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建造一条条高速公路、高速铁路、5G网络的地位那样,生物制药所需的培养基、生物反应器、过滤器、层析填料,以及AI等智能化技术工具,也属于产业的“新基建”。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官方对于“新基建”的首次正式表述。而新冠疫情过后,我们对于概念内涵显然有了更多的共识——生物医药的“新基建”不仅必要,而且急迫。
我国生物医药的发展,得益于国际市场的原料、技术、人才流动。但近年来,地缘政治的冲突让合作关系走向紧张。2022年9月,美国“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计划”,无疑是该领域矛盾的一个集中体现。
有鉴于此,由同写意新药英才俱乐部与俱乐部成员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中国生物医药新基建联盟”应运而生。4月22日,联盟在“首届(张江)国际生物工艺与工程大会”上举行了成立仪式。
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曲凤宏,中国医药集团总工程师兼首席科学家、中国生物首席科学家杨晓明,中国医药设备工程协会秘书长徐述湘,前上海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阎祖强、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总工程师凌刚,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会长陈少雄共同上台见证。
作为一个生物医药领域的非盈利民间组织,“中国生物医药新基建联盟”成员涵盖了80余家关键试剂及材料供应商、生物工艺耗材及设备供应商、医药信息化与智能化供应商以及优质CXO机构。其中,健新原力、同写意分别作为理事长单位和执行理事长单位,副理事长单位包括和元生物、东富龙集团、纳微科技、奥浦迈生物、泰楚生物、明度智云、晶泰科技,而秘书长单位是思鹏生物。
联盟旨在凝聚在中国有远见和使命感的生物医药创新供应链、服务链企业,通过共同探索生物医药创新的科学发展内涵、规律形成行业共识,推动中国生物医药创新领域的基础设施体系和生态建设;积极搭建生物医药企业创新支撑平台,加速和保障生物医药从研发创新到商业化进程;协助Biotech和Biopharma公司构建安全可控、质优价稳的供应链保障体系。
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强调说,基建决定着一个产业链是否能形成闭环。基建做好了,才能让生物制药从基本层面开始焕发生机。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尽管在过去20年里取得很大进步,但技术建设体系还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满足生物制药企业商业化的生产需求,同时逐步与国际接轨、做大市场和影响力。背后的出发点在于,2019年之后,越来越多的创新药进入III期临床乃至上市出海,巨大的成本压力裹挟着一众制药企业。
对于“中国生物医药新基建联盟”的成立与意义,联盟理事长单位相关负责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和元生物创始人、董事长潘讴东表示:
当前CGT行业正面临高速成长发展过程中,作为CDMO平台尤其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所有生物医药CDMO服务中,与药物开发公司的粘性更多更强,新型细分行业,如何携同各自优势,取长补短,低成本高质量的工程工艺也是摆在大家面前的新课题,新基建联盟的成立,共谋助推行业的健康发展,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东富龙集团董事长郑效东表示:
中国生物医药新基建联盟”的建立,通过联盟成员间的协同、竞合关系,形成系统解决方案型的服务,将会加快我国药物研发速度,降低药物制造成本,也将会促进我国生物工艺产业结构优化发展和技术能力提升。
纳微科技创始人、董事长江必旺表示:
中国需要构建一个沟通上下游产业链的行业平台,让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空间,最终促成行业创新产品的快速迭代,让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真正具备国际竞争力。
奥浦迈生物董事长肖志华表示:
过去几年地缘摩擦与新冠疫情,生物医药“新基建”被推至风口。要加强基础领域建设,重视产品开发,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中国公司不能在低水平领域与跨国公司竞争,否则蓝海很快将变红海。
健新原力联合创始人、CEO李玉玲表示:
先进生物药的高端制造的“基建”不仅仅是中国创新生物药产业化的必经之路,更赋能于先进治疗药物的高质量发展。通过整合全方位的生物医药先进制造包括CDMO/ CRO等关键环节, 以联盟推动产业创新的合作, 提高产业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推动全球创新生物药研发和商业化。
泰楚集团董事长马璟表示:
中国创新药研发已经进入快速跟进的阶段,各种新型药物研发的同时对装备及耗材的要求越来越高,且高度依赖进口。新型医药产业“基建”需要集成式发力,夯实产业化基石,既契合国家战略的布局,也是惠及患者的善举!相信“中国生物医药新基建联盟”的成立能起到助推器的作用,赋能先进药物产业发展,让百姓用的起个性化治疗的药物。
明度智云董事长葛亚飞表示:
明度是市场上唯一一家在研发、生产和质量领域为客户提供数字化服务的供应商。我们帮助药企推进数字化系统建设,构建数字化平台,搭建线上协作平台,让质量、生产和研发团队能更高效的协作;协助行业制订数据的标准,大家能共享底层建设能力,同时积极应用AI、大数据的能力,数据驱动,提前发现生产工艺和质量的潜在风险,提醒介入,降低质量风险和运行成本。
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CEO马健表示:
人工智能正在与更多的行业深度融合,对生物医药行业正在发生更深刻的影响。机器学习的数据需要长期积累——能持续产生“廉价”数据资源的领域,更容易产生AI的突破。目前AI制药还存在“数据鸿沟”,按照传统模式内生的数据,还无法满足机器学习的需求。因此我们需要创新的、能够生产数据的基础设施,让有价值的数据能够更有效、更便利地被获取,药物研发才能真正走向智能化。
中国生物医药新基建联盟发起人、同写意论坛创始人程增江表示:
我国生物医药正在由“人有我有、人贵我廉”向“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转变。所谓的“新基建”工作,恰如一场综合性、协同化比赛,需要行业内各企业、各单位互相帮助、各尽所长,共赢一盘棋。想发挥我们在服务链、供应链方面的优势,便不能单打独斗,而是要协同发展、立足高远,共同把我国生物医药的基础建设工程做大做强。
中国生物医药新基建联盟发起人、思鹏生物CEO李明新表示: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行业崛起和发展都离不开上下游产业链单位的协同和匹配,没有Merck几十年在液晶领域的发现和持续研发,我们可能要至少晚10年才用的上各种面板类电子产品;没有Thermo和Merck 、丹纳赫等为代表的生命科学核心供应商近半个世纪的创新和发展,尤其是以细胞培养基、层析填料、膜过滤产品和技术,以及各种高精尖研发和质控设备,可能生物制药行业是另外一个局面。比如由于培养基和细胞株技术的发展,抗体的每升表达量从世纪初的1克左右,到目前的6-10克,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药物质量。相对于国内外生物制药的快速发展,国内对于这些隐藏在背后的基础条件建设重视不足,仅仅在最近几年,才开始有了一定的发展和支持,然而相对于国外巨头近百年的积累,还显得颇为稚嫩。思鹏生物核心团队成员曾长期在国际领先的生命科学公司和知名生物制药公司工作,公司以细胞“+”为发展战略,以细胞培养基为突破点; 在发展公司核心业务的同时,愿意秉持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的理念,以开放合作兼容的心态,与中国生物医药“新基建”产业联盟的众多同仁一道为构筑多维度多层次的中国生物制药产业体系贡献一份力量。
未来,联盟参与单位会以集体力量与客户、政府、投资机构对接,努力成为行业发声平台。与此同时,帮助各政府筑巢引凤,打造属于生物制药的高速公路、充电站和加油站,为加速中国生物医药国际进程贡献力量。
中国生物医药新基建联盟会员名单
理事长单位
浙江健新原力制药有限公司
执行理事长单位
同写意新药英才俱乐部
副理事长单位
