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俩月,中国博士杀人事件接连登上头条,印象中木讷勤奋的寒门贵子,开始笼罩上了“高危人群”的阴影。
8月底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UNC刚刚开学,应用物理系博士齐太磊就冲进实验室把自己的中国导师给枪杀了,他还特地挑了开组会的时机,当着师弟师妹的面进行残忍的“公开处刑”。不仅要取教授的命,还要让同门都留下毕生的PTSD。
6月底,南佛罗里达大学的化学博士李旭明,在实验室里合成化学制剂,用注射器长期给楼上邻居投毒,导致邻居全家及刚出生的婴儿患病,被控持有管制物质和严重跟踪的重罪及化学攻击。
这些泯灭人性的犯罪行为,无论发生在哪都该遭受谴责,但是桑姐不能理解的是,很多人开始了“受害人有罪论”
,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把杀人投毒的锅反扣到导师头上。

“一个巴掌拍不响,中国导师压榨学生自食恶果了”

“我居然共情了,怎么才能让我的导师看到”
“挺佩服他,解决了无良导师问题的根源”
连给邻居投毒的凶手,最后都能一记回旋镖怪到导师头上,“蛮可怜的,被导师坑到心理扭曲(才会投毒)”。
甚至我还看到更荒谬的“呼吁”,心疼孩子,让国家救救孩子……

对着一个35岁的中年杀人犯喊“他还是个孩子”“救救孩子”的肉麻煽情让人深深不适。
美国的检察官说因为竞选时有承诺废死,所以不会寻求死刑,所以齐太磊杀了人还能安度晚年,但是严教授的父母和孩子,却是实实在在地失去了至亲之人。
素不相识的网友把逝者抹黑成无良导师,以此来给杀人犯找合理杀人的理由,但是严教授的其他学生、论文合作者、同学、导师的发声中却一致称赞他:
“乐于帮助学生和新兴科学家,并为此感到自豪”
“他是一个很积极的人,愿意提供很多东西,我甚至想不起来和他有过一句不愉快的话”
“我师弟来我们实验室面试的时候,我发现ppt的图都是严老师一张张帮他改过的”
“严教授总是愿意耐心和尊重地回答问题,并为陷入研究困境的实验室成员提供建议”
对齐太磊,严教授也算是没有亏待他。

齐太磊上一个博士没读完,从路易斯安那大学退学,只拿了个硕士学位,不甘心回国,于是转投严教授门下重新开始读博。

第一年在严教授的帮助下,就发了两篇很不错的文章,而且让齐太磊自己挂的一作,严教授很愿意他能早点毕业。齐太磊自己的推特上说,硕士阶段每周工作80小时,博士阶段每周只工作60个小时。
这么愿意为学生考虑的导师,也算无良了?
退一万步说,即便导师给的科研压力大,觉得自己被压榨了,难道只有杀了导师玉石俱焚这一种极端的人生选择吗?
如果说导师真的有什么地方错了,那就是过于心软
在美国,这种中途博士读不下去,被学校退学,博二qualify考试没过的“被动转学”博士,想换到别的学校,对任何导师来说,都会是一个red flag。
但也有例外,比如这个学生是老乡、校友、有类似的经历,套辞信写得非常感人,之前也有一些科研产出,他们也会产生额外的好感。

我猜严教授愿意接收齐太磊,不乏是因为他们本科母校一个武大一个华科,算是兄弟院校,也都出身微寒,有逆袭的共同经历,而齐太磊的求学之路,实在过于坎坷,动了恻隐之心。
左一遇害教授严资杰,左三凶手齐太磊
严教授生前在给自己的导师的邮件中提到过,有一个学生精神上出现了问题,想帮助他早点毕业,把状态稳定下来。

他可能早就发现齐太磊的被害妄想症了,但是他想的还是多帮他发论文,早点让他经济稳定,生活有着落。
我有个助理教授朋友在这件事发生后,和我又深聊了一次。
他刚拿到美国教职没几年,带博士经验不多。去年有个在其他学校退学的博士,想转投他门下,那个学生是他本科母校的师弟,讲自己从小家贫志坚,如何在千军万马中挤独木桥从小山村来到美国,然后在美国读博被导师刁难同门霸凌,他不能放弃科研理想,如果没有合法身份他就只能回国……
我那位朋友也是心软,和对方几番邮件通话之后,他有些难以拒绝,完全被对方架在了一个拯救者的道德高地。
我心肠比他冷硬,劝他果断回绝,不要给自己开hard模式。
在并不缺优秀申请者的情况下,没必要考虑“二手学生”,之前的失败经历,大概率说明要么学术能力有问题,要么是精神性格上有缺陷(为了严谨:也有少数真被坑的)
而且从他的经历陈述中,可以看出这个人不善自省,完全不提自己的缺点,把一切不顺遂,都归结于他人的问题。美国的学术环境和国内的“导师=老板”不太一样,这种中途退学,不会只是单方面的问题,隐藏起来的问题才是最大的雷。
朋友在北卡枪击事件发生后,跟我惋惜地说,如果严老师当年接收齐太磊的时候,也有人这么劝劝他就好了。

我对“出身寒门”没有偏见,但并不是从寒门奋斗出来的人人都是“贵子”,都值得怜惜。
寒门像一把双刃剑,既给了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绝境之力,也会让人长期在没有退路的生活中,失去心灵的弹性,变得越来越偏激狠戾。
看齐太磊的前半生,高考考了三次,终于进入武大,本科花了5年才毕业,毕业社会上混了四年后,想出国改变命运,但是第一个博士就quit,只拿了硕士走人,转学一年后,就持枪杀了导师。

他每一步都走得磕磕巴巴,不管是高考、本科、硕博都不是正常时间线,35岁还在博二。
那个给邻居投毒的化学博士李旭明,也差不多,已经36岁。读了30年书,还没拿到博士学位。
什么是正常的学术路径?以严老师为例,27-30岁之间博士毕业,30-33岁成为助理教授,35-40岁拿到终身教职。更优秀的学术新星们,27、8岁就已经当上名校的助理教授。

像齐太磊和李旭明这样一路都勉强的大龄博士,说实话,不具备学术天赋和热情,不如早点放弃光宗耀祖的执念,早些挣钱工作享受生活。他们却逼着自己一直在错误的道路上踯躅,早晚得扭曲发疯。
多位教授朋友都说过相同的观点,想走学术路的孩子,家里真的不能太缺钱。
前期投入的成本太大,收回成本的时间又太长,尤其家里经济条件差等着孩子毕业反哺的,读博期间的精神压力会非常大,容易出现心理、人际问题。而且总想着要挣钱,杂念太多,很难心无旁骛地搞学术。
读博不是铁饭碗,它反而是一条孤独艰险的夜路,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妖魔的蛊惑,如果没有足够的安全感、好奇心、信念感、没有理想主义的光芒指引,是很难穿越荆棘之路的。
在北卡枪杀导师事件的评论区里,我看到了一位博士@nanno的留言,写得很真挚,就作为结尾吧:
看了很唏嘘,我也是过去从河南考出来的,在穷的地方读书,见过不少跟枪手背景类似的人。

他们从小就被视为家庭的希望,一路小镇做题家读出来,渐渐看到这个世界的不同。
原来学习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总会有学历比你好太多的人,婚恋市场上异性看重的东西更可能会让你觉得不可理解。
能够接受这个世界对自己的轻视甚至敌意,可以open mind去理解别人的想法,同时保持坚强和正直才是人应该追求的品质。
分享一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