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中美聚焦”关注我
作者:吾楼

在欧洲和印太地区针对中俄开展一系列外交攻势之后,拜登政府本周将视线转向了中东地区,集中应对伊朗核威胁。继白宫国安顾问沙利文、中情局(CIA)局长伯恩斯以及美国国务卿布林肯1个月前先后密集访问以色列之后,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也在3月9日访问了该国。由于以色列国内最近爆发了反对内塔尼亚胡司法改革的抗议,奥斯汀原本计划在耶路撒冷1天的访问最终被迫改至机场进行,仓促同内塔尼亚胡和以色列防长加兰特举行了会晤。

奥斯汀此次到中东主要是为了避免以色列右翼政府对伊朗和巴勒斯坦的过激举动加剧地区紧张形势,同时继续劝说以色列转向支持乌克兰。到目前为止,内塔尼亚胡并未像美国和欧洲国家那样挺乌,而是在军事上保持克制,并在政治上将自己置于俄乌战争调停人的行列。
全球只有以色列让美国官员有如此高密度的访问,即便是围绕俄乌冲突的对欧外交力度也没有如此密集。不到两个月内,拜登派四位幕僚密集访问中东,这是他去年中东之行遭遇失败后强化地区盟友联系的又一种尝试,目的是为了应对伊朗势力以及中俄影响力在该地区的扩张,以挽救美国撤军后在中东的领导地位。奥斯汀在到访以色列之前还访问了约旦,并于3月8日到访埃及。此外,奥斯汀之前还突访了伊拉克,宣称美军将“继续驻留”,实际上也是为了避免伊拉克境内的亲伊朗势力获得优势,进而导致两伊抱团抗美。
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独一无二的盟友,是美国在中东、乃至全球战略部署中的一个重要支点。内塔尼亚胡已宣布两大执政要务,一是要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二是要推进和沙特关系的正常化。这两个任务都是为了威慑伊朗,但也给拜登政府出了难题。
▲3月9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以色列会见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主要讨论了伊朗核威胁和加强亚伯拉罕协议。
从奥斯汀在机场同内塔尼亚胡和加兰特会晤结果来看,美国和以色列在伊朗核问题上的分歧非常明显。奥斯汀继续强调,外交是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的最佳方式。加兰特则避谈与伊朗和谈,并向奥斯汀强调,“我们必须采取所有必要措施,阻止伊朗拥核”,“我们对此要做好一切准备”,暗示以色列可能针对伊朗采取军事打击举措。俄乌战争尚未结束,美国最不希望因为以色列的原因在中东引发新的战火。
就以色列寻求和沙特关系正常化而言,双方也向美国提出了新的条件。以色列多年来一直希望能够和沙特关系正常化,共同应对伊朗核威胁。《纽约时报》3月9日报道称,沙特正在寻求美方做出保证,帮助其发展民用核项目,并放松针对沙特的军售限制。但是,美国政府内部存在对沙特的不信任,担心此举可能加大中东的军备竞赛。
美国也一直担心2023年以来的巴以紧张局势失控,引发更大范围的冲突和人员伤亡。就在奥斯汀到访前1天,以色列军队在约旦河西岸北部城市杰宁打死3名巴勒斯坦人。但美国斡旋和施压似乎并无效果。在沙利文、伯恩斯和布林肯到访以色列后,内塔尼亚胡政府在2月依然决定把约旦河西岸9个“非法”犹太人定居点“合法化”,并宣布在原有定居点大规模新建住宅。以色列此举引发欧盟的反对,而美国只表达“忧虑”,认为此举不利于巴以两国方案的推进。
美国意识到,一个愈发强硬、保守和宗教化的以色列越来越不好控制。但鉴于以色列在中东的盟友地位和犹太裔对美国选票的影响,拜登政府又不能像奥巴马当年那样公开和内塔尼亚胡政府交恶。否则,美国右翼势力也会批评拜登政府抛弃盟友,借机争抢犹太财团的支持。所以,拜登政府只能通过外交和幕后施压的方式约束以色列。但目前来看,这种施压并未见效。
现在拜登政府忙于和中国的战略竞争以及深度参与俄乌战争,尚未认真推进巴以、伊朗核问题的解决。对于巴以问题,拜登政府只是在局势升级后对其进行降温。对于伊朗核协议,拜登政府也已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一方面是因为伊朗对在俄乌战争中对俄罗斯的支持,以及之前的美国对伊朗头巾运动的支持,导致美国根本无法重回伊朗核协议,更何况美国国内共和党人也极力反对重启该协议,另一方面,除了重启伊朗核协议以外,白宫外交上尚无新的替代方案。
▲据伊朗学生通讯社2月2日报道,伊朗指责以色列对其中部城市伊斯法罕附近的一个军工厂发动无人机袭击。
再次掌权的内塔尼亚胡正是意识到拜登政府相对有限的作为,才推动以更激进的方式处理伊朗核问题,包括武力袭击伊朗核设施的可能。
除了美以在巴以、伊朗核和乌克兰问题上的分歧以外,美国对内塔尼亚胡政府和中俄保持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也颇有疑虑。随着美国和伊朗关系的恶化,和美国对伊朗政策的失败,中俄对伊朗的影响力则越来越大。美国现在越来越担心,自美国前年从中东撤军后,以色列更加强势的军事姿态和中俄在该地区更加强大的影响力,会削弱美国在中东的战略主导地位。
出于制衡和压制伊朗的需要,美国离不开以色列这一特殊的地区盟友的支持,但美国又不希望因为以色列的冒进和伊朗发生军事冲突,所以一直拒绝采纳以色列的强硬策略。在俄乌冲突持续、对华战略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拜登政府并不希望美军离开后的中东再次发生新的战事,这对美国的俄乌战争部署、印太战略实施以及拜登2024年大选都不利。
其他
3月6日,布林肯会见了到访的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吉斯。布林肯赞赏立陶宛的“挺台”举措,两人宣称未来将继续加强与台湾地区的经济贸易往来,支持台湾地区当局参加一些国际论坛。
▲3月6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与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吉斯举行会晤。
3月7日,白宫宣布韩国总统尹锡悦将于4月26日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庆祝两国结盟70周年。就在当天,韩国政府宣布就二战时期劳工赔偿纠纷向日本做出妥协,达成解决方案。
3月7日,拜登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通话。白宫在通话新闻稿中称,拜登和马克龙讨论了持续对乌援助以及两国在印太地区的合作,包括如何共同应对中国挑战。
3月9日,白宫宣布,拜登将于3月23日至24日访问加拿大,并在加拿大议会发表演讲。拜登将同加总理特鲁多讨论如何强化防卫合作,强化供应链韧性,加速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共同应对地区挑战。
3月9日,布林肯同G7盟友举行线上会议,重申强化对乌克兰能源的集体支持。
3月10日,拜登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会见了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讨论了如何强化美西方对乌援助、清洁能源转型以及美欧共同防御等议题。白宫强调,美国-欧盟关系是世界上最广泛、最具活力的经济关系。
3月10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布林肯将于3月14日至17日访问埃塞尔比亚尼日尔两个非洲国家,推进美国和这两个国家在外交、民主、经济发展和防务等领域的合作。这是去年美国-非洲峰会后拜登政府继续巩固美国在非洲影响力的努力。
3月10日,针对伊朗和沙特在中国斡旋下同意在两个月内重启大使馆,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柯比表示,美国欢迎对缓和中东地区紧张局势做出的努力。但他指出,坚决反对美国在中东影响力倒退的说法。
►►►
推荐阅读
中美聚焦网|中美交流基金会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觉得好看,就点个“在看”:)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