和元生物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东富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纳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奥浦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泰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明度智云(浙江)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晶泰科技有限公司
秘书长单位
思鹏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原料试剂耗材供应商
百林科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博格隆(上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健顺生物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江苏申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恺佧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奥浦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倍谙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多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乐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迈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臻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思鹏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苏州汉超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纳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为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武汉瀚海新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依科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仪器设备供应商
东富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奥星集团
北京华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利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荣捷生物工程(苏州)有限公司
上海莱羡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上海森松制药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玮驰仪器有限公司
上海欣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赛桥生物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市深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镁伽科技有限公司
因美纳(中国)科学器材有限公司
浙江金仪盛世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CRO/CDMO/技术服务商
Citeline
Lonza(龙沙)
澳斯康生物(南通)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爱思益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海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勃林格殷格翰生物药业(中国)有限公司
博瑞策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成都凡微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鼎康生物 Chime Biologics
东曜药业有限公司
方达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复百澳(苏州)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莱佛士制药技术有限公司
广东三生制药有限公司
广州汉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派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和元生物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嘉兴易迪希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
江苏谱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楷拓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康日百奥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科贝源(北京)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明度智云(浙江)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汉欣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睿智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晟国医药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速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泰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泰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腾迈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宣泰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耀乘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晶泰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百因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开心生活科技有限公司
维亚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武汉宏韧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爱博泰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夏尔巴生物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新格元(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药源药物化学(上海)有限公司
宜明(苏州)细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亦笙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影研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源健优科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浙江恒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健新原力制药有限公司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