistic narcissist)。
这样的个体被告知的是“你优于他人”,但同时,TA自己的感受却是被忽视的。因此,为了恢复自我的满足感,这个发展中的个体会尝试去强迫环境来支持自己优越和完美的自大声明。
另一方面,如果环境感觉受到了个体自大所带来的威胁,环境就会尝试去抑制TA自大的表达。个体学会将自大隐藏起来不被他人发现,最后发展成为“壁橱里的自恋者”(a closet narcissist,即隐性的自恋者,译者注),只在自认为自大的暴露是安全的时,才显露出自己的自大感(Manfield, 1992)。
自恋的水平
最极端的自恋形式包括这样一种觉知——自我和客体之间不存在分离。自恋者认为他人是与自己融合的一部分,客体因而被看作是自我的外延。
通常,被自恋者选中的客体代表着自恋者人格中那些让TA自卑的部分。比如,如果一个自恋者认为自己没有吸引力,TA就会寻找那些让自己觉得有吸引力的人来融合。
承认与客体分离的自恋者存在于更高的水平,然而,视客体与自己相似的自恋者,就此种程度而言,认为客体同样有相似的心理状态。因此,自恋者就会将客体知觉为“刚好像我”。
发展最好的自恋人格将客体知觉为与自己是分离的,且在心理上也是不同的,但又无法将客体当做一个独特且分离的个体来欣赏因此,客体在多大程度上能增强自恋者的虚假自体,这个客体就在多大程度上被认为是有用的(Manfield, 1992)。
自恋者眼中的他人
正如自恋者的自恋是由于环境“需要”,自恋者眼中的他人也不是他们真正的样子,而是自恋者需要他们成为的样子。
这样一来,他人被觉知到的存在也仅仅只与自恋者的需要有关。因此客体关系这个术语对于自恋者就有了特殊的含义。
图/《美国犯罪故事》
我们对他人而言只是客体,就某种程度而言我们都是自恋的,他人对我们而言也都是客体。他们并不真的看到、听到或感受到我们是谁——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都是自恋的,我们也不能真的看到、听到或感受到他人真正的存在。他们、我们,都是客体……我不是真实的。你也不是真实的。对我而言,你只是我的一个客体。对你而言,我也只是客体”(Johnson, 1987; P. 48)。
这比自恋者维持与客体融为一体的婴儿期幻觉更为明显。在心理上,自恋者存在一种自体与他人分化的困难。正是这种区分个人界限的无能程度,决定了自恋障碍的严重程度(Johnson, 1987)。
对待自恋者的心理咨询要点
来进行心理咨询的自恋者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问题。通常而言,自恋者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原因是TA无法维持那种使他远离绝望的自大感。
自恋者并不认为自己的处境是由个人的适应不良导致,而是源自于一些超出自己控制范围的环境因素。因此,自恋者并不期待咨询师“治愈”TA的问题——因为TA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相反,自恋者希望咨询师能帮其恢复自大感带来的那种受保护的感觉
因此,对咨询师而言很关键的一点是,在咨询中咨询师时刻保持警惕,避免自恋者会试图操纵咨询来治愈其受伤的自我,而不是探索其背后的自卑感和绝望感。
封面图源:Unsplash
https://unsplash.com/photos/7IRwgbCsqN4

👇扫码进入活动主会场👇

“我知道要调节情绪,但我真的做不到”:如何破解「情绪失调」?

北京暴雨后,请收下这份心理健康指南 (内含免费心理服务热线)

知名歌手无法登录逝世母亲微信,发文求助|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丧失与哀伤?

👇戳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心理咨询师信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