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y,你好,
我两年被裁员四次,人麻了,想问下你:
1、拥有哪些特质不容易被裁员?
2、如何识别这个公司/这个部门未来一年内不会裁员?
3、这波裁员潮什么时候才能过去,回到以前那样?

你好,
口罩之后,经济形势不好,职场人找份工作不容易。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企业还开始作妖,各种骚操作不停。看到你这个问题,我刚好想起今年六月份我和一位pointer沟通的场景:
像上面截图里同学提到的,公司在试用期结束后,以试用期表现不佳为借口,强行要求同学降薪,不降薪就开除,这类的case在我咨询的过程中不止一例。甚至还有些企业把试用期设置的很长(按照法律规定,签3年合同最长可以有6个月试用期),以此来规避新业务的试错风险。当下的市场对于职场人来说,真可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糟到了极致。
那么作为职场打工人,到底该如何规避这样的职业陷阱呢?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1. 熟人比猎头靠谱的多
通过招聘网站或者猎头找工作是很多职场人换工作的首选,一方面通过这样的渠道机会比较多;另一方面,通过熟人找工作容易”抹不开面”,怕自己对工作不满意的时候不好推辞。
在经济还不错的时候,确实通过招聘渠道或猎头找工作比较好。但在眼下的经济情况下,好企业的好岗位真的是市场上的香饽饽,一个萝卜一个坑,轻易不会有人放出来。
这其实也很好理解,如果你现在在一家靠谱的企业,有一个稳定的岗位,工资还可以,事情也不抓马,在现在的经济环境下会轻易换吗?
所以目前市场上的机会,要么本来就是企业内的“天坑”——原来负责人受不了跑路了,企业需要招人填;要么就是企业想做些新业务的创新尝试,原本人手就很紧张——经历了几波的“降本增效”,哪家公司也没人员冗余了,所以招些人来试错,成功了人就留下来,不成功直接试用期裁掉,成本风险皆可控。而且因为求职市场供需关系失衡,企业总觉得自己招人是”施舍”,还会倾向于压低候选人的薪资。
而上面这些信息,企业绝对不会发布在求职网站上,更不会告诉猎头。只有企业内自己员工才会得到真实的信息。对于那些好岗位,企业内部员工也乐意推荐自己知根知底的熟人——毕竟人是抱团的生物,熟人在一起更加安心。
所以如果大家最近在看机会,建议优先利用起身边的人脉,他们提供的机会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大家踩坑。
2. 避免进入新企业的新业务
在经济高速发展期,新企业、新业务往往意味着大机会。然而在眼前这个存量竞争的红海时代,新企业、新业务意味着死亡概率大大增加。
有一本书,叫做《创业维艰》,这还是作者在过去20年经济黄金期对创业艰难的感悟。创业从来都是艰难的,失败的概率很大。过去好的地方在于市场资源丰富,企业愿意不断投入资源试错,所以一次失败问题不大,甚至有人“九败一胜”也能走向事业的巅峰。
可在眼下,企业维持生存都已经很难,更不要提在红海之中探索出一片蓝海了。即便有企业愿意做尝试,一旦失败后也会及时收手。这就好比,寒冬之下普遍的选择是猫冬,而不是跑到野外得瑟——容易死的快。
可惜很多同学的思维还停留在过去的黄金时代,有些同学来向我咨询工作机会的选择,还对新公司或者新业务充满幻想,觉得自己进去可以和企业一起增长,寻求职业的大发展。
这里我劝大家清醒一些,踏踏实实找一些稳定的坑蹲着,先不要过多考虑职业发展,且不说新机会风险极大,就算真的做出来了,也会被老板一脚踢开,成为老板嫡系做嫁衣的”裁缝”。
3. 做一个多面手,万金油
在过去经济形势好的时代,职场拼的是谁长板长。
彼时企业关注的是开疆拓土,组建一个团队更看重上限,所以宁愿多招几个人,取每人之长,更有利于打胜仗。
现在企业关注的是降本增效,能力强不强不那么重要,能不能降低团队成本反而更为关键。
我记得中国足球有一名球员叫孙继海,他在英超曼城踢球时并不具备某个位置绝对主力的能力。但他很多面,各种位置都能踢,在主力受伤时可以很好补位。这对于彼时曼城那种人员并不富裕的英超小球会来说显得极有价值,这也让他有机会能够在英超立足。
经济寒冬中的企业在开源受阻的情况下,首先想到的就是节流。比如原本企业里会有专职的数据分析师,现在会倾向于裁撤掉(去年有好几个pointer说他们数据分析团队被整锅端),而让产品、运营甚至市场业务人员自己去做数据分析。
这样活还是那么多,但人少了不少,成本也就节约了许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到,随着一波波裁员,现在还在上班的人明显工作强度高了许多,并且每个人往往身兼数职(关键工资还没有涨),可以说是把资本的逐利性体现的淋漓尽致。
然而打工人终究是弱势群体,没背景的普通人上有老,下有小,要想找到一份糊口的工作,只能放低身段,多学一些技能,用自己”皮实耐用,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去竞争一份工作了。
时代如此,又能有什么其他选择呢?
裁员潮到底什么时候过去?只要有源源不断的毕业生涌入,没有新的宏大的经济增长点,这波裁员潮就不会终止,因为整个市场的岗位是固定的数量,职场新人进来,就有老人被淘汰,我们要接受这个常态化现象。
眼下的经济之所以疲软,核心还是世界格局巨变导致的。这也意味着经济的走势长期来看不会有大的变化,这从无论是股市打的强心针还是楼市出的速效救心丸,最终效果寥寥就不难看出。
作为一名打工人,在寒冬下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大家在艰难的时段里一定要擦亮眼睛,多学一些技能,做对每一个选择。
Ray
END
果大家对职业发展、团队管理、职场政治方面有什么问题,欢迎来信,我会在后续的文章中陆续解答。我的邮箱:[email protected],来信前请谨慎考虑,因为意味着只可能在微信平台公开回复,并授权我用于图书汇编。
如果觉得发邮件的方式,不够直接,也可以发给林佳,她会转给Ray
备注:投稿来信/加入小数点数字化社区,没有备注不予通过
我是Ray,工作十余年,用严谨、风趣的文字,刮起一阵旋风,吹开职场中的迷雾。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