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Albert开通视频号啦
点击下方视频,关注视频号
Albert英语小课堂
👇👇

A Chinese social media mini-series is casting the British Museum into the limelight and stoking international calls for the repatriation of looted treasures. Named “Escape from the British Museum”, the viral three-part series has captured the imagination of millions by humanizing a jade teapot, a relatively recent addition to the museum’s collection, on a quest to return to China. 
The runaway success of the series comes at a time of mounting pressure for the museum, as it reels from last month’s revelation that 2,000 of its items are “missing, stolen or damaged”.

📝重点词汇与表达

cast [kæst]
演员阵容;选派;扮演
limelight [ˈlaɪmˌlaɪt]
聚光灯;众人瞩目
stoke [stoʊk]
激起;煽动
repatriation [ˌriːˌpeɪtriˈeɪʃən]
归还;遣返
looted treasures [ˈlutɪd ˈtrɛʒərz]
被抢劫的珍宝
capture [ˈkæptʃər]
吸引;俘获
humanize [ˈhjuːməˌnaɪz]
使人性化;赋予人性
runaway [ˈrʌnəˌweɪ]
风靡一时的;失控的
mounting [ˈmaʊntɪŋ]
不断增加的;逐渐上升的
reel from [riːl frɒm]
受到...的冲击;受...的影响
revelation [ˌrɛvəˈleɪʃən]
披露;揭示
3天免费直播课
9月12~9月14
Albert老师连续3晚直播
带你构建英语思维
轻松突破口语屏障
👇👇👇
🔥添加老师微信领取课程🔥

2
补充阅读

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火了!
近几日,关于该网络短剧的话题频频登上热搜。
话题下,不仅广大网友纷纷积极互动,就连央视都多次转发并点名表扬。称赞其“小短剧,也有大情怀”。
剧情中,一盏流浪英国街头的玉壶不小心撞碎了中国记者张永安的相机,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即便没有炫酷的特效,情节也相对平和直接。但一句“家人,我在外面流浪了好久好久,我不知道怎么样找到回家的路……”还是引发了观众们的深深共情。
在外蓬头垢面地流浪,何止是小玉壶剧中的处境,更是众多流离在外的中国文物的现实处境。
“如果文物会说话,如果思念有声音,那句‘回家’一定是共同的呼唤。”视频的主创人员这样说道。
本周,该剧迎来大结局,“小玉壶”出逃的真正使命也得以揭秘——将流失海外文物们的心声捎回国内。
当她在国内各大博物馆奔走,掏出一叠手写在英文报纸上的毛笔字家书,一一传达文物们跨越万里的思乡之情、被夺之痛,此起彼伏的百年沉吟成为全片最令人泪目的高光片段。
影片结尾,完成任务的“小玉壶”最终又回到了大英博物馆,一句“中国人不做偷鸡摸狗之事,我们会风风光光、堂堂正正地回家”,赋予了这则短片更高的立意。
有网友看后动情地写下:“瑰葭路=归家路,总有一天,流落在外的中国文物,会风风光光,堂堂正正地回家!”
这则短片也引起BBC、《独立报》等英媒的注意。
BBC在6日的报道中欲盖弥彰地强调,该剧引发中国民众的共鸣,是因为“小玉壶”的原型“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精美的技艺为中国所独有。
闭口不谈影片中的中国文物们想要“出逃回家”的“心声以及为什么”文物想要回家“的背后原因。
是因为它们大多是在当年被英国趁火打劫,甚至是英国当局直接对中国制造劫难,趁机通过抢掠或盗取等非正当途径得来的。
大英博物馆的33号展厅,名叫《中国馆》,让每个进入这里的中国人都既自豪又愤怒。
展厅门口写着:“中国人创造了世界上最广泛最持久的文明”
这里收藏了很多在中国都难以一见的珍贵文物。
藏在英国和日本,全球仅有2件的商朝双羊尊;全部流失海外目前仅存10尊的辽代三彩罗汉。
5月大英博物馆《晚清百态》的特展更是让国人五味杂陈,一方面震惊于中国晚清贵族在线的中式审美,另一方面又猛击着亿万中华儿女的内心。
这个19世纪中国的大型特展,不仅展出了当年慈禧太后穿过的绣着金线的丝缎常服,还有溥仪送给英王乔治五世的景泰蓝花瓶。
北京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文物有约180万件,流失到海外的文物数量几乎相当于10个故宫的规模。
其中,大英博物馆可以被称为“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
它收藏了2.3万多件中国文物,每一件都价值连城。甚至有网友说:“中国最好的文物并不在故宫,而是在大英博物馆。”
英媒们对这一历史背景不光避而不提,还花了大段篇幅,阴阳怪气地称影片“迎合”了中国人对大英博物馆日益增长的批评,加大了在该博物馆发生2000件馆藏文物失踪案后要求其归还文物的呼声。
报道称,自8月中旬监守自盗丑闻曝光后,大英博物馆陷入信誉危机。
作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大英博物馆有800多万件藏品,覆盖了200多万年的人类历史。
据报道称,这次被盗走的文物主要是一些小件的黄金首饰、宝石以及玻璃珠宝等,估计丢失珠宝的真实数目接近2000件。
而且不是突然丢失的,而是遭遇了“蚂蚁搬家式”的慢性盗窃。
对此,大英博物馆的审查委托人博德曼爵士说:“大英博物馆一直是盗窃案的受害者。”
离谱的是,有网友发现几年前失窃的文物被挂在二手网站上。
多国网友评论“贼喊捉贼”“监守自盗”。
8月27日,有媒体对大英博物馆隔空喊话,呼吁无偿归还中国文物。话题#请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冲上微博热搜第一。
但有英国议员坚称大英博物馆仍是一个安全之所,该博物馆还辩称自己“最有能力”保护这些珍宝。
文物归还可谓“道阻且长”,虽然《逃出大英博物馆》已经完结了,但流落海外文物背后的历史不会被我们遗忘。
期盼流落文物回家的那天,愿山河无恙,家国永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