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3400+|阅读预计需要9min
大家好,我们收集了最新发布的心理学相关研究报告及成果,接下来你可以看到:
  • 高敏感人群,同样有可能是高敏感自恋人群
  • 如何从表情符号洞悉你的人格特质
  • 对宠物的内疚程度越高,焦虑和抑郁的水平也越高
  • 焦虑型或回避型依恋类型的人最容易患上饮食失调症
欢迎来留言区和我们聊聊呀~

高敏感人群,同样有可能是高敏感自恋人群

你对此刻发生在你周围的事件和经历有多清楚?
你是否发现自己很难集中精力做应该做的事情,因为你无法忽略房间空调的噪音?
格拉茨医科大学的伊曼纽尔·约克及其同事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此沉迷于外部刺激可能是一件好事,也可能是一件坏事。“高度敏感的人(HSP)”具有“高度感官处理敏感性(SPS)”,这是一份“双面礼物”。
有利的一面是,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有“超能力”,能如此适应环境。然而,平衡这种力量可并不容易,高敏感人群也可能怨恨那些“非高敏感人群”,因为他们不尊重或不能理解前者的痛苦。
约克等人认为,这种自我感觉“特别”以及相信别人没有善待自己的结合,可能被视为与自恋的两个核心特征——“自我重视”和“权利”相似。更具体地说,这可能涉及到脆弱的自恋类型,他们将其称为自恋的“内向和神经质”表现。
图/Unsplash
高敏感型自恋者和脆弱型自恋者倾向的重叠可以从“高敏感自恋量表”(HSNS)中的项目看出:
  • 我可以完全专注于思考我的个人事务、我关心的事物或我与他人的关系
  • 我觉得我的气质与大多数人不同
为了进一步确认高敏感和自恋的联系,格拉茨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两项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高敏感性与高敏感自恋的得分密切相关。HSP-HSNS(高敏感-高敏感自恋)得分高的人自尊水平较低,心理症状负荷较高,被诊断为心理障碍的可能性较高。

如何从表情符号洞悉你的人格特质

如今,表情符号广泛流行于人们的线上交流中,不过有趣的是,由于年龄、性别、 性格等因素的不同,同一个表情符号,在不同的人看来可能代表着不同的意义。
比如这个“微笑” 图/简单心理Uni
在美国罗切斯特大学进行的一项研究中,4名研究者研究者搜集了2016年3月至2016年6月,71823个用户的7500万条推特内容,以此调研表情符号与用户五大人格特质(即开放性、尽责性、外向性、宜人性与神经质)之间的关系。
各大人格特质得分的用户及其表情符号使用情况 图/Li, W., Chen, Y., Hu, T., & Luo, J
基于研究结果,研究者们认为:
  • 开放性:具有不同程度的开放性的用户,使用的表情符号数量相似。
  • 责任心:责任心高的用户使用的表情符号更少,他们坚持传统和简单的文本环境,并对情感有所保留。
  • 外向性:外向性低的用户会使用更多的表情符号,同时,他们也是使用表情符号最多的用户。
  • 亲和性:具有亲和性的用户会使用更多的表情符号。此类人群具有同理心或顺从的特质,这些思想更容易通过生动的面部表情或物体表征来表达,比如表情符号。
  • 神经质:高神经质的用户情绪不稳定,很难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因此,他们会使用更多的表情符号来描述自己的情绪感受。

对宠物的内疚程度越高,焦虑和抑郁的水平也越高

当你每天早晨出门上班,看着舍不得你走,坐在家门口目送你远去的狗狗,你会感到自责吗?
当你要外出旅行,但没法带着猫猫时,看着监控里它形单影只的背影,你会感到内疚吗?
如果你的答案是“会”的话,你并不孤单。
2022年,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洛里·科根博士领导的团队在《动物》(《Animals》)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关于宠物负罪感的调查研究。
图/Unsplash
科根的研究团队通过商业研究对象招募了美国592名养狗的主人。参与者完成了一系列的量表和问卷,包括“养狗内疚量表”,“狗主人内疚量表”,“工作-狗冲突量表”(一个衡量父母“工作-家庭”负罪感的犬类版本量表)。此外,参与者还回答了他们对于狗狗的依恋,以及他们如何处理与狗狗有关的内疚等问题。
近一半的研究对象表示,他们有时会因为离开狗狗而感到内疚,从而拒绝参加社交活动;三分之一的人承认,由于内疚,他们会牺牲和其他家庭成员待在一起的时间来陪伴狗狗。
那么,宠物主人的内疚感会导致焦虑和抑郁吗?2023年,科根的研究团队发表了一项关于宠物主人内疚感的后续研究,结果发现,对狗狗有更多内疚感的人往往焦虑和抑郁的得分也更高。
图/Unsplash

焦虑型或回避型依恋类型的人最容易患上饮食失调症

在2022年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研究了不安全依恋类型与饮食失调患者对强化认知行为疗法(CBT-E)的反应之间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依恋不安全感与治疗结果之间存在实质性联系,包括较低的缓解率和较高的饮食失调精神病理学发生率。
2019年一项关于依恋类型和饮食失调的荟萃分析显示,焦虑型或回避型依恋类型的人最容易患上饮食失调症。在建立和维持亲密关系、信任他人、亲密关系以及对自己的情绪反应进行控制的方面存在困难——这些焦虑型或回避型依恋类型的特征可能会导致饮食失调。
图/Unsplash
如果你也深受依恋不安全感和饮食失调的折磨,以下是一些与他人建立更安全的依恋关系时可以练习的技巧:
  • 接受差异
  • 表达开放和尊重
  • 表达理解和善意
  • 培养有效的沟通技巧
  • 建立清晰、有益的界限
  • 依赖于内心的认可,而不是寻求安慰
  • 容忍时间和空间的分离而不感到被抛弃或被拒绝
  • 回应他人,而不是仅仅是给出反应
  • 相信你自己和那些对你重要的人的全部优点
  • 对亲密的朋友做“无罪推定”
  • 对了解自己和自己的价值观有信心
编辑:Aurora
责编:Alwaysfifi
封面图源:Unsplash
Hal Herzog. (2023, June 16). Why So Many Pet Owners Feel Guilty All the Time.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animals-and-us/202306/do-you-suffer-from-pet-owner-guilt-youre-not-alone
Li, W., Chen, Y., Hu, T., & Luo, J. (2018). M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oji Usage Patterns and Personality.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AAAI Conference on Web and Social Media, 12(1). https://doi.org/10.1609/icwsm.v12i1.15054
Susan Krauss Whitbourne. (2023, February 21). The Link Between High Sensitivity and Narcissism.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fulfillment-at-any-age/202302/is-the-highly-sensitive-person-really-a-narcissist-at-heart
Gia Marson, Ed.D., Danielle Keenan-Miller. (2023, March 5). The Link Between Eating Disorders and Attachment Styles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the-binge-eating-prevention-plan/202303/the-link-between-eating-disorders-and-attachment
https://unsplash.com/photos/TzjMd7i5WQI
https://unsplash.com/photos/ccp20jlgtWU
https://unsplash.com/photos/f2ar0ltTvaI
https://unsplash.com/photos/reZbnolscDo
https://unsplash.com/photos/a-black-and-white-photo-of-a-woman-sitting-on-a-bench-U0crXuU8wsE

我国结婚人数跌破700万对,创37年来新低|婚姻失衡背后的原因

👇戳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心理咨询师信息
点亮“在看
传播最新研究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